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实践教育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经过了洛克、夸美纽斯,然后是卢梭、斐斯泰罗齐,直至杜威。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认为,传统学校教育的“从听中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提出“从做中学”的重要命题。杜威认为仅仅传授理论的教学是抽象的、脱离学生经验的,因而教学效果往往会不理想,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通过职业活动。杜威创建了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体系,在1938年发表的《经验与教育》一书中,他提出以实践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带领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获得“真实经验”。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强调教育内容来自社会,教育应当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学生应当从经验中、从活动中、从做中学习,注重通过实践活动建立学习、课堂与外部生活的联系。美国的很多教育家认为,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而大学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使理论与国家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使大学服务于社会,这对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地位以至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很有作用。
拓展阅读
真正的智慧与行为是相互保持一致的(www.daowen.com)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真知必导出行为”“无知会作恶”等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真正的认识,就是德性,而德性就是知识。人应当自认其无知,方是真知,这种知也就是智慧。真正的智慧与行为是相互保持一致的。如果真的了解了就一定有所行动,否则,不算真知,真知是有实效的。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因而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一个人自称自己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好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他相信,人的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人行善或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一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因此,他得出“德性就是知识,真知必导出行为,无人愿意作恶”的结论。
苏格拉底说:“假定了美德就是知识,则无可怀疑地美德是由教育来的。”如果不受教育,好的禀赋是靠不住的。只有智慧的见解才能使它们的所有者在德行方面丰富起来。苏格拉底说:“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出极多、极大的业绩来;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因为由于不知应该选择做什么,就往往会插手于一些罪恶的事情,而且由于狂傲激烈、禀性倔强、难受约束,就会做出很多很大的坏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