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饮食层次实即各阶层的饮食状况,对此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由于史料缺乏,不可能详细描述每一阶层的饮食,因此在层次划分上比较粗略。第二,有许多食物各阶层都食用,其中必有精粗之分,但在史料上常常无法反映,这一点务请注意。
一般社会性的食物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宴饮食物。宴饮本来是社会各阶层普遍进行的饮食活动,但反映在史料中的却主要是上层贵族官僚的宴饮,前引韦巨源《烧尾食单》中所列各种主食就是这一阶层宴饮食物的典型反映。他们吃的糕、饼、饭、粥均挖空心思、穷其花样、极其奢侈。社会下层人们的宴饮在史料中非常少见,我们这里仅举一例以见一斑,这就是中唐长安城内鬻凶器家伙计、两市善薤歌者的会宴。他们一聚会即上百人,吃的是“大猪五头、白醪数斛、蒜韭数瓮、薄饼十拌”[10],其主食只有“薄饼”而已。
第二类食物是节日食物,即大家熟悉的寒食吃馓子、端午吃粽子、重九吃糕、新年吃馄饨等。这一类食物也是社会各阶层都吃,除了自己家制作外,还可以到街上去买。《清异录》记长安张手美家“每节则专卖一物”,例如有油画明珠(上元油饭)、东凌粥(寒食)、罗睺罗饭(七夕)、盂兰饼(中元)、米锦(重九糕)、萱草面(腊日)等。当然没钱的穷人还是买不起。
下面我们分四个层次来看唐五代北方地区人们的饮食状况。
1.贵族官僚阶层
2.举子、城市平民、旅人、士卒
3.村民、工匠、役夫、贫贱者
4.僧人
僧人的饮食主要反映在敦煌文书与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其主要食物有胡饼、馎饦、饼、粟米饭、粥、粉粥、馄饨,其中尤以粥为多。一般穷人也有因生活无着,躲到寺中随斋喝粥的[23]。
综合研究唐五代饮食生活的论著目前还不多见。本文试图在挖掘爬梳史料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于是研究了北方地区主食食品、原料、消费量、主食结构、饮食层次等问题,勾画出当时北方地区饮食中主食的大致面貌。当然仅这些方面还远远不够,有关当时饮食生活中的食具、宴饮、座次、饮食习俗等都还没有涉及,还须留待今后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以便我们对唐五代饮食生活了解更多,从而加深对唐五代社会生活的认识。
原载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一期,1991年。
【注释】
[2]此后文中所引笔记除特意注明者外,均出自《太平广记》。
[3]见[宋]陶谷《清异录》(饮食部分),李益民、王明德、王子辉注释,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
[4]社会性意义包括经济、政治(阶层)、文化(意识、风俗)意义等。
[5][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6][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7][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8][宋]陶谷《清异录·馔羞门》。
[9]白居易《晚起闲行》,《全唐诗》卷四五九。(www.daowen.com)
[10]《太平广记》卷二六〇引唐李冗《独异志》。
[1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七。
[14]《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唐卢言《卢氏杂说》。
[15][宋]陶谷《清异录·馔羞门》。
[16][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七。
[17][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
[18][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9][宋]陶谷《清异录·馔羞门》。
[20][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21]敦煌文书P.3730荣清牒稿。
[23]《太平广记》卷一七〇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