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是漆器使用与制作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汉代,扬州的经济文化出现第一个繁盛期,扬州漆器随之兴起。在此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地域特色。到了明清,扬州已是中国漆器生产制作的重镇,涌现出许多名匠大师,其平磨螺钿与雕漆嵌玉成为扬州漆器的两大名品。
纵观扬州漆器发展史,可以发现有一条发展脉络明显地贯穿其间,这就是两汉时期注重实用,隋唐之际偏于赏玩,明清以降推崇装饰。这一脉络与不同时期扬州的经济发展、城市地位等社会因素相对应,又与地域的审美风尚、工匠创造等物产特性相关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扬州相继发现了一批汉墓,有几十处之多,如邗江湖场汉墓群、甘泉姚庄汉墓群、甘泉妾莫书汉墓群、原东风砖瓦厂汉墓群等。这些汉墓群出土的漆器都十分精美,数量在百件以上。汉代广陵漆器的制作技法多种多样,有夹纻胎,有竹胎,有铜胎与木胎结合成型,也有皮胎与木胎结合成型等。在种种技法中,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是薄木胎卷制工艺。这一工艺是将木料削成薄片,经过卷折、胶合等工序使之形成薄木胎,然后再在薄木胎上髹漆、彩绘,最终制作成漆器。其特色是胎质轻盈,结构精巧,装饰艳丽。如姚庄汉墓出土了一件薄木胎的漆砚,漆砚前端有盛水用的小水箱,水箱与砚池斜面交接的立墙上有出水口,出水口塞有可活动的木雕羚羊头。需要水研墨的时候,摇动羚羊头,水就从羚羊口泻出。如果砚池的水过多,水会漫过羚羊口,顺着羊口又流回水箱(1) ,既实用,又灵巧。又如湖场五号汉墓出土的一只双层漆笥,上层笥壁套于盖内,而笥的底缘向外折展,套扣到下层的笥壁,于是上层的笥底就成为下层的笥盖(2) ,精巧的构思和细致的工艺,体现了扬州汉代薄木胎漆器的技艺特色。
唐代扬州漆器中最负盛名的是生漆夹纻造像。唐代扬州寺庙众多,宗教活动也多。各种宗教活动中,佛像出巡仪式最为盛大。出巡时要将佛像抬上大街游行,而寺院里原有的木雕、泥塑或石刻的佛像都极为沉重,不易移动,轻巧牢固的生漆夹纻造像就成为最好的选择。生漆夹纻是在底坯上裹麻布,在麻布上髹生漆,待麻布坚硬形成薄壳后,去除底坯,以麻布薄壳作胎骨,制成各种造型复杂的漆器。用于塑造佛像的就叫作生漆夹纻造像。生漆夹纻制成的漆器,不仅轻巧,有“视之九鼎兀,举之一羽轻”之誉,同时又有不变形、不开裂的优点,是唐代扬州漆器制造的最高水平。
鉴真和尚曾经六次东渡,日本僧人开元在《唐大和上东征传》中记载,鉴真和尚第二次和第五次东渡时,各带了“漆合子盘三十具”“螺钿经函五十口”(3) 。大和尚到达日本后,为奈良招提寺塑造了三座大佛,都是采用了生漆夹纻造像技艺。鉴真圆寂后,为纪念他,他的弟子“模大和上之影”(4) ,采用写真的手法为他塑造了一尊坐像,也完全采用了中国的生漆夹纻造像工艺。这座生漆夹纻像的漆胎,最厚处糊麻布五六层,最薄处仅糊布三四层,一直保存至今,长达1200余年,坚固耐久,令人赞叹。这尊塑像在日本天保四年(1833年)的一场火灾中曾经受损,1939年精心修复。1980年4月,纪念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之际,这尊高80.1厘米,与真人一般大小的鉴真坐像从日本回到家乡扬州“探亲”,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明代,扬州漆器进入了辉煌发展的时期,以周柱等著名艺人为代表的扬州工匠,制作了许多在中国漆器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漆器精品,形成了本地漆器工艺的特色。清人钱泳《履园丛话》记述:“周制之法,唯扬州有之,明末有周姓者始创此法,故名‘周制’。其法以金银宝石,真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车渠,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倚,窗隔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5)
所谓“周制”,是指艺人周柱创造的一种“百宝镶嵌”工艺。周柱,一名周翥,又名周冶。生卒年月不详,活动于明代嘉靖年间,原籍吴地,长期寓居扬州从事漆艺。“百宝镶嵌”选用多种经过加工的珍贵材料,镶嵌在漆器或硬木器具上。由于镶嵌材料是珊瑚、玛瑙、象牙、玳瑁、宝石等珍贵材料,故称“百宝”。这一工艺,要挑选色泽、纹路、质地与物象近似者,用加工玉器小件的方法制作成形,然后镌刻、镶嵌在胎地上,使得器具构图突出,形象鲜明。北京故宫藏有“周制”方形笔筒一件,笔筒四面用螺钿、寿山石、碧玉、绿松石、象牙镶嵌成梅花、海棠等各种折枝花卉,隐起于漆地表面,装饰华美,工艺精湛,堪称“周制”代表作。明代扬州漆器作坊众多,至今,扬州还有螺甸巷、漆货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等街巷名。这些街巷里,漆器作坊集中,业务量大,吸引力强,周柱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扬州,高手汇聚,有利于技艺的交流和提高,也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从明代末年至清代中叶,扬州这块土地催生了一批著名的漆器大师,如江秋水、卢映之、卢葵生、夏漆工、王国琛等,他们的姓名和成就是和中国漆器史联系在一起的。
