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医药与农业经验总结

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医药与农业经验总结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扬州在医药学方面的一项重要成就是名医华佗的弟子吴普编写的《吴普本草》和演练的“五禽戏”。吴普活动于汉魏之际,从华佗学医,不仅承袭了华佗的医术,还结合自己的从医实践,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重在介绍各位医家对药性的认识。重在论述药物的主治与功用。《吴普本草》开创的有规律地论述药物的体例,多为后世仿效。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

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医药与农业经验总结

古代扬州在医药学方面的一项重要成就是名医华佗的弟子吴普编写的《吴普本草》和演练的“五禽戏”。吴普活动于汉魏之际,从华佗学医,不仅承袭了华佗的医术,还结合自己的从医实践,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吴普本草》又名《吴氏本草》《吴普本草经》,分为玉石类、草木类、虫兽类、果类、菜类、米食类六卷,载录各种药物441种。《吴普本草》的特点是广集博引,融汇了前人的诸多成果,其中引用汉魏以前的本草学著作有十多种,如《神农本草经》《黄帝本草》《歧伯本草》《扁鹊本草》等。这些医学古籍大多失传,史书上或有提及,均属有名无存,《吴普本草》的引用,使得后人对这些古籍能够了解其一二。如今,现存的魏以前的本草学著作除辑复本《神农本草经》外,尚可凭借的唯有《吴普本草》。正是由于《吴普本草》的广泛引据,才使得许多本草学的珍贵史料得以保存。

吴普除辑录注释了前人的药物学成果外,还结合自己的医学实践,又新增了76种新药。在药物论述的体例上,《吴普本草》也有特色,首先介绍药物的正名,再依次论述别名、药性、产地、植物生态、药物形态、采摘时间、加工炮制、功能主治,最后介绍配伍宜忌等。在具体的某一药物的论述中,又是有详有略,各有侧重。如“石斛”条:“神农:甘,平。扁鹊:酸。李氏:寒。”重在介绍各位医家对药性的认识。又“丹参”条:“生桐柏,或生太山山陵阴。茎华,小方如荏,有毛,根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采根,阴干。治心腹痛。”重在说明药物的植物生态,以利药农采摘。再如“樱桃”条:“一名朱茱,一名麦英。甘酣。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重在论述药物的主治与功用。《吴普本草》开创的有规律地论述药物的体例,多为后世仿效。(29)

吴普在医学史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身体力行地演练了中国最早的医疗保健操——华佗的“五禽戏”,并以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证明了“五禽戏”的有效功用。

图10-3 五禽戏

(引自曹永森《扬州科技史话》)

关于“五禽戏”,《三国志》记载华佗对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吴普采用了老师传授的这套强身健体的方法,身体力行,直到90多岁时,仍然貌如童子,“耳目聪明,齿牙完坚”(30)

《吴普本草》自唐宋以来,逐渐湮没,清代扬州学者焦循辑录了《吴氏本草》(即《吴普本草》)一书,辑172种,使后人在一定程度上得窥原貌,对这部医学著作的流传、推广与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代扬州另一位被载入中国医学史的医学大家,是元末明初的滑寿。

滑寿,字伯仁,号撄宁生,祖籍许州襄城(今河南许昌市襄城县),后迁居仪真,滑寿也出生在仪真。当时,京口名医王居中客居于仪真,滑寿向王学习医术,熟读《素问》《难经》。后离开仪真,到江南一带边行医,边拜师。

自从方药盛行后,针灸逐渐被人忽视,有的医家连经络、腧穴都不甚了了。滑寿认为,不明经络则不知邪之所在,不辨腧穴更无法运用针灸。因此,他立志在经络、腧穴的考订方面下功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医疗实践,元至正元年(1341年),撰写出了著名的《十四经发挥》一书,“有功医学,多治验,所至人争延致……遂知名吴楚间,在淮南曰滑寿,在吴曰伯仁氏,在鄞越曰撄宁生”(31)

《十四经发挥》分为三卷: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总论经脉气血,阴阳流注;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论经络循行,腧穴寸法,疾病主脉,虚实补泻;卷下为《奇经八脉篇》,专题讨论八脉循行,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卷前有盛应阳、宋濂、吕复三氏撰写的《序》以及滑寿的《自序》,记载了成书刊梓的过程。全书卷与篇对应,篇题后并举经句,分条拟纲,作为“正文”,然后逐条、逐句、图、注、歌、逐次行文,终以“发挥”。(32)

在滑寿之前,人们对经络学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认识到人体有经脉、络脉两部分,经脉和络脉都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经脉又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条,十二条“正经”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上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体内脏腑有着直接的络属关系。八条“奇经”分别为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又称为“奇经八脉”,起到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www.daowen.com)

