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砥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民族精神。扬州作为日伪军、国民党顽固派和共产党三方势力犬牙交错、重点争夺的复杂地区,这一时期的文化形态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多样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正是在复杂的斗争中日益强大起来的,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无论是在乌云密布的沦陷区,还是在晴空朗月的根据地,或者是在波谲云涌的争夺地,都十分重视文化,以文化为武器,宣传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素质,促进了新文化的成长发展,为夺取政权以后的文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期间,还有大批扬州文化人在全国各地为抗战胜利,为国家的自由民族进行了不懈努力,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 救亡图存的抗战文化
日本亡我之心不死,国民对此也有着高度警觉。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扬州,9月20日,私立扬州中学(今扬州新华中学)首先罢课,随即省立扬州中学等其他学校也宣布罢课。校园内建立了“师生抗日救国会”“日本问题研究会”“东三省问题研究会”等许多抗日团体。23日下午,扬州各界民众在扬州中学大汪边操场召开“江都民众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同时宣布成立义勇军。10月16日,扬州绸、布、药、广货、钟表等18个行业,停市一日,决心反日,不卖日货。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闸北进攻中国军队,扬州抗日救亡运动再度高涨,扬州中学学生创办了《民锋周报》《新世纪周刊》等,宣传抗战。1933年,扬州一批在外地的大学生和知识青年组织了晨鸣社,与圣三一堂合并图书馆,逐步形成读书会,交流思想,评论时局,传播先进文化。10月,扬州中学部分学生与社会青年约百人成立了江都世界语学会。“语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组织,书记胡愈之。仪征十二圩是盐运码头,有二十万民众,一二八事变后,民众自发组织成“十二圩各界支援淞沪抗敌后援会”;绥远抗战爆发,成立了“支援绥远抗敌后援会”,并召开万人声援大会;沈钧儒等七君子在上海被捕,他们组织请愿团赴驻镇江国民党省政府,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七位爱国领袖。(68)
1937年12月14日,日军侵占扬州,各县城相继沦陷。1939年12月17日至27日,侵略军十天中制造了万福桥、仙女镇河北街、天宁寺三大惨案。日军暴行激起了人民更大的反抗,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城乡。
在各种抗日民众团体中,影响最大的当数“江文团”。1937年10月19日,扬州一些热血青年,借赴沪参加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之机,与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联系,在郭沫若、夏衍、钱俊瑞等支持下,组织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筹委会,接着在扬州召开隆重的成立大会,推举卞璟、陈素、江上青、潘树声等为常务理事。11月中旬,他们动员了一批进步的中小学教员、店员和青年学生,组织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简称“江文团”),一行十八人,打着团旗,途经江苏仪征、六合、江浦,安徽和县、巢县、含山、合肥、舒城,走一路,宣传一路,唤起民众,沿途不少人加入江文团。他们在途中还自编了团歌,江上青作词,沈风作曲。歌词的内容是:“我们爬过一重山,又是一重山,走过一条河,又是一条河,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乡村。我们踏着坚定的步,唱着救亡的歌。我们是铁的队伍,是热情的一伙,要举起抗战的旗帜,要掀起抗战的巨波,要燃烧起抗战的烽火,我们不畏风雪,不怕艰苦,要振起精神,喊破喉管,让大家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铁蹄踏破和平的梦,伤心东望可奈何,可奈何?只有宣传、组织、训练、武装了群众,才能重整山河。”1938年1月,到达当时安徽省政治中心六安,在中共长江局领导下,在六安以及周边省市县进行抗战宣传。后根据组织安排,大部分人被派到广西部队作政治工作,江上青等三人则到皖东北做开辟新区工作。至此,“江文团”集体活动结束。江文团从成立到结束,半年多时间,在四省十六个县市以及军队进行抗日宣传,这在抗日斗争史上,在扬州的革命斗争史上都留下光辉的一页。(69)
图7-3 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旧址
(黄建军摄)