康熙初,维扬有士人查二瞻,工平远山水画及米家画,人得寸纸尺缣以为重。又有江秋水者,以螺钿器皿,最精巧工细,席间无不用之。时有一联云:“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6) 这说明当时扬州有一定身份的人家,时尚的是堂前悬挂字画,用具讲究漆器。联中提到了扬州漆器史上又一位著名的漆器艺人——江秋水,以及扬州漆器中又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艺——螺钿工艺。
江秋水,名千里,明末清初吴地人,长期寓居扬州,擅长制作螺钿漆器。螺钿,又叫螺甸,是将贝壳的真珠层切磨成闪闪发光的薄片,作为漆器表面的嵌贴材料,再经过打磨、推光等工序,使之显现出纹饰,这种漆器就叫螺钿漆器。螺钿漆器有两种加工技法:挖嵌和平磨。挖嵌螺钿是将贝壳雕刻成图纹,嵌贴于漆面,使纹高于质,类似于浮雕。平磨螺钿与挖嵌螺钿相似,不同是纹质齐平。江秋水最擅长的是软螺钿,软螺钿是平磨螺钿的一种,但制作技法特殊。通常的螺钿较厚,称为硬螺钿。软螺钿所用的螺钿极薄,薄如蝉翼,柔软透明,故名软螺钿。扬州博物馆藏有江秋水的软螺钿作品多件,其中有两只传世的“人物风景漆盘”,高1.1厘米,口径12.3厘米,底径8.6厘米,盘底正中嵌有软螺钿的印文“千里”。漆盘用黑漆髹底,用软螺钿表现人物和自然场景,山石花木错落有致,人物形态楚楚动人,随着视角的转换,软螺钿光彩变幻,十分神奇,是一件珍贵的文物精品。(7)
(www.daowen.com)
图16-1 清代江千里款螺钿人物风景漆盘
(扬州博物馆提供)
清代扬州漆艺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卢映之和卢葵生,二人最负盛名的是他们制作的漆砂砚。“卢栋,字葵生,江都监生,善制漆器,漆砂砚尤见重于时。自谓先世于南城外市中买得一砚。上有‘宋宣和内府制’六字,其形质类似澄泥而绝轻,入水不沉,甚异之。久之,乃知为漆砂砚所成,授工仿造,既竭心思,始克尽善。用之者咸谓得末曾有。今其法尚传,而精巧不逮矣。”(8) 卢葵生成长于漆艺世家,其父荫之(映之),精制漆器,栋世其业,名扬天下。“凡文玩诸事,无不以漆砂为之,制造既良,雕刻山水花鸟,悉臻妍巧。”(9) 《骨董琐记》亦称:“卢葵生漆砂砚颇轻便……近日本人重之,价遂奇昂。”(10) 可见,当时的卢氏漆器已经名扬海内外。咸丰年间,由于战乱,漆砂砚制作技艺再度失传。1979年,扬州漆器厂重新试制,获得成功,使得漆砂砚再度问世。
从周柱、江秋水、卢映之到卢葵生,扬州漆器的高雅化越来越明显,实用性趋于减弱,玩赏性趋于增强。在卢葵生手中,漆器的观赏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周柱还是一位著名的漆器工匠,卢葵生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漆器艺术家。
清代后期,扬州百业由盛而衰。清末民初,扬州手艺人在适应市场需要的过程中,开始了漆器品种的转换,从玩赏型转向装饰化,从小件转向大件。能够代表这一时期扬州漆器成就的,是清代末年的梁福盛号漆器作。
梁福盛号漆器作地处参府街街口(今扬州国庆路中段),清同治七年(1868年),艺人梁友善创办。梁福盛号率先生产各种大型漆器:挂屏、围屏、台屏、楹联、匾额、招牌及漆艺家具等,这些大型漆器以装饰性为主,很快便获得市场的认可。至光绪年间,梁福盛号声名鹊起,在其子梁体才(号子仁)手中达到鼎盛。
技术上的创新,品种上的改进以及经营上的开拓,使得梁福盛号享誉大江南北。慈禧六十寿辰时,两江总督端方为给慈禧贺寿,用二万两白银,特意到梁福盛号订制了一堂花鸟屏风。为了这堂屏风,梁福盛号安排了六十名艺人,历时两年,才告竣工。梁福盛号漆器作也由此成为清末民初扬州漆器行业中最大的作坊,雇工最多时达到二百余人。《民国江都县续志》卷六记载:“漆器自卢葵生后,为扬州特产,销行甚广。其仿制最善者近为梁福盛。郡城各肆岁销银币约三万,而梁福盛居半焉。”(11) 1910年6月,清政府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梁福盛的漆器获金牌奖章和优等奖状。1915年2月,美国在旧金山举办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梁福盛的展品获一等奖。(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