滑寿在汲取历代医家之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前人的经络学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条分缕析地著录成文。这本著述不仅规范了十四经络,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动了针灸术的发展,为中国的经络针灸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唐宋时期,扬州不仅城市繁荣,农业技术也在发展。宋代,这里诞生了两部中国农学史上著名的著作,一部是秦观的《蚕书》,另一部是陈旉的《农书》。

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宋代扬州高邮人,不仅是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著有《淮海集》40卷,也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蚕桑专著《蚕书》的作者。这本书也是目前世界上存世最早的养蚕和缫丝的科技专著。(33)

《蚕书》的篇幅不长,约1000余字。正文前有“前言”,叙述了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背景等。正文分为十节,其中“种变、时食、制居”三节是讲述育蚕技术;“化治、钱眼、锁星、添梯、车”五节是讲述煮茧、缫丝技术;“祷神”一节是讲述养蚕的崇拜和禁忌;最后的“戎治”一节是介绍西域栽桑养蚕的实例。

《蚕书》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从浴蚕种到缫蚕丝的每一个操作阶段,作者都做了简明切实的讲述,犹如一本简明的育蚕缫丝技术教科书。如讲述浴种、孵化的技术,作者说明:“腊之日,聚蚕种,沃以牛溲,浴于川。”是说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蚕农就要聚集蚕种,先用牛尿将蚕种浇浸一下,然后将蚕种放在河里洗净收藏。作者在这里所说的“沃以牛溲,浴于川”,实际上是一种“浴种”技术,但“浴种”为什么要在“腊之日”施行呢?用今天的生物工程技术来解释,其作用是利用冬天的低温来选择优良蚕卵,淘汰劣种。由此可见,宋元时期扬州的养蚕业已经从“浴种”增健,发展到生理上的择优汰劣,这是我国养蚕技术的一大进步,秦观的《蚕书》则是这一进步的最早记载。

从“化治”到“车”这几节,讲述了缫车的结构和用法,对缫车上的几个关键部件,做了特别细致的说明,这也是我国有关缫车的最早记载。文中没有说到缫车的传动方式,从秦观描述的操作人员的动作看,这架缫车是用脚踏作为动力的,这比早期的手摇缫车要先进得多。这不仅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把一只手从摇柄中解放出来,进行理丝操作,有利于提高蚕丝的品质。元代有一位农学研究者王祯,是《农书》的作者,他将秦观漏记的脚踏传动的内容,予以了补充,使秦观记载的缫车更为完整。(34)

学术界认为,秦观《蚕书》的主要科技成就包括三个方面:(一)对蚕体生理的定量描述;(二)对多回簿饲养技术的系统记载;(三)对缫车的改进。秦观的《蚕书》在中国乃至世界蚕桑史和机械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35)

宋代扬州诞生的另一部著名的农学著作,是陈旉的《农书》。宋以前,也有若干论述农业生产的《农书》问世,如《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全都是讲述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而黄河流域多为北方旱地平原,农作物以黍稷、小麦为主,其生产技术基本上不适用于长江下游地区。到了宋代,处于经济逐渐繁荣阶段的长江下游的水稻蚕桑地区,迫切需要一本讲述本地农耕技术的农书,藉以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家住扬州西山的陈旉主动拜访了当时仪真的主官洪兴祖,拿出自己撰著的《农书》交给洪兴祖审阅。洪兴祖阅后十分赞赏,当即以官府的名义刻版印刷,并将《仪真劝农文》附其后,使它广布天下(36)

陈旉的《农书》讲述长江下游的农耕生产技术,全书约12000余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不设卷名,总体论述土壤的耕作和作物的栽培;中卷《牛说》,讲述耕牛的饲养与管理;下卷《蚕桑》,阐释种桑养蚕的相关技术。

陈旉《农书》力求突破前人的樊篱,创建一个新的农学体系,这从上中下三卷的谋篇布局中可以看得出来。上卷论耕作,是全书主体。中卷说牛,是因为牛是农耕的主要动力。下卷讲蚕桑,也是因为蚕桑在中国是农耕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从内容到编排,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农学体系。(37) 陈旉的这一农学研究思想,对后世农书的撰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陈旉《农书》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公认的地方性农书,并被推为这类农书中的代表之作”(38) 。在陈旉之前的古农书,大都侧重于具体耕作栽培技术的记述,而陈旉《农书》则从农业生产全局出发,把农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结合起来,二者并重。陈旉把农业经营管理视为生产成败的关键因素,最早提出了“地力常新壮论”“粪药说”等一系列的农业经营管理理论,并把这些理论与长江下游地区实际的农耕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当时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农学理论,也促进了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