扬城的士大夫阶层则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了救亡图存的决心。陈含光,1879年生于扬州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10岁能赋诗,16岁以第一名入选秀才,23岁中举。民初入清史馆,纂修清史。两年后辞职回扬,隐居不出,以诗画自娱。1935年受聘于扬州国学专修学校,授骈体文,深受欢迎。日伪期间,深居简出,一再拒绝日伪政府宴请,以卖书画度日,自刻闲章曰“沦隐者”。曾恭谒史可法墓,撰《吊明史阁部文》。遇日军强索字画,则事先毁笔、破砚、裂纸以避。日军投降,书联“八年坚卧,一旦升平”,以示庆贺。鲍娄先,原名曲襄,又名奎,号星南,别号南漘散人,娄先为其笔名。祖籍歙县棠樾,因业盐,几世居扬。17岁获县试第一名。武汉师范学堂毕业,任扬州两淮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中学等校国文、国画教员。后往上海盐商周扶九家坐馆,得与吴昌硕、王一亭等交往,书画名闻上海。抗战期间,表示决不做汉奸,宁可饿死,也不捧鬼子饭碗。扬州沦陷初期,占领扬州的是日军第十一师团步兵第十旅团少将旅团长天谷真次郎,伪维持会长拟请鲍娄先画一幅《百桃图》,并题上“天谷将军教正”,送天谷。娄先生作枯树一株,干瘪毛桃两只,以狂草书上款,“天谷”二字若“天哭”,维持会长吓得没敢送。著名评话艺人王少堂曾受韩国钧之邀,到抗战部队讲“月下授刀”,即周侗向武松传授刀法,连讲数场。一批年轻的评话艺人直接参加了新四军等抗战部队。在沪上的扬剧艺人1937年12月因日军飞机轰炸,转至汉口演出,参加了田汉组织的“中华全国戏剧讲习班”,被编为“抗日杂剧四队”。
二 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兴文化事业
中国共产党在扬州第一个播火者是恽代英。1927年扬州第一个党组织成立。1937年,中共扬州支部建立后,抗日团体激增,影响较大的有:江都抗日民众宣传团、晨鸣社战地服务团、晨鸣社圣三一堂图书馆读书会、江都文化界救亡协会等,他们在党的直接指导或影响下开展救亡活动。
新四军挺近苏北后,惠浴宇组建中共苏北工委,1940年7月成立江都县抗日民主政权。嗣后又扩大建立江高宝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根据地除了团结各界人士抗日,在思想文化方面突出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进行文化启蒙和思想启蒙。1942年冬至1943年春,苏中第一行政区开展了“三冬(冬防、冬学、冬耕)”运动。冬学,就是以识字班、夜校为主要形式,以唱歌、演戏、读报等俱乐部活动为辅助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启蒙和思想启蒙。1945年春季以后,大部分县基本上做到乡乡有乡学,村村有村学。
二是发展教育事业。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教育。在干部教育、成人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初等教育等方面均有较大较快发展。干部教育方面,有抗日军政学校,地点在江都,前后共办了3期,每期3个月,学员为军队和地方干部及青年学生。苏中公学,在宝应曹甸,主要招收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建设公学(后改为“建设专门学校”),在宝应郑渡。1945年春开办,设财政、文教两科。第一期财经科招学员200名,文教科招220名,修业年限预科一年、本科两年,课程除国文、史地、数理、外语等公共课,分别再选修2—3门课。成人教育方面,主要是冬学。中等教育方面,创办了苏北中学、高邮县中学。师范教育方面,江都筒易师范三年培养数万名干部和师资。安宜师范两年不到培养500多名基层干部。“三联师”在宝应,1944年春,为避免遭受日军“清乡”损失,由泰兴乡师、泰兴高师以及公任中学、联合中学、泰县一中、二中、靖江沪光中学的一部分学生共400多人,组成三分区联合师范,1945年春,大部分学生被分配到苏中行署各机关和苏中一专署工作。初等教育方面,主要是改造私塾,增办小学。(70)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抗战时期,部队有流动宣传队、武装宣传队、政工队、剧团。不少团员来自上海,均有一定文艺特长,有的还曾参加过剧团或经过专业培训。各地抗日民主政府县有文工团,区、乡有农民剧社。报纸有《前哨报》《前哨画报》《人民报》等。同时,军民还创作了不少剧作、歌曲、舞蹈、诗歌以及民歌、民谣。
抗战胜利后,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的江都、樊川、高邮、宝应、兴化、溱潼、沙沟等县(市),第三行政区的甘泉、仪征等县,都把发展文教事业摆上了解放区政权建设的重要位置。1946年4月27日,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到会的有宝应、高邮、江都、兴化四县县立中学及雪枫大学、界首乡师、建设专门学校的学生代表近40人,中学教师代表4人,分区党政军领导陈光、俞铭璜、陈扬、曾涛等到会讲话。
为了迎接解放,扬州城地下党组织联络各界进步人士也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8月,根据苏中区敌工部意见创办了扬州联合图书服务社,形式上像个小图书馆。先设在萃园桥,后迁至左卫街。图书中思想内容进步的占相当大比重。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夏衍、高尔基、伏契克等人的作品都有。两年多时间,每月租借图书的读者至少有一百多人,前后读者千人以上,阅书次数一万五千册次以上,经销《世界知识》《民主》《周报》《展望》《观察》《文萃》等进步期刊,一万册以上;选销生活书店、知新书店、开明书店、读书出版社、文化生活出版社、苏商时代出版社等单位出版的一些进步图书,如肖洛霍夫著的《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等也至少在一万册以上。连胡绳著的《思想方法论初步》、翦伯赞著的《中国史纲》等都时有销售,为了装点门面,售书架上始终放两本蒋介石著的《中国之命运》,但从开业到扬州解放,从未有人买过。1948年底,从高邮新华书店进了一批领袖像和解放区图书。扬州一解放,联合图书社立即门庭若市,盛况空前。(71) 地下工作者或亲自,或委托朋友保护平山堂,保护叶园和史公祠。《平山堂图志》木刻板200多块、法藏寺藏《大般若经》版本、平山堂厅堂楹联、鉴真纪念石碑、史公祠的书画文物,以及平山堂、观音山、叶园的珍稀林木等,都得到有效保护。解放时,史鉴呈送一份叶园树木花草清单,总计2029株,清清楚楚。可以说,他们都是古城扬州的有功之臣。(72)
三 为民族存亡、自由民主不懈努力的文化志士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有一批仁人志士、英杰才俊,他们从扬州走出去,以他们的笔墨、文才、气节影响了中国,乃至于世界。突出的有江上青、盛成、许幸之、朱自清等。
