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景观型生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景观载体

景观型生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景观载体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体系中,景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扩充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审美的表象,而是城市多功能的载体,并以加厚的地面、可再生的景观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框架形式介入城市结构。景观都市主义把大地上所有存在的物体及其状态和空间的视觉总和阅读为延续蔓延的景观。

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体系中,景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扩充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审美的表象,而是城市多功能的载体,并以加厚的地面、可再生的景观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框架形式介入城市结构。

1.6.2.1 加厚的地面

城市是由自然力在地表作用加剧“隆起”而形成,是自然过程的混凝土表现形式。景观都市主义把大地上所有存在的物体(自然的或人造的)及其状态和空间的视觉总和阅读为延续蔓延的景观。这里景观不仅仅是绿色的景物或自然空间,更是连续的地表结构,一种“加厚的地面(Thickened Ground)”。作为一种能行使功能的层叠式结构,“加厚的地面”能够“汇”、“编”穿越其间动态的事件与过程,并能最大限度为它们提供联络、互动、交换、聚散、混合和相互融入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整体景观形态:

1.6.2.1.1 多维空间形态整合

“首先,城市设计的重点应按照连续的景观形态来设计,而不是(强调)孤立的建筑形式;其次,迫切需要将一些超大型的公共设施,如购物中心、停车场、办公园区转变成景观形态。”作为对建筑理论及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的响应,地形学派(Typologies)建筑师的代表,英国外国建筑师事务(FOA)在2007年完成的55000m2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Meydan 商业中心,就是建筑与场域整体景观形态整合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出发,由于充分强调利用地形地貌等城市自然形态,该项目中的建筑物的形体不再突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与周边城市地表相联系的延续的公共空间。游人不仅可以经中心广场便捷地去向地下停车场、地上商店甚至屋顶花园;同时,由于建筑屋顶多处与周边的街道相连,游人还可以通过屋顶的步道走向城市的四面八方。Meydan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广场,因为它提供游人的不仅是购物体验,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中转站(Exchange Hub)。这里“加厚的地面”所代表的是一个整合了购物、娱乐、休闲,甚至交通功能的多维系统复合叠加的景观场域,不仅节约了土地,更充分体现了“地方感”和“场所精神”。

1.6.2.1.2 多层面、立体化的城市空间体系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中心用地的短缺,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必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并将促成传统城市由水平式横向发展向立体化发展的转变:即地表空间、地上空间、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为此,“加厚的地面”所代表的整体景观形态整合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公共空间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库哈斯和他的OMA 团队2004年完成的巴黎市中心(Les Halles)集市改造工程竞赛,就是这方面颇有代表性的案例。正如冰山并非自上而下堆积形成,而是由水下的冰块拱出水面而形成的那样,库哈斯希望地下商业建筑也能够拱出地面。在地面上兴建花园,而它同时又为地下的商业中心服务,通过基础设施,如走道、出入口等将花园延伸到地下,这样就使得地面的花园和地下的商业区之间形成很好的联系。这个设计的整体思路就是景观必须介入城市的结构,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强调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要把地上的和地下的、园林的和建筑的、历史的和现代的等各种层面上的元素叠加在一起,综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景观形态。

为保证“中国式密度”的发展模式,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的景观形态同样是中国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由英国Groundlab 中标的11.8 km深圳龙岗中心城市设计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从龙岗大桥到龙岗广场,通过地下空间开发与河道规划相结合,向我们展示一个包含公共活动,地下出入口以及CBD 停车设施在内的交通系统和层叠式的城市公共领域,一个连续而完整的“加厚的地面”。(www.daowen.com)

由此可见,景观作为一种能容纳和安排各种复杂城市活动的组织结构既是自然过程,又是人文过程的载体,并能为两者提供相互融入和交换的界面。正如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师Richard Weller 所言:“景观本身就是一种载体,所有生态交替都要从它上面穿过,它是基础设施的未来。”

1.6.2.2 景观基础设施

一谈到基础设施,人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市政基础设施,即灰色基础设施(Grey Infrastructure),传统意义上它被定义为“由道路、桥梁铁路以及其他确保工业化经济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公共设施所组成的网络”。通常这些基础设施多为专项投资且数额巨大(报道称,2009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了2万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80%)。然而,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一个普遍现象却是基础设施在满足高标准的技术要求的同时,正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它们往往是单一功能的设计(以工程化的设计来保证这些系统在特定时间内可以最高效地完成某个单一目的):如道路都是单一功能导向的,为机器——汽车在设计;河道则以防洪为单一目的,被裁弯取直和渠化。人们仅仅考虑它们技术方面的要求,忽略了城市基础设施还应具有的社会、审美及生态方面的功能,这种单一效益的思维和操作方法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活的整体贡献。

近些年来,欧美许多国家经过对城市重新审视后发现,基础设施是一种能够对城市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却未被充分开发的资源。它应该像传统的公园和广场一样具有公共空间的特征。为此我们需要改变当下以专项工程、单一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公路、桥梁、下水道水管线路、通讯电缆及其他必要的“灰色基础设施”与生态廊道、绿色通道、河道网络,以及公园绿地等属于“生态基础设施”领域对象的协同整合和统筹建设,形成一种更有效、更经济和更具持续性的优化状态——景观基础设施。这样的基础设施不再只满足于现代主义的简化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更多元地接近当代社会和环境的多样化,从而用最少的用地达到最大的社会经济需求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要求。在景观都市主义的体系中,基础设施不再是一个高性能平庸的城市机器,而是一种能使钢筋混凝土的城市自由呼吸,一个有生命的多功能的人造有机体系。

1.6.2.3 城市发展的战略框架

景观都市主义用多功能的景观基础设施系统和网络作为城市形态生成、发展和演变的基本战略框架。库哈斯是运用此策略的第一位建筑师。1987年OMA 团队在法国小镇Melun—Senart 竞赛作品中,首次展示了城市发展策略由建筑向景观转移的过程。该项目颠覆了传统城市规划中物体与地面、建筑与开放空间的关系,设计师的注意力不只是在规划和安排建筑上,而是在布置“空”(非建设用地)地上。一个中国元素的介入成为本次设计的出发点:从平面上看,整个设计框架如同中国书法,而框架之间的“空”地被作为“岛屿”(斑块)。同时这个框架不是设计师的凭空想象,而是来自于对基地现状、动植物的栖息地、历史遗迹、生态廊道、现有基础设施以及新的规划项目的认真调查研究后得出的。这种群岛模式确保了每个岛的自主与完整性,只要未来这个“空”的框架被维持和保留,人们就可以在岛上安排任何项目。因此,来自政治文化、财政方面的不确定性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压力将会被这个极具弹性的框架和其间的“空”地所缓解。

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景观基础设施网络为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基底。这种可塑性的弹性体系取代了现代主义刚性的形式与结构,成为一种组织城市空间形态的新途径。通过为今后土地使用预备景观基础设施的网络,可以用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多样的可能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