理论教育 八大管理原则: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指南

八大管理原则: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指南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2.2修路原则如果发现两个人都在同一位置摔倒,作为管理者首先不应责怪人,而应该考虑路是否有问题,路顺畅人就不会摔倒。

八大管理原则:职业院校智慧校园指南

管理的八大原则包括PDCA循环、修路原则、对等原则、发三样东西、辩证有度、激活能动性、ITE原则和结果驱动[5],是管理学体系中具有公理性、纲领性、普适性的基本原则。八大原则能够帮助职业院校管理者快速提高管理学理论的理解力,以及科学管理方法的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2.2.1 PDCA循环

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根据休哈特构想挖掘提出,用于持续改进产品质量,被称为戴明环。目前,PDCA循环已跨越质量管理领域,成为最重要的规范管理和过程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教育管理等各种管理场合,并成为ISO9000、ISO14000、CMMI等国际管理水平和质量认证,以及TPS、6sigma、Amoeba等全球优秀的企业实战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PDCA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改进)四个词的首字母,PDCA循环的基本内涵如图1-5所示。每项事务应遵循PDCA实施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改进。同类事务每次重复,均在上次优化改进的基础上开展,通过这种持续改进,能够不断提升组织能力,完成组织进化。

图1-5 PDCA循环的基本内涵

许多人仅根据字面意义肤浅理解和应用PDCA,但对PDCA的理解和应用是分层次的。以学期课程教学为例,基于PDCA实施精细化管理分为三个水平层次。

(1)第一个层次,周期内工作控制。如图1-6所示,P为学期之初的授课计划,D为学期中间的教学实施,C为执行过程的检查督导,A为学期结束的教学总结。第一个层次做到位,可确保当前周期(学期)的工作(课程教学)可控,符合预期目标。

图1-6 基于PDCA实施学期课程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第一个层次

(2)第二个层次,周期间工作循环优化。如图1-7所示,学期课程教学结束后应实施学生考核及评教,教师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下学期教学。第二个层次做到位,可确保周期(学期)间工作(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改进和提升。

图1-7 基于PDCA实施学期课程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第二个层次

(3)第三个层次,形成自我进化机制。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改进工作本身也是一项事务,需要遵循PDCA循环,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如图1-8所示,学期课程教学的计划环节是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学期授课计划编制工作也应遵循PDCA,即:从制度上规定学期授课计划编写的内容、质量和时间等要求(P),按照这些要求编写学期授课计划(D),教务处检查学期授课计划的内容、质量和提交时间(C),教务处不断改进优化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和提交方式(A)。

图1-8 基于PDCA实施学期课程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第三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做到位,可确保一个组织具备自我进化和不断完善的机制,这也是PDCA管理追求的最高层次。

基于PDCA实施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两类循环周期:

第一类为固定时间周期,如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半年工作;

第二类为事务周期,如交办一个具体任务,从交办开始到任务完成结束。

1.2.2.2 修路原则

如果发现两个人都在同一位置摔倒,作为管理者首先不应责怪人,而应该考虑路是否有问题,路顺畅人就不会摔倒。

“路”指学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具方法体系等,修好路可以有效降低师生员工犯错、出错的概率,减少学校对能人的依赖。“四化”管理中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是修路原则的典型运用。(www.daowen.com)

1.2.2.3 对等原则

对等原则用于指导管理者如何对待被管理对象,其内涵如表1-1所示。

表1-1 对等原则释义

所以,学校管理者不应苛求教职工的自觉性,不应只靠“党性”和“主义”来要求教职工,而应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引导和激励教职工。学校管理者可通过心理测评来判定某个教职工的需求倾向性:对成就倾向者委以重任;对权力倾向者赋予管理职责;对归属倾向者给予组织关怀和接纳。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有效激励。

1.2.2.4 发三样东西

学校应通过科学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给教职工“发钱财”;以优秀的文化系统为教职工“发快乐”;以有竞争优势的职业平台为教职工“发成长”,如表1-2所示。精心做好“发三样东西”,能极大增加教职工满意度,提高学校的人力资本实力。

表1-2 科学合理地给教职工“发三样东西”

1.2.2.5 辩证有度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一分为二的,需要辩证地看待。作为管理者,应当摒弃绝对的对错观、零和观,避免孤立、静止、简单、极端地看待问题。管理者之间的能力水平差异,往往不在于判断一件事物的对错,而在于度的把握能力,即找到最优解决方案的能力。

善用“辩证有度”原则的人往往具备良好的辩证思维。常见的辩证思维法包括:一分为二、因果相随、弹簧原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上帝欲与之亡必先与之狂、大乱必有大治、木桶原理、马太效应蝴蝶效应、量变到质变等。

1.2.2.6 激活能动性

能动性亦称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它强调人区别于物,可以主动、自觉、有目的、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主观能动性强的人,为了达成任务目标,会主动分析并灵活运用组织提供的工具和方法。当现有工具和方法难以奏效时,会主动去分析、寻找解决办法,甚至还会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心智模式,优化个人行为。

学校不可能对所有事务都事先给出完美、普适的解决办法,需要每位教职工在遵循基本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分派的工作。

1.2.2.7 ITE原则

计算机执行指令有顺序执行和选择执行两种方式。if、then、else是典型的选择执行语句,ITE是这三个词的首字母。根据ITE原则,在做计划时须预估可能的变化并给出预案措施,而不要简单化;在执行时须根据环境变化灵活应对,而不要僵化。因此,ITE原则又称“因变而变原则”。

1.2.2.8 结果驱动

结果驱动又称为“结果导向”“目标导向”,指做任何事情,需要弄清楚目标是什么、想要得到什么结果,一切行动皆是为了通过达成特定的阶段目标,从而实现最终目标。结果驱动原则注重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在工作中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应对策略,达成工作目标。

学校各种制度和管理措施应围绕着学校、部门、个人的年度目标任务展开,应有利于达成任务目标,反对僵化的形式主义,反对烦冗、低效的过程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