江上青(1912—1939年),1927年秘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直接转为共产党员。曾两次被捕,受尽折磨,而信仰不变。在十二圩初中和扬州平民中学任教,以传播革命种子为己任,不少学生和社会青年受其影响,先后踏上革命征途。抗战爆发,率“江文团”入皖后,1938年受党委托,担任国民党安徽省第6区专员公署秘书长,兼任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区政治部主任,推动创办了“皖东北军政干部学校”和《皖东北日报》,充分利用公开身份,促成抗战局面,使我八路军新四军得以在此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江上青疾恶如仇,遂成敌伪顽霸之眼中钉,1939年8月29日,外出灵璧工作归来,途经泗县小湾村时,惨遭叛乱武装袭击,壮烈牺牲。这一事件激起了广大民众和一切爱国人士的义愤,推动了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江上青才华横溢,也素为同道称赞。如1935年他愤于国民党对日不抵抗政策,填《浪淘沙》词:“隔雨听芭蕉,孤馆牢骚,破书囊里恨无刀。关外马蹄惊塞野,鼙鼓频敲!”(73) 《言志》:“浊世才先敛,浮沉类转蓬。将军猜骨肉,阁老媚夷戎。畏见强邻犬,惊闻破寺钟。雕虫唯觅句,学剑吐长虹。”(74)
盛成,仪征人。1899年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他参加五四运动,担任长辛店京汉铁路工人联合会会长。与周恩来、王若飞等赴法勤工俭学,加入法国文人协会,以一本法文自传体小说《我的母亲》轰动法国文坛。抗战期间曾任上海各界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总干事、武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1938年4月国民革命军取得台儿庄大捷。盛成与郁达夫受命到前线慰问,巧遇美军史迪威上校,从而最早地把这一战役的详情向世界推介,为此后之美国援华抗战做了铺垫。(75) 盛成在抗战时对外宣传上立下大功。抗战胜利后,他参加了收复台大的工作,遂留在台湾。1978年才辗转回到北京。
许幸之,1904年4月5日出生于扬州城板井巷。少年时,师从吕凤子学画,后两次赴日学习美术,受业于著名油画家藤岛武二。又两次奉召回国参加北伐和左联。在日期间,即参加了中共东京支部领导的进步美术家团体。1929年,他回国参加了左联、剧联、美联、文总的活动,组织“时代美术社”,并被推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主席。抗日战争中,有三件事最足称赞:一是他担任电影《风云儿女》的导演,《义勇军进行曲》即为此片主题歌。(76) 二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许幸之与吴印咸合作,摄制并剪辑了大型纪录片《中国万岁》。次年春,在香港进行后期制作时,该片出品人将样片交送国民党当局检查,检察官以“宣传共产”为由将底片、正片全部销毁。许、吴二人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囊括“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等真实战争场景的大型纪录片无缘与观众见面,在中国电影史留下一块不可替代的空白。(77) 三是1940年秋,受新四军邀请,到苏北抗日根据地,从事文化工作。参与筹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在初设的四个系中承担了文学、美术、戏剧三个系的部分教学任务;皖南事变后,完成了重新设计新四军臂章、将破旧的盐城大众戏剧院设计改建成“鲁迅艺术剧院”以及新四军后方医院的设计改建等工作,受到陈毅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长期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直到终年。邵大箴评价:“幸之先生是一位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人民大众解放事业的革命者,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诗人、戏剧电影编导、艺术史论家,是一位关注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爱护青年的社会活动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78)
朱自清,字佩弦,原名自华,字实秋。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四岁随父到邵伯镇,6岁到扬州,省立八中毕业,他与扬州的关系,如古人所言“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8岁考入北大预科,后入哲学系,1920年提前毕业,先后在杭州一师、江苏省第八中学、中国公学、浙江省立六师、春晖中学、宁波四中任教五年多。1925年经俞平伯推荐,到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学,直到终生。1948年8月12日逝于北京。观其一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他创作新诗、创作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他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对群经、诸子、史书、集部都下过很深的功夫,并努力转化普及,《诗言志》《经典常读》成为雅俗共赏的典范,更使人赞叹的是“表现在字里行间的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79) 。他反对暴力,反对暴政。为五卅惨案写过《血歌》。