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扬州文化史:来自天方的先贤

江苏扬州文化史:来自天方的先贤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门上有石额,题曰“天方矩矱”。“天方”一词始于我国的明代。《明史·西域传》曰:“天方,古筠冲之地,一名天堂,又曰默伽。”所谓“天方矩矱”就是阿拉伯的典范人物。“西域先贤普哈丁墓”初建于南宋灭亡前夕。他们的生平事迹没有具体的记载,但从称为“西域先贤”和葬于普哈丁墓园的情况来看,当是由南宋及明曾在扬州从事宗教活动的伊斯兰传教人员。我国历来对这座墓园十分重视。

江苏扬州文化史:来自天方的先贤

唐代扬州即是伊斯兰教的传播地之一。伊斯兰教在扬州的传教者,有可靠依据的、最早的是南宋末期来扬州传教的阿拉伯人普哈丁。在扬州城东古运河东岸,有一组建筑,颇具异域情调。门上有石额,题曰“天方矩矱”。“天方”一词始于我国的明代。《明史·西域传》曰:“天方,古筠冲之地,一名天堂,又曰默伽。”(15) 原指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后来则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的泛称。所谓“天方矩矱”就是阿拉伯的典范人物。这里安息着中古时的一位阿拉伯人普哈丁(又译作“补好丁”)。

据传,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十六世裔孙,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远涉万里,来扬州传教。中间曾回国一次,后又来华,东游至津沽,移舟南下,再至扬州。这时正是中国战争频仍的时期,但也未能阻止中、阿之间的友好交往。普哈丁前后在扬州生活了十年。他在传播伊斯兰文化的同时,建造了扬州的仙鹤寺。普哈丁后来去山东济南传教,于德祐元年(1275年)七月乘船南下,当月十九日抵扬州。黎明泊岸时,发现他已逝世。遵照他的生前愿望,郡守把他安葬在这座墓园里。“西域先贤普哈丁墓”初建于南宋灭亡前夕。扬州人在极艰难的处境下建造起这座墓园,反映了对普哈丁的极大尊重和友好关系。

图20-3 西域先贤普哈丁(即补好丁)之墓

(朱明松摄)(www.daowen.com)

普哈丁墓园内,后来又有了在我国去世的其他阿拉伯人的墓葬,时间跨度为南宋到明代。据墓亭的石额所记,他们是“宋景延(当作炎)三年(1278年)西域先贤撒敢达”,“明成化元年(1465年)西域先贤马哈谟德”,“明成化五年(1469年)西域先贤马六丁”,“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先贤法纳”。他们的生平事迹没有具体的记载,但从称为“西域先贤”和葬于普哈丁墓园的情况来看,当是由南宋及明曾在扬州从事宗教活动的伊斯兰传教人员。

民国十三四年(1924—1925年)曾从扬州南门外挡军楼的基础中拆出四通高0.75米,宽约0.5米,两面都刻有文字的阿拉伯人墓碑,后来也移置在普哈丁墓园内。

我国历来对这座墓园十分重视。嘉靖《维扬志》说,普哈丁“墓在东水关河东,洪武二十三年哈三重建,嘉靖二年商人马宗道同住持哈铭重修”,并说住持哈铭“至今领礼部劄付替袭住持”,(16) 这是当时为长期保护管理这座墓园而采取的措施。为了保护这座著名的历史文物,扬州多次进行维修整理,现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运河风景带的壮丽景观。

普哈丁墓园连同那些墓碑,是中阿友好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唐以后直到明代阿拉伯人在扬州的生活,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线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