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实践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原则

建立实践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原则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突出高职办学特色,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立了类似“校企合作办公室”“实训教学管理办公室”等组织机构。(二)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要求高职院校所建立的组织机构必须有良好的效率。要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应贯彻分工协作的原则。职责是指在学校某一部门或职工个人在某一岗位、担任某一职务应该承担的责任。

建立实践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原则

(一)战略目标原则

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行政机构的设置必须有利于学校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发展战略的完成。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又可以分解出党政领导、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经费保障、后勤服务等分目标,因而必须设置诸如党校办、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等管理部门,规定他们在学校总的目标实现中应该承担的职能和完成的任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奠定组织基础。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规定,使其与其他普通高校比较,更加强调学生培养方式上的校企合作,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强化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为突出高职办学特色,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立了类似“校企合作办公室”“实训教学管理办公室”等组织机构。

(二)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要求高职院校所建立的组织机构必须有良好的效率行政管理组织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各行政机构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机构内部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设计科学合理的办事流程,能节约人力和时间,有利于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能够以小的支出成本,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有效性的关键是使校内每个部门和每个教职工的工作目标,都能和学校的总目标一致。

(三)分工协作原则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现代教育机构,其内部管理所涉专业纷繁复杂,工作千头万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要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应贯彻分工协作的原则。分工就是按照提高管理专业化程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把学校总体的工作目标,分解成各个本门乃至各个工作人员的目标工作任务,使学校各个部门和每个教职工都了解在实现学校工作目标中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和拥有的职权。但是,学校某一项具体工作,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几名工作人员、甚至几个职能部门合作才能完成,此时就必须强调协作,协作包括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各部门内部的协作。

(四)责权一致原则(www.daowen.com)

责权一致是指职责和职权保持一致。职责是指在学校某一部门或职工个人在某一岗位、担任某一职务应该承担的责任。一个学校,只有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形成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才能使全校上下左右得以沟通协调,从而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而职权是部门或职工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完成其责任必须具有的权利,具体表现为决定权、指派权和审查权等。这些权利应该与部门或个人所负的责任相适应,对各个层级的机构或个人明确责任的同时,也要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但是权力必须限制在责任范围内,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职责和职权不对等,就会影响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降低工作效率。

(五)稳定与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学校工作发展战略具有连续性,学校具体工作也具有连贯性,为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教学工作秩序的稳定,学校行政机构设置不宜频繁调整,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工作任务和目标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保持学校机构的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随着学校战略和目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六)精干高效原则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教育教学是其中心工作,而行政管理工作应该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工作。这就要求学校行政机构应该切实做到精干、高效。精干高效,是指在保证完成学校工作目标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和业务活动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管理层次,精简工作机构和人员,通过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