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地方文化史:崔致远与新罗人在扬州

江苏地方文化史:崔致远与新罗人在扬州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东文选》崔致远《遣宿卫学生等人朝状》所载,唐国子监甚至辟有“新罗马道”,其关怀可谓十分周到。在两国的友好交往中,扬州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唐与新罗的交往中,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的,是晚唐时新罗学者和诗人崔致远在扬州的活动。图20-4崔致远画像崔致远(857—?淮南一带多新罗人,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江苏地方文化史:崔致远与新罗人在扬州

唐代,中国和朝鲜半岛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唐高宗时,有大量的高丽新罗的音乐舞蹈家长住长安,他们向唐朝输入了高丽乐,融为唐朝十部乐中的一部,同时又把从唐朝学得的乐舞传向日本。公元七世纪下半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积极向唐朝学习社会制度、典章文物、文化生活乃至风俗习惯,加之半岛与唐朝接壤,交通便利,来往更趋频繁,接受唐文化的程度也就更为全面彻底。唐玄宗曾称“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17) ,可见当时新罗汉化之深。有唐一代,新罗子弟来唐留学的有二千多人,仅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新罗留学生就达二百多人。留学生留学期限一般为十年,唐朝廷特给予优惠待遇,大体说来,留学生的购书用项由新罗支付,四时衣服食用及日常所需均由唐政府供给。据《东文选》崔致远《遣宿卫学生等人朝状》所载,唐国子监甚至辟有“新罗马道”,其关怀可谓十分周到。当时日本除直接从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还间接从新罗学习中国文化。

在两国的友好交往中,扬州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载,他足迹所经的北起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南自楚州(今江苏淮安)、泗州(今安徽泗县),到更南的扬州,都有新罗商人的踪迹,形成了一个受益面很广的新罗人的商业网。各地设有新罗馆、新罗所、新罗坊等。“尤其是海州东海县、泗州涟水县、楚州山阳县、扬州,即新罗通唐的交通路线沿途,是新罗移民最集中的州县。”(18) 扬州的新罗坊,有很多新罗人在这里来往居住。有不少新罗的通事(翻译)奔忙于扬、楚之间,他们通晓汉、日语言,为中日交往作了沟通。在唐与新罗的交往中,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的,是晚唐时新罗学者和诗人崔致远在扬州的活动。

 图20-4 崔致远画像

(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藏,扬州市政协文史委提供)

崔致远(857—?年),字海夫,号孤云,新罗(今韩国)湖南沃沟人。十二岁时肩负着父亲对他的“十年不第进士,则勿谓吾儿”的期望,人唐求学。崔致远是有抱负的,希望在大唐获取功名,然后当一地方官,以求历练,回国后能平步青云,为国效力。所以入唐后“追师学问无怠”,于僖宗乾符元年(874年)以宾贡进士及第。经过一段时间的“守选”,被授为江南西道宣州溧水县尉。任满三年后,辞职,准备应试博学鸿词科,但由于经济等原因,遂改投高骈幕下。(19)

高骈出身于显赫的将门世家,乾符六年(879年)十月,由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转淮南节度使,镇扬州,进检校太尉,封渤海郡王,集淮南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其间迎击黄巢义军,屡次获胜,一时成为人们心目中解救朝廷危难的中兴之臣。而且高骈颇富才华,其诗有豪纵之气,《唐诗纪事》评之为“雅有奇藻”,其帐下多风雅文学之士,所以崔致远入高骈之幕,当时应该是很好的选择。淮南一带多新罗人,恐怕也是原因之一。至于高骈后来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迷信神仙,上下离心,则是崔致远等始料不及的。(www.daowen.com)

崔致远在高骈幕中,曾任侍御史、从事、管驿巡官、都统巡官,其主要任务则是专掌书记之职,“凡表状文告,皆出其手”。所作文札三百多篇,表、状、奏、启、祭文等各体具备,多为骈文,文辞典丽,用典娴熟,灵动流畅。可以和同时的唐代诗人比美。曾因代高骈作《讨黄巢书》传诵一时,奏除殿中侍御史,赐绯鱼袋。今存《桂苑笔耕集》,都为在高骈幕中所作诗文,对当时的政治动态,军国大事,典制礼仪,山川形胜,乃至个人的家国之思,感事伤时等,均有较多的反映,有很高的文学和史料

价值,有的还能补史书未备,如《贺收复京阙表》记述了黄巢的退出长安,《贺杀黄巢表》记述了黄巢之死,《奏诱降成令瑰状》记述了黄巢部下成令瑰率步军四万、马军七千投降高骈等,都是研究晚唐史很有价值的文献。更有不少与扬州直接有关的,如《桂苑笔耕集》卷十六《求化修大云寺疏》云:“(大云寺)则与城东禅智寺双肩对耸,两耳齐张,夹炀帝之遗宫,拥淮王之仙宅。”(20) 扬州大云寺为东渡大师鉴真和尚出家之处,寺久圮。据史料考证,当在郡城之东,而《疏》中所云与城东的禅智寺如“双肩对耸,两耳齐张,”说明其位置在郡城之西,即在蜀冈的西端,其与城的距离,大致和东边的禅智寺相应。此外在藩镇间互赠物品的书札中,对扬州当时的金银、服饰、锦帛、漆器等多有记述,是研究扬州工艺技术的宝贵资料。

中和四年(884年)九月,崔致远的堂弟崔栖远自新罗来唐迎归,崔致远向高骈请归,得到了允许,给予厚赐,还代表朝廷加委了一个充国信使的名衔,以双重身份回国。崔致远对扬州是恋恋不舍的,在《酬杨赡秀才送别》诗中写道:“暂别芜城当落叶,远寻蓬岛趁花开……好把壮心谋后会,广陵风月待衔杯。”在给高骈的《谢许归觐见启》中,表示“唯愿暂谋东返,迎待西来”(21) ,然而世事多变,自此一别,他并未能重来扬州。

崔致远在中国十八年,最后四年在扬州度过,四年中写下了三百多篇文章和六十首诗,编成了二十卷的《桂苑笔耕集》,陈寅恪先生说:“崔致远桂苑笔耕集代高骈所作书牒……俱两唐书及通鉴等所未载,实为最佳之史料。”(22) 这在古往今来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绝无仅有

崔致远归国后,历任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瑞书监,后来渐受排斥,改任地方官太山郡太守、富城郡太守,最后“自伤不遇”,带家归隐伽耶山海印寺。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一直受到高度推崇,高丽时期的大诗人李奎报说:“崔致远孤云,有破荒之功,故东方学者皆以为宗。”另一位李朝前期的文人成俔说:“我国文章,始发于崔致远。致远入唐登第,文名大振,至今配享文庙。”(23) 可见崔致远对朝鲜古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