1926年他曾亲历“三一八”惨案,在《执政府大屠杀记》一文中强烈谴责北洋军阀。他反对侵略,坚信抗战必胜。在《北平沦陷那一天》他热切地写道:“只要人心不死,最终的胜利终究是咱们的!”(80) 他有君子之风,也有严格的自我反省意识。他毕生追求平等自由民主,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普通平民的平等相待,更重要的是在大是大非上。他曾有专文论及封建士大夫与转型知识分子的区别,由朱自清执笔起草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张奚若等十教授为国共商谈致蒋介石、毛泽东电文》中说:“故真正民主国家,其政府对于个人价值与夫个人之人格与自由,莫不特别重视,对于全体人民之智慧亦莫不衷心信赖。”(81) 李公朴、闻一多争取民主自由被杀害后,他在《挽一多先生》的诗中写道:“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了个新中国!”(82) 嗣后他带头在抗议当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留下遗言,不领美国救济粮。朱自清的逝世,哀悼的诗文挽联布满校园。朱自清“集文艺、学术于一身,现诗人、战士之姿影”,他的逝世“不独一家一校之损失”,“实为文化界无上损失”。(83)
(1) 陈浦清:《陶澍传》,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58页。
(2) 《清宫扬州御档》第15册第四五〇〇条,第10509页。
(3) 《清宫扬州御档》第15册第四五七〇条,第10644页。
(4) 《清宫扬州御档》第15册第四五七〇条,第10644页。
(5) 《清宫扬州御档》第15册第四五一〇条,第10528页。
(6) 叶美兰:《柔橹轻篙——扬州早期城市现代化之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7) 民国《续修江都县志》卷六,《扬州文库》第13册,第118页。
(8) 阮元:《<扬州画舫录>二跋》,《扬州画舫录》,第229页。
(9) 欧阳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呓》,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76页。
(10) 《水窗春呓》,第42页。
(11) 民国《甘泉县续志》卷二十二,《扬州文库》第16册,第314页。
(12) 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0—781页。
(13) 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魏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49页。
(14) 黄丽镛:《魏源年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15) 黄丽镛:《魏源年谱》,第124页。
(16) [美]孔飞力著,陈兼、陈之宏译:《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中文版序言》,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3页。
(17) 转引自黄丽镛:《魏源年谱》,第166、187、192页。
(18) 《诗古微序》,《魏源集》,第120—121页。
(19) 《书古微序》,《魏源集》,第109页。
(20) 《筹鹾篇》,《魏源集》,第432页。
(21) 《邵阳魏府君事略》,《魏源集》,第960页。
(22) 《邵阳魏府君事略》,《魏源集》,第956页。
(23) 《邵阳魏府君事略》,《魏源集》,第960页。
(24) 陈兼、陈之宏:《译者导言》,《中国现代国家起源》,第14页。
(25) 参见《包世臣年谱》,转引自刘平、郑大华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包世臣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12—535页。
(26)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包世臣传》,第13417页。
(27) 吴则虞、余滋兰:《包世臣的学术思想》,《光明日报》1962年5月11日。
(28) 包世臣:《复石赣州书》,《包世臣全集》第2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284页。
(29) 胡朴安:《包世臣传》,《包世臣全集》第1册,第202页。
(30) 刘师培著,万仕国点校:《仪征刘申叔遗书》第11册,广陵书社2014年版,第4648页。
(31) 张剑:《莫友芝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60页。(www.daowen.com)
(32) 佚名:《咸同广陵史稿》,《扬州文库》第41册,第380页。
(33) 《水窗春呓》,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6页。
(34) 同治《续修扬州府志》卷五《古迹志》,《扬州文库》第8册,第1512页。
(35) 佚名:《咸同广陵史稿》,《扬州文库》第41册,第379页。
(36) 臧谷:《小沧桑记》,见《太平天国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5页。
(37) 本节写作曾参考夏春涛:《清咸丰年间扬州文化所遭受苦的破坏》,夏春涛:《沧桑足迹》,中国发展岀版社2000年版,第11—19页。
(38) 汪鋆:《北湖避寇草》,《扬州文库》第41册,第468—470页。
(39) 方浚颐:《扬州课桑局记》,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卷三,《扬州文库》第8册,第1493页。
(40) 方浚颐:《湖上桑田记》,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卷三,《扬州文库》第8册,第1493页。
