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文化史中杰出的扬州书法家

江苏文化史中杰出的扬州书法家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古至今,扬州地区涌现了一批极有特色的书法家,他们擅长不同的书体,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推动中国书法艺术进入新的境地。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在历代书家心目中,皇象的书法艺术是臻于完美的。唐代著名的文人、学者、书法家,曾官北海太守,多德政,故世人称“李北海”。可见,李邕对书家的影响是绵长而深远的。徐铉的篆书气质高古,最为人推崇。他的书法以隶书成就最高。

江苏文化史中杰出的扬州书法家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从古至今,扬州地区涌现了一批极有特色的书法家,他们擅长不同的书体,既有继承又有革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推动中国书法艺术进入新的境地。

一 皇象章草,世间独传

皇象,字休明,三国吴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唐张怀瓘《书断》评曰:“吴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也,官至侍中。工章草,师于杜度。先是有张子并,于时有陈良辅,并称能书。然陈恨瘦,张恨峻,休明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与严武等称八绝,世谓沉着痛快。抱朴云:‘书圣者,皇象。’怀瓘以为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虽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则实而不朴,文而不华,其写《春秋》,最为绝妙。八分雄才逸力,乃相亚于蔡邕,而妖冶不逮,通议伤于多肉矣。休明章草入神,八分入妙,小篆入能。”(1)

章草传说是“汉黄门令史游所作”,史游是西汉元帝时人,但他的墨迹失传了。“至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2) 所以章草的成熟当在东汉末期,杜度是个代表性人物。皇象“师于杜度”,应当理解为精神上的传承,皇象将章草精髓发扬光大了,因为直接师从,年代接不上榫。世传《急就章》为皇象作品,《急就章》又称《急就篇》,系史游编写的童蒙教材,不少书家都以章草写过《急就章》,不但史游亲笔书写的失传,其他流传下来的也不多。元初尚有皇象的碑本,明中叶只有皇象书的摹本了,可见其珍贵。传世的皇象《急就篇》,笔画凝重含蓄,笔势流畅,气息古朴而温淳,字形独立而规范,布局匀称而自然,可以说是人们心目中章草的典型。

皇象的章草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著,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具有明显的秩序感,这就是唐代张怀瓘所说的“万字皆同”,非常适合学习章草的人临摹学习。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云“吴人皇象,能作草,世称沉著痛快”;(3) 袁昂《古今书评》说:“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4) 在历代书家心目中,皇象的书法艺术是臻于完美的。世传建于吴天玺元年(276年)的《天发神谶碑》也是皇象所书,融篆、隶为一体,雄健奇伟。张怀瓘评其“八分入妙,小篆入能”,在此碑中可以有所领略。

二 李邕书法,“北海如象”

李邕(675—747年),字太和,扬州江都人。唐代著名的文人、学者、书法家,曾官北海太守,多德政,故世人称“李北海”。李邕出身于文学世家,自幼聪慧,博闻强识,少年时代就参与父亲李善的《文选注》的增补工作,“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5) 。邕曾撰碑800余通。不仅文名隆盛,独步有唐,而且擅长行书,声高一代。

李邕生活在一个对王羲之非常推崇的时代,李邕在书法上的起步也是从临习王羲之开始,但他善于消化吸收,变法出新。宋代《宣和书谱》中提到:“邕初学,变右军行法,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裴休见其碑云‘观北海书,想见其风采’。夫人之才术多不兼称,王羲之以书掩其文,李淳风以术映其学。文章书翰俱重于时,惟邕得之。”(6)

 图12-1 李邕书《李思训碑》

 (引自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李邕书迹,传世著名的有《叶有道碑》(717年)、《楚州娑罗树碑》(723年)、《麓山寺碑》(730年)、《李思训碑》(740年)、《李秀碑》(742年)等,莫不各造其妙。唐代虽重书学,以能书拔擢者不乏其人;但腹具经纶者往往不屑以书艺名,认为颇偕工祝,心实耻之。所以李邕碑版,尽用行书,纯任天然,开一代新风。其结体,出自右军,而放笔差增其豪,其跌宕开拓之势,显示盛唐气象

李邕对后世书家的影响深远。苏轼欧阳修赵孟頫、何绍基等大家都摹写过李书。其中欧阳修自述学李书经历颇有代表性,他说“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7) 赵孟頫也是由临仿李邕行书而窥右军堂奥。明董其昌更提出“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喻其笔力沉雄。可见,李邕对书家的影响是绵长而深远的。

三 徐铉篆书,气质高古(www.daowen.com)

徐铉(917—992年),字鼎臣,扬州人。生活在五代、北宋之交,不仅以文学、《说文》学名,而且长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隶书、行书也颇为人称道。当时的士大夫以能得到徐铉的字为荣幸,或视为珍品,或作为临习的模板。

徐铉的篆书气质高古,最为人推崇。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秦峄山刻石》云:“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8) 宋沈括《梦溪笔谈》:“江南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亦当中,无有偏侧处,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9) 黄庭坚认为徐铉的篆书可以与李阳冰并驱争先。据史料记载,徐铉随后主归宋之后,得到了唐摹本的李斯《峄山刻石》,欣喜异常,认为“得师于天人之际”,心追手摹,遂书艺大进,直逼秦刻石。其行书也可谓书中上品,代表作《私诚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篇布局匀称,结体开张,笔力矫健洒脱,可视为宋人尚意书风的先声。

