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沙县:改革开放典型地区改革创新方案实证

长沙县:改革开放典型地区改革创新方案实证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沙县改革办副主任罗轶慧说,这得益于长沙县历届县委多年来持续进行的一场接力赛,那就是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之初,长沙县通过对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考察,提出了“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种养业为两翼”的“飞鸟型”经济发展模式,以乡镇企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梁和支柱,长沙县成为全省第一批小康县。长沙县痛下决心,依法关停了13家污染企业。

长沙县:改革开放典型地区改革创新方案实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18个地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注重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已有发展条件,努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创造新的发展优势,不仅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而且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1)上海市浦东新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抓住历史机遇,用国际化思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多功能新城区,创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成为带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增长极

(2)江苏省昆山市,利用东依上海的地缘优势,大力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高起点引进先进技术,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全面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走出了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

(3)江苏省江阴市,从发展乡镇企业起步,因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企业集团迅猛发展和成批上市而被誉为“华夏A股第一县”,以“天下第一村”华西为样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闻名全国,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

(4)浙江省义乌市,充分利用市场先发优势,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小商品流通为载体,推进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催生城市化,演进为国际化,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县造就成“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和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创造出“无中生有、无所不有”的义乌奇观。

(5)浙江省温州市,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以市场取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促进就业推动全民创业,以商贸兴盛带动工业繁荣,以产业集聚支撑城镇崛起,以构建营销网络创新经济业态,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从贫穷落后的海港小城发展成为富裕发达的沿海大市,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发展模式。

(6)福建省泉州市,着力打好“侨牌”,以“三来一补”起步,带动乡镇企业发展,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众多知名品牌,大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7)山东省威海市,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和文化传统优势,以对外开放总揽发展全局,大力发展对韩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带动体制创新和特色产业培育,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山东省寿光市,发挥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由农业起步,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提升经济,靠农业富民,靠工业强市,实现工农互助、城乡互动、工业和农业共同繁荣,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

(9)广东省深圳市,依托毗邻香港、背靠珠三角及广阔内陆腹地的独特地缘优势,抓住经济特区开放开发的先机,以大规模引进外资带动对外经济合作,以发展高新技术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不断扩大开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从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我国南部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大都市。

(10)广东省东莞市,大力引进外资,扩大劳动力就业,建立加工贸易基地,培育出口产业集群,形成外向型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交相呼应和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互为支撑的发展路子。

(11)安徽省芜湖市,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群,探索出中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成功道路。

(12)江西省吉安市,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兴办工业园区,加速工业崛起,支持和带动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实现工业兴、农业稳、群众富,使贫困的革命老区走上全面小康之路。

(13)湖南省长沙县,利用毗邻省会和交通便利的条件,吸引外来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坚持以工促农,促进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实现兴工强县、强农富民,成为闻名遐迩的“三湘第一县”。

拓展阅读

从兴工强县到民生立县:理念在创新中超越

位于开元路的长沙县委机关大院于1995年建成启用,曾是星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此后,长沙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1年挺进百强县到去年位列十强县第六位,星沙的天际线也日新月异,而23年未变的县委大院,成了长沙市“最老”的县委机关大院。

“大院外表看上去不年轻了,但内里始终是朝气蓬勃的!”长沙县改革办副主任罗轶慧说,这得益于长沙县历届县委多年来持续进行的一场接力赛,那就是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长沙县通过对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考察,提出了“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种养业为两翼”的“飞鸟型”经济发展模式,以乡镇企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梁和支柱,长沙县成为全省第一批小康县。(www.daowen.com)

上世纪90年代初,长沙县制定了“以开发开放带动县城建设,实现全县经济腾飞” 的战略,“兴工强县”成为关键词。一方面继续以乡镇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实施“筑巢引凤、外引内联、靠地生财、滚动开发”战略,举全县之力建设星沙开发区,为长沙县新一轮工业发展构筑载体、打造平台。

发展前行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路先行的长沙县总是比别人更早触及矛盾,更早碰到难关,也总是勇于闯关,一往无前。

以长沙县黄兴镇为例,这里曾是有名的化工之乡,化工厂每年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10%。因当时考核的主要指标为工业增加值和财政税收,这些化工厂没有任何环保设施便匆匆上马,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居民苦不堪言。“不要‘带血’的GDP!” 长沙县痛下决心,依法关停了13家污染企业。从2008年起,长沙县提出“分类考核,统筹发展”战略,率先取消GDP考核指标,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之相呼应的是,长沙县还划定了“南工北农”的区域版图,从而形成了“仅以1%的土地创造财富,99%的土地用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集约发展局面。今天,黄兴镇已成为会展业、临空经济集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就在前不久的农博会上,这个小镇容纳接待了40万中外客商和市民。

从2016年起,长沙县又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大幕。“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的新蓝图全面铺开,长沙县的综合实力也随之继续高位进位,城乡品质明显提升。

改革与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上。为更好地使“软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硬实力”提升,长沙县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创新,也如群星闪耀,层出不穷——

2016年,湖南省首个行政执法局在长沙县成立,原本分散在23个不同行政机关的1600多项行政执法权统一收编,统一执法。从“九龙治水”到“一顶帽子管全盘”,这个开全省先河的部门,自成立以来的两年时间里,共立案1.5万起,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案。

“改革前一年只能办100多件案子,还要经常熬夜加班。现在一年能办六七百件,反而不用加班了。”长沙县法院推行的“三分式”审理模式,为法官、当事人和律师节省了大量诉讼时间和成本,有效缓解了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难题。

“最多跑一次”改革风生水起。全县85%以上的审批服务事项网上能办,所有面向个人的事项就近能办,复杂事项一次办成;将园区行政审批时限全部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二以内,工商登记全面实行即时办理……

一届接着一届干,永不停歇的改革创新,求新求变的探索精神,汇聚成科学发展的澎湃动力。

改革为了谁,依靠谁?今天的长沙县委愈加坚定:无论县域经济排在哪个位置,民生都要排在首位。于是,该县新增财力的80%都用于民生工程,并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也正是由于坚持富民惠民,长沙县赢得了高质量发展的群众基础。

从“兴工强县”到“民生立县”,发展理念的大跨越,源于长沙县县域经济的拾级而上、稳健跨越,既是一份自信,也是一份情怀。

(来源:《长沙晚报》,2018年11月30日03版,《全程创新四十年——长沙县改革开放启示录》)

(14)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通过科学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高起点引进和配置生产要素,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化的工业和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快速发展的路子。

(15)云南省丽江市,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从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富裕繁荣文明和谐的旅游文化名城。

(16)甘肃省定西市,弘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精神,发挥比较优势,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模式,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形成种草养畜—发展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

(17)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通过全面贯彻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抓住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历史机遇,大胆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老装备制造业基地焕发勃勃生机。

(18)黑龙江省绥芬河市,通过发挥区位优势,以沿边开放为基本战略,大力发展对俄边境贸易,搭建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跨境投资合作三大产业体系,带动农村和城市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开发的口岸城市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