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休闲”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指人们利用和享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观光、娱乐、旅游、交友等户外活动。这种休闲包括城市及市区内以人文景观为主的休闲活动,也包括远郊或更远的山区、湖泊、海滨、自然保护区等的旅游景观休闲。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求表现为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渐进过程,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人又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当人们的货币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以后,必然追求休闲、娱乐等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国外学者预测,2015年左右,发达国家将陆续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按国际标准,当人均收入达到5000~8000 美元时,休闲消费便进入急剧扩张期〔11〕,而中国2010年人均GDP 已经达到人均8000 美元并且整个国民经济正从经济危机恢复后进入稳步增长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关于城市职工人均收入翻番的政策预期,城市人口的消费水平将大幅度提高。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正在进入休闲消费高速提升的时代。我国的很多城市人均收入都达到或超过这个水平,这给城市休闲消费的产生创造了基本的经济基础。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第九届世界休闲大会于10月15日—20日在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隆重举行。“让休闲改变人类生活”,是杭州市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主题口号。这次大会以“休闲: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主题,是全球休闲旅游产业最高级别的国际性会议,标志着中国休闲城市建设跨入新的里程碑。“景观既是表现城市的透镜,又是建设城市的载体,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当今城市的基本要素。”这段由景观城市主义的创造者,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给出的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思想至少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以景观作为视角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述当今城市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更好地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其次,景观作为载体介入城市的结构,成为重新组织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
当城市被阅读为一种以景观为载体的生态体系,而景观基础设施成为城市发展的框架,这就为我们系统地理解和规划处于动态过程中的城市提供了新的模式。从单一转向多元;从个体转向群体;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从封闭的形式转向开放的场域;从城市与自然互为二元的对立面转向“人工中孕育着自然”(城市化的景观)和“自然中蕴含着人工”(景观化的城市)的复合型城市形态。景观城市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这种基于生态规划原理,有厚度的、由积聚的斑块组团和层叠的廊道网络构成的有生命的场域状态就是景观城市。(www.daowen.com)
“景观生态城市”是指现代化发展高级阶段的城市,首先表现为城市普遍呈现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即后现代性社会生活方式;第二,是指能普遍满足后现代性社会生活方式,在文化层面表现出后现代性的品质特征,进而形成以休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从国际的层面上看,虽然尚没有准确的“景观生态城市”的定义,但在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著名旅游城市都体现了以“城市景观休闲”作为主要特色,不仅当地人享受这种休闲生活,并且因此而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巴黎、伦敦、威尼斯、华盛顿等著名城市,都以其独特的城市景观每年吸引数百万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这些城市的景观特色类型有:历史标志性建筑景观如法国巴黎;水域景观如威尼斯;历史文化景观如罗马;现代著名景观如纽约和中东的迪拜;自然山水景观如夏威夷等;享受大型综合娱乐为主的景观有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吉尼斯乐园等类型景观休闲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将景观休闲型城市(landscape leisure style city)定义为:“景观生态城市”是指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程度的城市,以城市的景观作为人们休闲的主要载体,以户外休闲作为主要休闲形式,以城市的景观系统作为支撑,以景观服务作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它是城市的综合实力具有较高水平的标志之一,代表城市外貌、文化、经济水平的发达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