(41) 方浚颐:《扬州课桑局记》,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卷三,《扬州文库》第8册,第1488页。
(42) 蒋超伯:《重建平山堂记》,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卷五,《扬州文库》第8册,第1512页。
(43) 钱振伦:《移建安定书院记》,同治《续纂扬州府志》卷三,《扬州文库》第8册,第1489页。
(44) 褚德新、梁德主编:《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页。
(45) 《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第129页。
(46) 《扬州府袭击英国新教传教士往来文件(1868—1869)》附件2《扬州教士宣誓作证之声明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大历史系合编:《清末教案6》,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9页。
(47) 参见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扬州宗教》,《江苏文史资料》第115辑,1999年,第345页。
(48) 参见王虎华:《扬州宗教史话》,广陵书社2014年版,第149—150页。
(49) 《扬州府袭击英国新教传教士往来文件(1868—1869)》,《清末教案6》,第13页—14页。
(50) 郑鹏程、丁波等编著:《中国宗教流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51) 萧一山:《清代通史》第4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50页。
(52) 参见刘建臻:《清代宝应学术述略》,《绿扬》,广陵书社2017年版,第85—86页。
(53) 参见刘岳云:《开方表序》,《开方表》,光绪二十三年成都自得轩主算书刊本,第1页。
(54) 民国《江都县续志》卷十,《扬州文库》第13册,第207页。
(55) 民国《江都县续志》卷十,《扬州文库》第13册,第3页。
(56) 民国《江都县续志》卷十,《扬州文库》第13册,第186页。
(57) 转引自蔡登山:《重数民国往事》,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5页。
(58) 汪东:《刘师培传》,卞孝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670页。
(59) 参见《仪征刘君师培留别扬州士人书》,万仕国:《刘申叔遗书补遗》,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38页。
(60) 有关江苏省扬州中学的历史,取材于《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前编》,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61) 叶美兰:《柔橹轻篙——扬州早期城市现代化之路》,第94—95页。
(62) 民国《江都县续志》卷六,《扬州文库》第13册,第119页。
(63) 刘梅先撰,赵昌智整理:《扬州杂咏》,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39页。
(64) 《扬州杂咏》,第41、11页。
(65) 朱自清:《说扬州》,《朱自清全集》第1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66) [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谈峥、于海江等译,陆谷孙校:《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67) 本目写作曾参考宗金林《民国扬州旧事》(广陵书社2010年版)、顾一平《邗上杂记》(广陵书社2015年版)、扬州市政协《扬州文史资料》第10、11、23辑等图书。
(68) 参见中共扬州党史办:《中国共产党扬州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57—65页。
(69) 韩承芝:《唤起民众的“江文团”》,《江淮永志民族魂》,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56—62页。
(70) 参见《中国共产党扬州史》第一卷,第199—207页。
(71) 参见杨麟:《解放前后的扬州联合图书服务社》,扬州市政协文史委编:《扬州文史资料》第8辑,1989年1月,第105—108页。
(72) 参见流平:《保护平山堂》,史鉴:《保护叶园和史公祠》,扬州市政协文史委编:《扬州文史资料》第8辑,1989年1月,第59—70页。
(73) 申勤栓:《气夺山河》,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7—88页。
(74) 申勤栓:《气夺山河》,第128页。
(75) 盛成:《旧世新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2—63页。
(76) 参见《许幸之画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77) 参见《许幸之画集》,第199—200页。
(78) 邵大箴:《序言——为时代而歌唱的艺术家》,《许幸之画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7页。
(79) 叶圣陶:《1980年重印<经典常读>序》,《朱自清全集》第4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52页。
(80) 《朱自清全集》第4册,第404页。
(81) 《朱自清全集》第4册,第454页。
(82) 《朱自清全集》第5册,第117页。
(83) 《朱自清全集》第12册,第383—4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