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职教育实践探索:常用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实践探索:常用教学模式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模式。项目教学模式是高职生接触社会、接触职业实际,发挥学习主体性、主动性,获得知识技术、培养和发展能力,形成职业素质的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既适用于项目课程,也用于很多其他课程。项目教学模式对于激发高职生的自信心、创意创造意识;及早接触职业实践、形成职业能力、态度和素质都具有积极的、良好的效果。

高职教育实践探索:常用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具有变异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灵活地选用,且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设计和创新,这是课堂教学优化设计创新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应用、设计和创新的基本原则,至少有以下十点。

(一)启发式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要求按照认知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专注认知对象,引导探究质疑释疑,激励思考,层层深入,直到积极主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启发类型多种多样,如激疑启发、情境启发、比喻启发、联想启发、类推启发、想象启发、臻美启发、对比启发等。启发式的实质,就是启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变教学的单向传输为双向互动。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的教学结构模式。把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沟通方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得到调节,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及个人环境互相影响,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三)发现式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下,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发现的步骤,主动、自觉地探究知识、技能或理论。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和发展高职生的认知兴趣、创意好奇心和创造欲,以及独立观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引导,组织学生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展开学习(如自学各种材料、查阅文献资料、讨论、通过现代媒体学习等),从而将学生独立探索与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它强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早期接触生产实践,强调在任务模拟环境下学习。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向学生提供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以此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习相关基础知识。设计的问题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或生活实际,有适宜的广度、深度,通过努力和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独立解决。

第二,自学与感知。学生根据自学辅导材料(包括教学目标、相关学科内容范畴、指定参考书、参考文献及其他辅导资料)和提供的各种学习条件、学习资源(如电视教材、CAI、幻灯、实物、标本、模型)自学,以及教师辅导,从而掌握解决“中心问题”的相关课程知识、技能。

第三,小组讨论。学生写出书面材料,对问题提出合理解释及处理、解决办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讨论,相互启发,使问题解决更加完善。

第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评价,并利用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两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展开打破了现有学科体系的人为界限,以实践中的问题为线索,将各个相关课程的知识综合起来,按照学生解决某一中心问题的思路去设计,将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问题引导下,以自学为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性、探索性的活动。它要求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五)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可以理解为以一定的媒介(文字、声音等)为载体,内含教育教学问题的实际情境。案例教学是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选择适当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师生共同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生动的情境性、高度的拟真性、灵活的启发性和鲜明的针对性是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案例教学中,使教学与实际情境沟通和融合,师生在生产、生活、社会实际的基础上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在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主教学,感受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案例教学的情境性特征。教学案例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精炼地编写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拟真性,可以训练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从而获得符合实际的判别能力。教学案例提供的是虚虚实实、能诱人深入的思维空间,具有灵活的启发性,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学案例针对性强,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形成一套独具的、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结合实际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或疑难问题的能力。

(六)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模式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模式。这里的“项目”是指完成-项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

项目教学模式是高职生接触社会、接触职业实际,发挥学习主体性、主动性,获得知识技术、培养和发展能力,形成职业素质的最重要的教学模式,既适用于项目课程,也用于很多其他课程。

项目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接触社会职业,广泛收集有关信息,精选教学项目,在与学生共同讨论基础上,确定项目教学目标和具体任务,再由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独立自主地或在教师帮助下,实施和完成项目。项目的完成要受教师乃至职业专家的真实性评估。

项目教学模式对于激发高职生的自信心、创意创造意识;及早接触职业实践、形成职业能力、态度和素质都具有积极的、良好的效果。

(七)现场教学模式

现场教学模式是在真实情境(工厂、企业、职场;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基地、教学工厂),按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通过师生互动、边讲边看、边讲边练、讲、看、练有序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校实训中心或基地、教学工厂,可以模拟实际职业岗位,创造真实性职业场景,创造出实际职业不具备的优势,如可以不破坏正常的生产、职业工作和生活秩序;可以方便地展示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复杂的工序动作,有利于高职生了解其结构原理、动作原理和工作程序;可以人为地设计一些常见的故障,供高职生分析、判断和排除,实实在在地掌握真正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

现场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通过视听渠道直接收集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技巧等),一目了然,便于在头脑形成表象,进而经头脑加工即类比或联想,内化为新的知识存入大脑中;讲练结合,使高职生亲自感受和体验,取得直接经验的知识;高职生通过真实或仿真的环境,尽早地接触到“岗位”,培养职业感情、品质和能力,逐步进入职业“角色”;而且还可以提高高职生亲自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场教学对教师要求很高,要做好现场调研、确定现场教学的内容项目,动员学生做好精神和物质等多方面准备,到现场后要做好讲解与示范,学生开始练习或实训后,要做好巡视与指导,积极督促强化训练,结束后要针对现场教学的收获和问题,做出针对性的点评,布置学生做好实训、实练报告并布置好后续的学习任务。