四 金农漆书,渴笔八分

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别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心出家庵粥饭僧、金吉金等,浙江仁和人。金农原指望跻身仕途,施展才华,但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科的努力失败后,在扬州定居,以书画谋生,直至终老。

金农的书法绘画都极有个性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书法更能反映其艺术追求和风格形成过程。他的书法以隶书成就最高。早年学郑簠,后得见《西岳华山庙碑》,反复临习,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面目。中年师《天发神谶碑》,点画方严,得结体凝重之趣。50岁以后亦即流寓扬州后,风格一变,扁笔侧锋,横画厚重,竖笔坚瘦,字形由方扁而竖长,上紧下宽,撇长捺翘,又喜浓墨枯笔,拙重古朴,70岁前后书风趋于成熟。金农自称为“渴笔八分”。他在《相鹤经轴》的题记中提到:“予年七十始作渴笔八分,汉魏人无此法,唐、宋、元、明亦无此法也。康熙金陵郑簠虽擅斯体,不可谓之渴笔八分者,一时学郑簠者,亦不可谓之渴笔八分也。”(10) 落款时间乾隆丁丑(1757年),金农70岁。后来学人多称其字为“漆书”。杨岘在其《迟鸿轩所见书画录》里说道:“金农……工分隶、漆书,精绘事,具金石气,不肯寄人篱下。”(11) 这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造。“在金农所处的时代,人们还无缘见到汉代隶书的真迹,但金农独创的‘漆书’却与200年以后才出土的汉代诏书木牍,在横粗竖细、字形瘦长等特点上完全一致。金农在艺术上敏锐独创的领悟和创造能力,以及过人的胆识,使他成为清代书坛上第一位取法汉碑方面既领略古法,又能自出机杼的成功者。”(12)

五 板桥骇俗,六分半书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诗、书、画并称三绝。其中他的书法独树一帜,称为“六分半书”,即取隶(八分)之六分半,其余一分半为篆、楷、草体。他尝自言:“板桥书法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以颜鲁公《争座位稿》为行款,亦是怒不同人之意。”(13) 时在乾隆庚辰(1760年),68岁,可以视为他的自我总结。

“板桥体”是一种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对各种字体的“熔铸”上。他自言“板桥既无涪翁之劲拔,又鄙松雪之滑熟,徒矜奇异,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以行草”(14) 。在用笔上,既有篆书的圆浑而中藏的线条质感,又有隶书折笔、按笔对线条形状的塑造,杂有楷书或露或收、可折可转的灵活;结字上,自创一种新的体势,疏密、重心皆有变化;章法上,如乱石铺街,极尽变化。

“板桥体”的创新性还表现在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和融合。清代著名学者蒋士铨曾经评价说:“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翻。”(15) 蒋宝龄也指出了郑板桥书法的特征,“极瘦硬之致,亦间以画法行之”(16) 。书画同源,知道者多,而在实践中打通者少。赵孟题《秀石疏林图》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17) 郑板桥真正做到了以画法入书法,所以书法就具有了独特的神韵。

郑板桥在书法上的独特造诣,是自己精研书法技艺的艺术精华,同时这也是他谦逊地向前人学习的结果。他在《署中示舍弟墨》诗中写道:“字学汉魏,崔蔡锺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18) 他还说过,他是从沈石田、徐文长、高其佩的画中琢磨出可以变化为书写笔法的技巧,所以他的字,兼具众妙之长。

六 墨卿隶书,超绝古格

伊秉绶(1754—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默庵。乾隆己酉进士,曾任扬州太守。嘉庆二十年(1815年),病故于扬州,供奉于“三贤祠”内。伊秉绶不仅惠政及民,书法影响也极大,其墨迹在扬州今犹可见。伊秉绶书法成就最高的是隶书。梁章钜《退庵随笔》评论说:“伊墨卿、桂未谷出,始遥接汉隶真传。墨卿能脱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19) 其隶书的特色:第一,笔法融铸古今,兼容并蓄。他行笔平稳方正,笔法少波磔,横画与汉隶中的横画相比,基本没有蚕头燕尾的修饰。看似没有太多技巧,实际上是融汇了篆书、汉隶及楷体诸体特色。扬州博物馆藏有他嘉庆十三年(1798年)写的“吉祥”条幅,起笔干脆凌厉,收笔刚劲有力。整幅作品虚实相生,古雅浑厚。第二,结体拙巧并存,大气灵动。伊秉绶的隶书避免了汉隶以扁平为特征的程式化风貌,以方正为主,重视对称美,上下左右匀称统一,拙巧并存,又不乏灵动,在平淡无奇中孕育无穷韵味,显示了伊氏独到之处。第三,体现了儒家审美追求。伊秉绶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人格精神中的刚直正义、浩然之气,成就了其在书法领域的平正厚重的审美特质。同时代及后来书法界对伊秉绶的评价都极高。他的隶书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