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院校教师内涵
1.职业院校教师在核心素养下的内涵发展策略
21世纪是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时代,人类的经济运作模式、职业世界、社会生活都在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个人的自我实现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时代背景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以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目标并将其融入基础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教师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是指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且能推动、保障教师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及促进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专业素养。教师核心素养具体包括什么内容?如何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为研究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笔者查阅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欧盟、联合国的11份关于教师素养的标准或报告,并结合自身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及研究的经验,提出了教师核心素养内涵的七项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对学科本身有深刻理解,对课程内容有全面把握,是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既要理解学科知识点,又不能局限于此。美国《示范性核心教学标准》指出,“教师应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主要假设、学科内的争议、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认知方式,学科的最新进展,掌握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学习进阶(Learning Progressions),知道有哪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文化背景相关”。法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历史、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要能够使本学科的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保持连贯。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常采用跨学科主题来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科任教师还应了解各种跨学科主题的内涵及跨学科主题所涉及的各个学科的知识。由美国在《职前教师的21世纪知识与技能》的报告中可知,“职前教师应掌握五个‘21世纪跨学科主题’,即‘全球意识’‘财经素养’‘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境素养’,并学会将其与各学科的内容相整合,以帮助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理解各学科知识”。
对学生成长规律及个体差异的掌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遵循客观、普世的规律。学生又始终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在诸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的依据。
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方面,教师应掌握学生在生理、智力、语言、社会性等领域的发展规律,知道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发展水平可能对学习产生的影响,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学生是如何建构知识、获取技能、发展学科思维的,知道抑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
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体差异方面,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生理的发展上,在学习方法与节奏上都存在个体差异,学生是带着各自的语言、文化、家庭背景、天赋能力、已有知识经验来学习的,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力: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保证学习者身心安全,使课堂能够达到良好的交流合作,促进整个教学过程有序开展,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具体包括以下两点:第一,身心安全。教师能有效管理纪律,预防和处理校园不良事件和冲突。教师能与学生维持良好的、聚焦于学习的关系,并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和信任,形成关怀友善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面对失败。第二,有序灵活。教师能促使教学活动有序展开,使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在学习上。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常采用跨学科的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 Teaching)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能够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地分配时间、空间、注意力等资源,尽量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1]
设计和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教师在制订课时教学方案时,能综合考虑课程总目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对学生已有的评价结果等诸多因素,设定清晰、具有挑战性的,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开发并选用其他课程资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结合,适应不同学生个体的优势,需求、兴趣和能力,形成良好的课时教学结构。在实施课时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能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等沟通技巧,通过对知识的多元表征,通过激发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改变自己的角色。教师能处理好讲授法与项目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跨学科问题,带领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使用ICT获取和加工各种信息,并通过作品展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饮用水质量的问题,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及元认知能力。
评价学生的能力:评价与教学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教师应当对评价本身有所理解。新加坡在《21世纪教师教育模型》的报告中指出,“教师应懂得‘对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与‘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之间的关系,能认识到评价与教学活动、学习动机之间紧密相关例。其次,教师应掌握评价的内容与方法。评价的内容至少包括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已取得的进步及学习需求。教师应掌握一系列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法。并知道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美国《示范性核心教学标准》要求教师积极尝试在评价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给予每个学生描述性的反馈意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成果是优秀的,向学生示范如何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思维和成果,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最后,教师能妥善使用评价数据。教师能解读评价数据,分析每位学生的进步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师能及时准确地向学生及其家长汇报评价结果,鼓励学生就评价结果与教师交流。
高尚的人格与教育情怀:为师者应有高尚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教师应严于律己,遵守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政策、专业伦理守则及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应诚实、正直、虚心、积极向上、以身作则、能维持公众对教师职业的信任。英国《教师标准》指出,“教师期望学生拥有的积极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自己首先应当一贯地表现出来啊。教师还应勤于反思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反思自己是否对学生有偏见。
为师者还要有教育情怀。首先,关爱学生。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能力如何,教师都能做到尊重、接纳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学好,盛意帮助学生实现全部潜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负责。其次,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愿意持续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发现问题,主动尝试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实践,为学生提供有吸引力的学习体验。教师愿意主动持续地参加专业学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最后,奉献社会。教师应认识到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致力于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社会的正义与公平。
愿意与他人合作:教师应愿意与家长合作。教师应尊重家长的语言、文化、期望和观点,与家长维持互信的合作关系,有效地、持续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和活动的目标,用合适的语言向家长汇报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遇到的困难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使家长参与到子女的学习中来。
教师应愿意与校内外专业人士合作。主动尝试与校内外的其他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之间应相互表达积极的期待,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共同的愿景及相互支持的文化。每位教师都应展现协作与领导能力,积极尝试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并接受他人的意见,积极尝试对同行的教学给出反馈,分享自己的好想法,带动所有教师一起成长。此外,教师还应与社区中的专家,相关机构及团体建立合作关系。
2.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内涵的界定
