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策略及教学创新路径

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策略及教学创新路径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投入创新路径的策略《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职业和教师队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双一流”“高水平专业群”的大力搭建和发展,必然要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加强教师骨干力量培养,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新时期丰富和创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投入,是当前双一流发展高速时期的重点课题。

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策略及教学创新路径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科技创新,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转型升级,为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国家竞争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需要转型升级,尤其是教师教学投入的创新路径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家职业教育在发展的新时期,集中教育教学资源、抓住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机会,拓宽教师教学投入的平台、渠道和空间,打造“金课”教师教学投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激发教师投入的动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既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投入创新的内在价值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文件强调,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将在我国行业、产业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为适应行业、产业和市场对人才需求,转变传统培养模式,必须创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发展趋势。

1.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职业院校发展进入新的起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育人机构,教师教学关涉能够在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大数据深度发展的背景下,能够转型升级成功,能够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时代潮流,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新时期对教师职业发展提出了更具难度的挑战,不仅需要扎实专业学识、掌握扎实技术技能,发展空间空前广阔,同时,面临的压力也空前,教师职业发展的定位必须创新,教师教学投入必然创新,才能满足时代发展。

2.满足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片,理想信念缺乏饱满,就会出现软骨病,作为教师难以倾情付出,道德情操要求教师不计较名利,不盲目追逐名利,不计得失,耐得住穷苦和寂寞,坚守教师职业,扎实学识,强调技能水平的与时俱进,仁爱之心强调教师能够关心、关注和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仁爱仁慈之心,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新时期创新教师教学投入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

3.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度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深度发展,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厚,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人们由过去过度追求物质丰硕的时期转成了对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必须创新教师教学投入的创新,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投入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深度发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很大的改观,与过去传统时期相比较而言,在教师教学投入的创新成效上,具有很大的起色,但是受思想观念、物质投入,激励措施以及人员配备上的限制,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投入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完善和改进。

1.教师教学投入创新不重视

教师教学投入体现在教师经济、心理、精神和情感的投入,经济上体现为自我成长的培养,包括学历提升、培训提升以及素质拓展的提升等,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方式的成长培养,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和科研能力等,心理和精神的投入在于掌握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专业的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精准的育人。但是部分高校对教师教学投入不重视,创新仅仅流于口头强调,执行效果不理想,现阶段需要进行整改,从学校层面,加强思想上的认识;从教师层面,需要调整教师投入的心态和思想观念,把教学投入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投入的心理、精神状态上以及财力和物力上,都需要进行积极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教学投入的状态,进而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教师教学投入形式空洞,相关考核机制不完善(www.daowen.com)

教学投入形式空洞,投入的考核激励机制缺乏或者不完善,导致教师投入动力缺乏,激情不足,应付式教学,或者仅仅满足教学任务,因此,教学投入的形式、内容和配套考核机制不完善,不仅让教师无法根据具体的标准进行精神投入,也导致大多数教师不知道投入努力和进修的方向,显然无法产生效果,同时,相关的投入考核机制不完善,缺乏激励措施,缺乏奋斗的动力,必然导致教学投入流于形式,投入的空间、平台和渠道发展必然发展平平,高职院校需要改善这种教学投入的状态,从物质条件完善入手,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更新推动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鼓励教师投入钻研,实现职业成就感,结合教师职业发展过程,鼓励教师努力学习、努力钻研。

3.教师教学投入培训机制不完善,导致投入动力不足

由于新时期对教师技能、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教师忙于应付各种行政事务,导致学校提供多种培训,但是由于平时耗时耗力地忙于行政事务等,学校提供的多重培训通常表现为人在心不在的状态,由于家庭等原因,部分教师的脱岗专业培训还无法达到全身心地投入等,同时,部分高校由于培训机制的不够完善,培训的专业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缺乏吸引力,培训效果差,无法增强高职院校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的动力,因此,需要转变培训形式,丰富培训的渠道、形式和模式,尤其是国家、省级和学校层面的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流程,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激发培训吸引力,让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完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机制,尤其是教师发展的配套机制,才能转变新时期教师教学投入的尴尬局面。

(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投入创新路径的策略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职业和教师队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双一流”“高水平专业群”的大力搭建和发展,必然要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加强教师骨干力量培养,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新时期丰富和创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投入,是当前双一流发展高速时期的重点课题。[1]

1.加强思想上重视,转变对教师教学投入的认识

新时期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投入认识,加强教师对教学投入的新认知,全体师生建立新的认知标准,制定教师教学投入的新标准,让全体教师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认知,从教师提升根本出发,在教师的心理上和精神上转变认知,变为发展的动力,既有鼓励大家有努力的方向,同时要有教师教学投入的动力,思想上重视,物质上支持,制度上激励,让教师的发展有奔头,提升教师教学投入的幸福感,通过高职院校新时期转型升级发展的契机,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动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培训形式

教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根基,是育人的主体,他们承担着教学和科学研究,他们承担着高校发展使命责任,他们承担着育人的重大责任,因此,要转变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拓宽教师培训形式、渠道和空间,能够让教师全身心、全程积极参加培训,保证培训的效果,严格把关所有的教师队伍建设培训,让流于形式扼杀在摇篮中。培训的内容和模式既要便于广大教师的教学开展情况、时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培训一定要结合专业、行业和市场人才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培训形式,才能提高教师教学投入的水平和品质,完善培训机制,尤其每次培训的内容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授课人的讲课效果,可以请一些行业和专业的专家、学者等,进行培训。

3.加强财政投入,完善激励措施

完善职业院校财政投入,加强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教学投入加强激励制度的完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考核机制的完善,都必须逐步完善建立,财力、物力的投入与完善,能够改善教师教学育人的场地设施条件,给教师教学创造属实感和幸福感,提高教学的物质品质,同时能够给学生的上课带来舒适感,将教学投入的激励措施贯穿教师育人的全过程,贯穿至教师职业发展的全过程,一方面,激励教师全身心教学投入;另一方面,让所有教师有标准通过考核晋升、评职称等,改善物质条件,制定考核机制,让教师发展有奔头,充满动力。

总之,对高职院校来说,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一个长期、反复和复杂的过程,在面对新时期国家职业教育新发展起点之上,随着我国教育大众普及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社会和国际人才培养的接轨,给高职院院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发展平台空前广阔,发展的渠道多元丰富,然而,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只是一味地沿袭,走流于形式的发展之路,将很快被社会和市场排除在边缘,最终会被淘汰,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需要迎难而上,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突破困难,团结一致走在敢于突破、敢于力争、敢于科技创新的职业院校发展道路,才能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完善学科建设、完善教育教学创新以及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