(八)插播教学模式(www.daowen.com)

插播教学模式是在讲授过程中,适时穿插播放电教教材(电视短片等,短则几分钟、长至十几分钟)或视频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在教室内配备放像机或闭路电视遥控操作装置或简易传话装置,最好是配备教师直接操作录像机的装置。

第二,教师针对重点或难点(尤其是那些难以用语言或其他媒体表达的内容),选择或制作插播型电视教材(插播短片)。

第三,设计好教学方案和程序,确定插播片的插播时机、方式和时间。可以采用先讲后播、先播后讲、边讲边播等形式。讲播结合、相互补充和促进。

第四,插播电视教材应与文字教材配套,内容精练时间短;且要有明确的目的,不随意凑合。

这种模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插播电视短片可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使传统教学与电化教学融为一体,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显著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第二,该模式机动灵活,播讲穿插形式多样。可克服一般电视教学播放时间长、一过性、节奏快、难以记忆、缺乏交流思考等缺点。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显示电化教学动态直观和高效率的优势,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还可方便师生双向交流。

第三,方便实用,效益显著。插播片短小精悍,内容精练,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难点,方便课堂教学,且制作简便、经济实用。

(九)程序片教学模式

程序片教学模式是将某一课程中适合程序教学的内容,按照易于接受的次序制成电视教材,配合课堂教学播放,使学生的学习按一定的程序规范化开展,使插播教学逐步深化和发展。实际上,程序片教学即是系列化、程式化和多样化的插播教学法,也可以说是程序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应用形式。具体实施如下。

1.程序片的设计与制作

选题要精心,宜选取形象性、动作性或动态性鲜明的内容,它应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程序片的片集,宜一片一题,重点突出,既可用于单独地辅助课堂教学,也可组合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做到一片多用。例如用于系统复习;还可以进一步编制成多媒体CAI程序教学软件,用于智能程序教学。

在程序片设计思路上,要体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科学结构不要和盘托出,应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在制作技巧上,节奏要舒缓,尽量采用形象或模拟手法,衔接力求通畅,音乐要慎用。

2.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具体的教学程序,因学科不同而不同。但应将教学内容按“小步子”原则,逐步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并提出问题,或让学生主动地寻求答案,或教师通过媒体给出解答。也就是说,要制作足够的程序化教材,强化学生自学;并设计出适宜的问题,使学生做出积极的反应,并以鼓励、强化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成果的即时反馈,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程序片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一是按“小步子”原则,编制程序化教学方案,使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二是按及时反馈的原则,编制恰当的练习,可使学生的学习得到确认、强化和反馈。三是需要配套足够量的系列化电视教材或其他电教教材,以实现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

总之,教学内容结构化、课堂教学结构程序化(问题—感知—解答反馈)、电教教材系列化是程序片教学的主要特点。

(十)视听强化教学模式

视听强化教学模式是根据强化理论,充分发挥电化教学声、光、形、色、动等对视觉和听觉器官的直接作用,从而产生强化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该法的实施如下。

1.要设计强化教学程序

一般教学程序是刺激—反应强化所构成的序列,即应用电教媒体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显示、镜头的快慢、转换、停格、特写、物特技、字幕等手法,促成学习过程刺激与反应的联接和知识的内化。如在外语语言教学中,先提供示范发音和必要的讲解,接着让学生模仿发音,紧接着进行视听强化,即应用电视教材,显示发音时口舌的变化方位、力度、持续、停顿、气流、运动等视觉形象及示范发音,从而达到形成视觉表象与发音动作协同一致的强化效果,并可根据模仿发音情况,纠错矫正,进行再次强化。

2.要适当选择强化时机

一般宜选择紧跟在那些要加以巩固的反应以后立即予以强化,并在2~3天内再次强化,巩固强化效果。

3.强化物通常是操作条件反应后得到的“报酬”或“目标物”

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一系列的强化物,利用多种强化方式和手段,对每一个小的教学步骤或单元进行有效的正向强化(积极反应的强化)。如让学生明确每一学习步骤的具体目标和意义,它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兴趣及满足感,如教师善意的微笑、表扬或奖励;电视教材的特写、醒目的字幕、学习难点的重复、重播。

4.要准确设计强化的方式与频度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应设计适应其心理特点的具体方式,并以激励成就感为主。按时间序列,一般可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和可变间隔强化两种方式。固定间隔强化是每隔若干时间后,接着进行一次强化;可变间隔强化的间隔时间则是随机变化的,有时可连续给予强化,有时则隔较长时间才给予强化。一般来说,可变间隔强化的反应比率比固定间隔要高一些。

视听强化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视听媒体的再现性、模拟性去实现重复学习和多次强化的目的,并结合运用言语强化、内部强化等多种方式,可产生强有力的学习激励作用,具有正向激励、行为矫正、行为塑造等特殊作用。这一教学法尤其适宜需要反复训练和识记的课程,如外语、体育舞蹈及形体课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