教师职业精神这个术语的概念指向极其宽泛。不同的人对教师职业精神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果在教师群体中进行一番调查,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对象都可以对何谓教师职业精神侃侃而谈。但是,如果让其对这个术语做一个明确的界定,却莫衷一是。在当前的学术领域,还没有人能够从理论层面对教师的职业精神这一术语作出一个切合时代要求、明确而规范的并为我国教育界所普遍认同的定义。只有先理解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涵和隐含在教师职业精神背后的价值取向,才能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现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培育路径和方法。(www.daowen.com)
(1)教师职业精神内涵的历史沿革
职业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职业认同以及以此建立的职业价值观,它还包括职业活动中被人们所认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每一种职业都受其职业精神内涵所指引,教师职业也不例外。《师说》开篇中便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担负的传播思想、讲授学业、解答疑惑的重要职责。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及特殊性的职业——教师而言,其“道”如何,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韩诗外传》中曾这样说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众多先贤在教育上无不践行着“传道”的职责,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和修养,否则不能称之为“人师”。尤其在现代社会,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修养或者说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精神,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2)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内在属性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适用于高职院校这个特有的教学领域。只有明晰高职院校的育人特点,才能够在研究和梳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内涵的过程中指向明确。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培养质量标准等方面独具特点。高职院校重点培养职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融“教、学、做”为一体,把教学重点放在实务操作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上。通过实际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能力等,从而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
在明确高职院校育人特点,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师魂、师德和师能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
师魂:师魂是教师的精神风貌和精神追求,也是教师的精神境界和精神格局。教师的精神境界是教师基于其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实践和信念所铸造起来的精神状态;教师的精神格局是一种对自身身份的定位,是一种战略眼光,是教师生存的空间。只有教师把教书育人这份职业作为其精神寄托和成就事业的根基,教育过程才有意义。学生的格局由教师的格局决定,只有高格局的教师才能帮助学生提升人生的高度。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角色定位而言,一个具有师魂的教师应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学生人生可靠的领路人。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学生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者,应以身示教,竭尽全力用高尚的人格塑造每颗纯洁的心灵。曾有学者讲过,一个社会发达与否,外在展现的是经济形态,究其根本还是文化形态。经济活动起源于文化,也以文化为指向。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还是文化的衍化过程。经济行为延伸到一个既定高度时,就一定会触碰到文化。文化反映了人类的精神追求,是人类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自觉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文化的追求永远在精神层面,古人讲修身,其实就是修心。当人们不再追逐名利,不再为感官享受而故纵的时候,那一定是文化在起作用。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向学生传递先进的思想文化才可能达到化人、树人、育人的目的,从而成为学生人生路上可靠的引路人。
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书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工作,而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古人曾说:“有学者,可教人;有德者,可育人。学高无德者,可为师,然从之者,恐多为有学无德之辈。有德者,可育人,然恐不为教之优。故非二者合之,方可为师之典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作风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是被人们广为称颂的为师之道,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思想品德。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身先士卒,给学生做好表率。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品质:爱岗敬业的情操、热爱学生的胸怀、为人师表的修养和严谨治学的风格。
爱岗敬业的情操是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蜡烛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体现。爱岗指的是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具有献身精神、人梯精神。敬业就是要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产生敬畏之心,能够认识到所从事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职业工作过程中有热忱有信念、有责任感。体现在教学工作中,就是教师能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热爱学生的胸怀要求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性格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所有学生,也就是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呵护,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所以,教师要以慈爱长者的心态纠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以仁爱的态度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胸襟开阔、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为人师表的修养要求教师在各个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在大学校园里,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很多近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传递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只能依赖于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
严谨治学的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秉持的基本职责态度。教师应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高职院校的定位大多以应用型大学为主,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为教学科研型,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不仅要做到诲人不倦,还要勇于探索,刻苦学习、求知,与时俱进,积极探求学术前沿理论动态,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
师能:师能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接受教师不修边幅,教学方式呆板、严苛,但是决不能容忍其在专业知识方面学无所长、一知半解。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高职院校的教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事物和新问题。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更要认真学习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科学教育方法,努力提高育人本领。师能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的手段。在高职教育中,教师应从教学技巧、专业素养、哲学思维等几个方面练就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教学技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的教学方法和遵循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课堂上巧妙组织,根据学生的性格,态度以及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对学生作出激励性的评价,激励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典型并作为榜样示范,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佩之情,起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作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慕课、网络学习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专业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特质。作为一名教师,应精通本专业基本理论,熟悉本专业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学术前沿。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高职院校教师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到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在实践中掌握社会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从而使所教授的内容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哲学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的一种理性思考方式,就像汽车的方向盘,支配着行进的方向,如果选错了方向,汽车跑得越快,就会偏离目标越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从对事物的直观感悟延伸至抽象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能够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对种种教育现象与问题进行哲学性思考。要实施并完成这一任务,教师首先要从哲学的角度对身边的人,周围的物,眼前的事等进行仔细观察和深度思考,通过哲学思维厘清事物的关系,分析事物的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总结事物的规律,从而提升专业意识,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
杜威说:“教学是一种艺术,真正的教师是艺术家。”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载体和工具。语言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独具魅力的语言可以决定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事物、生动地表达情感并准确地反映知识之间的客观规律。只有如此才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其灵感,才能达到教育启蒙学生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