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形设计的重要性及实践

地形设计的重要性及实践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形被认为是任何景观的基本骨架,是其他设计要素布局的基础。其次,地形是最常见的划分和限定空间的介质,例如山丘顶上的开敞空间、俯瞰空间、山谷之间的较为封闭的空间等;一条河的横亘使得空间分为两部分等;一个小池塘可以形成控制中心等。主山宜高耸、宽厚,体量较大,变化较多;客山需奔放拱伏,呈余脉延伸之势。

地形设计的重要性及实践

5.2.1.1 地形设计的相关概念

地形。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如山脉、丘陵湖泊沼泽等。以图形表示就是用等高线绘制出的地形图

地貌。地貌是在地形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研究地表形态的差异和成因的科学。在一般的规划设计中,不常用到这个术语。地形设计,对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进行人工的重新布局称为景观的地形设计。如公园设计中水域、土丘、广场等的高程和等高线设计及布局。反应地形的形态、大小、尺度、坡度等外观形态。

5.2.1.2 地形的作用

构成景观骨架。地形被认为是任何景观的基本骨架,是其他设计要素布局的基础。如地形平坦的景观用地,有条件开辟大面积的水体,地形起伏大的山地,则有利于阶梯式景观序列。

形成和限定空间。地形具有构成不同形状、不同特点的景观空间的功能。景观空间的形成是由地形因素直接制约的。地块的平面形状如何,景观空间在水平方向的形状也就如何;地块在竖向上有什么变化,景观空间的里面形式也就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地形是最常见的划分和限定空间的介质,例如山丘顶上的开敞空间、俯瞰空间、山谷之间的较为封闭的空间等;一条河的横亘使得空间分为两部分等;一个小池塘可以形成控制中心等。因此,地形对空间的形状有决定性作用。

美学功能。地形对任何规模景观的韵律和美学特征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自然山水地形本身就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造景需要适当改变地形,或者因地制宜对其加以修饰和利用,从而改变和丰富景观空间。地形的美学作用主要体现在后者,如意大利的台地式景观园林,将整个景观建造在一系列界限分明、高程不同的台地上,从高处往低处看,景观层次清晰,构成了引人入胜的画面。

适用功能。适用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利用地形排水,地形设计时要创造一定的地形起伏,湿地形具有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二是利用地形创造小气候条件,地形能影响局部地区的光照、风向以及降雨量;三是指一些地形因素对景观管线工程的布置、施工以及建筑及道路基础施工都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地形的坡度、山谷和山脉的构造、地形的特征都会影响不同景观功能和土地用途的确定和组织。

5.2.1.3 地形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地形设计原则。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原则;地形与其他景观要素相结合的原则。(www.daowen.com)

各类景观用地的设计要求。

平地。所谓的平地实际上是有一定坡度的缓坡地。其坡度一般在5%以下,以利于排水,绝对平坦的地形是没有的。景观中的平地一般包括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用地等。

坡地。坡地一般与山地、丘陵或水体并存。其坡向和坡度大小视土壤、植被、铺装、工程措施、使用性质以及地形地貌因素而定。坡地的高程变化和明显的方向性(朝向)使其在景观用地中有广泛的用途和设计灵活性,如用于种植,提供界面、视线和视点,塑造多级平台、围合空间等。

山地。山地是地形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景观空间的组织、景物的安排、天际线的变化和土方工程量等。景观环境中的山地除了自然界的真山,大多是利用原有地形经过适当改造而成的土丘或假山。假山或土丘的设计要点为:

未山先麓,缓陡相间。山脚应该缓慢升高,坡度要陡缓相间,山体表面是凸凹不平,变化自然。

逶迤连绵,顺乎自然。山脊线呈“之”字形走向,曲折有致,起伏有度,忌对称布局。

主次分明,互相呼应。主山宜高耸、宽厚,体量较大,变化较多;客山需奔放拱伏,呈余脉延伸之势。主山与次山的比例要协调,关系要呼应,注意其整体组合,切忌孤山一座。

左急右缓,勒放自如。山体坡面应该有急有缓,一般朝阳面和面向游人的坡面较缓,地形较为复杂;朝阴面和背向游人的坡面较为陡峭,地形较为简单。

丘壑相伴,虚实相生。山脚轮廓要曲折圆润,柔顺自然。山臃必虚其腹,壑最宜幽深,这样才能丰富空间。丘陵坡度一般控制在10%~25%,高度一般控制在1 米~3 米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