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业院校创客型教师工坊式培养研究:内生式管理助力师生共同发展

职业院校创客型教师工坊式培养研究:内生式管理助力师生共同发展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都应以“育人”为最终指向,充分关注人的因素,即立足教师实际和学生的现实需求,注重师生与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学校课程的内生式管理。推出“校园抓拍”奖励制度,鼓励教师们现场抓拍校园事件,悉心发现每个人的闪光时刻,记录每个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

职业院校创客型教师工坊式培养研究:内生式管理助力师生共同发展

(一)立足师生发展需求,实施学校课程

课程作为育人的最主要载体,是学校提供给孩子的重要服务产品。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都应以“育人”为最终指向,充分关注人的因素,即立足教师实际和学生的现实需求,注重师生与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学校课程的内生式管理。

1.把课程开发的主动权交给教师

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课程开发成了学校管理者和少数中层骨干的“自娱自乐”,通常是“领导着急、教师冷漠、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在“顶层设计”与“有效落实”之间出现明显的断层。为避免这一状况,我们把课程开发的重心不断下移,鼓励每一位教师主动参与,让每一位教师融入课程开发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目前学校已开设四类校本课程群:第一类“儿童动漫系列”课程群,由学校课程研发中心带领骨干教师进行整体设计与开发;第二类“主题教学”课程群,由年级项目团队开发,通过学校课程研发中心年级项目团队的引领,逐步辐射至全体教师,并让全体教师参与其中;第三类“个性特长类”课程群,由教师、家长及学生中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担任课程指导老师;第四类“阳光城实践类”课程群,采用社校合作开发模式。前两类课程保证学校层面课程架构的品质,后两类

课程体现个体层面具体课程的质量。在逐级下移的过程中,精英力量不断辐射到年级团队,年级团队又延伸到普通教师层面,形成自上而下的暖心扶持,使教师面对课程,不再只有茫然与畏惧,而是充满驾驭的激情和创造的快乐,也使每个人都成为课程的发现者、开发者和实践者。

2.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定制课程

课程的育人功效,在于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和接受。每一门课程都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不断微调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我们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努力做好课程的量身定制。一方面,努力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群落,不断丰富动漫课程、主题课程和个性课程的各类子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为学生量身定制,以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课程组织过程,在组织形式上为学生量身定制。主要做法有:第一,实施网络自主选课。学校自主研发了学生选课系统,通过动漫、文字,音乐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呈现各种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特点,孩子们可以快速找到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第二,关注孩子的年段差异。学校选修课程分低、中高三个阶梯,旨在为不同学段孩子设置合适的课程种类和教学要求,分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优化细节服务。学生选课后,我们对网络选课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关注每一个孩子选课情况,对因为特殊原因选课没有成功或者选课后有各种需要的学生,我们予以调整和补选。由此可见,内生式管理不是想当然,而是换位思考!

(二)发挥教师引队作用,创新学校事务管理

学校管理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在解决校园事务性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实施以项目组的形式,借助问题碰撞,以主体性思维优化问题解决的方式。

1.相信教师团队的集体力量

学校每月的行政会议都有一线教师参加,会议议程分两块:管理观点论述和校园问题碰撞。管理观点论述重在落实反思制度,提供言说平台。而校园问题碰撞则重在发现问题,优化问题解决方案。在校园问题碰撞中,校长基本不发言,只是用心聆听。教师团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面对问题会涌现出两个或以上的解决方案,校长也不急于决断表态,而是通过教师思维碰撞和深入研讨,获得更佳的解决办法。

2.激发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

学校管理最大的课题是教师的素养提升,这直接关系到育人的实效。设计教师研修项目,首先要倾听教师的内心感受与诉求,让研修项目源于生活,归于教育,让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主动参与,真正让教师研有所感,修有所获。

(三)聚焦师生成长过程,优化学校评价管理(www.daowen.com)

无论是工作推进,还是课程实施,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评价。如果把校园生活当作生命成长的空间,那么对其中的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适时进行积极的正向评价,是证实主体性思维,促进师生主动发展,实现个体动力内化的重要手段。

1.记录师生的成长过程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历程,犹如电影胶卷,由一幅幅画面组合而成。电影可以回放,生命却不能重来。所以,教育者如果能够用自己的心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那些精彩瞬间,用照片记录下来,必将发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极大地激励他们成长。

推出“校园抓拍”奖励制度,鼓励教师们现场抓拍校园事件,悉心发现每个人的闪光时刻,记录每个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学校微信公众号会定期推送领导和教师抓拍的精彩画面,宣传普通师生不为人知的特长与优点,让每个人的才华得以立体、多面的展示。下一步,学校计划将“校园抓拍”作为过程性评价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记录的时空,用更多视频、作品和故事,形象呈现师生的成长过程。我们希望把评价渗透于师生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之中,通过平凡人物的感人小事和闪光瞬间,放大校园正能量,培育人们的美好情怀。我们也希望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生命成长的发现者和记录者,通过自己的镜头向家长和孩子传递“至善至美”的教育信仰。

2.书写成长的温暖故事

师生成长的过程一定伴随着一个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或成长的烦恼,或成功的喜悦,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必然可以成为持续激励师生成长的正向因子。

几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电视台、社区等各种平台,以书写温暖故事的方式展示讲述校园生活中体现独特人性和独特美感的成长点滴,并汇聚成一个个生动的课程故事,课堂故事、课间故事、教研故事……不断促进学校内生式文化的积淀。

学校之美在于时时处处事事都有教师的身影学生的身影;学校之美源于师生学习、交流、互助,改变过程中的美好情怀和动人故事。学校以主体性思维来实践内生式管理,就是希望探索一条“以人为本”的科学高效的学校治理模式,打造包容、交互、关注、共情的校园文化特质,让学校成为一幅美美的画,一本厚厚的书,一个暖暖的家,一个师生流连忘返、生命成长的乐园。

【注释】

[1]陈辉.制度设计与培养创新[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

[2]王利琳.卓越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3]孙惠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