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孔尚任认为,全国有北京、南京、扬州等五大都会,“其地之名山大川、人物遗迹,各甲于天下;而士大夫之过其地者,登临凭吊,交其人士,莫不有抒写赠答之言。凡其言为其地之所传诵者,即为天下之所传诵。故士大夫游其地,非但侈情观览,盖如缙绅之通籍焉”(91) 。于是士人纷至沓来,成就自己,也进一步推高扬州文化。扬州文化影响之大可以想见。于是士人纷至沓来,成就自己,也进一步推高扬州文化。
一 一流学者在扬州
康熙朝至嘉庆朝,扬州本土涌现出一批登临学术高峰的学者,如高邮王安国、王念孙、王引之三代学术相传,王念孙之《广雅疏证》《读书杂志》高出同侪;一代通儒汪中,《述学》《广陵通典》无人出其右;稍后则有江藩、阮元、焦循,还有宝应刘宝楠、仪征刘文淇之“二刘”,皆为学术大家。他们的学术研究,成为清代学术史上的“扬州学派”。他们的学术渊源来自惠栋、戴震两位大家。
惠栋是乾嘉考据学派中吴派的代表人物。祖、父皆治《易》学,三世传经;自己课徒著述,终身不仕。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晚岁入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幕三年,与幕中沈大成、程瑶田、严长明等学者,商讨学问,上探经训,下揽丛书,对扬州学风影响很大。戴震是乾嘉考据学派中皖派的代表人物。以举人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四十年(1775年)赐同进士出身。早年避仇入京,曾入扬州籍官员王安国府中,为其子王念孙授读年余,王念孙与其后入门的段玉裁,成为戴震最著名的两个学生。乾隆二十二年戴震自京南下,在扬州卢见曾署中与惠栋会面。这是吴、皖两派大师仅有的一次见面交流,很有学术意义。次年惠栋去世,戴震在《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中追忆此次会面,高度评价惠栋之学:“直上追汉经师授受欲坠未坠薶蕴积久之业,而以授吴之贤俊后学,俾斯事逸而复兴。”(92) 而扬州学派正是融合两派之长而矗立学坛。
浙江学者寓居扬州者颇多,其著名者有厉鹗、全祖望等。厉鹗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人,举人。三十岁后,寓居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多年,读书校书,完成《宋诗纪事》《辽史拾遗》诸书。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乾隆六年至二十年,全祖望曾多次来往扬州,长期居住在马氏畲经堂,完成学术著作《困学纪闻》三笺。全祖望在家乡去世时,嘱咐将其文集交扬州马氏丛书楼收藏。
他如经学大师阎若璩、凌廷堪等也常出入扬州,与扬州学者交接甚密。而以《说文解字注》名世的段玉裁、作《春秋左传诂》的洪亮吉,早年均受教于扬州书院。至若以经世之学著名海内的包世臣,中年后寓居扬州多年,自题所居为“小倦游阁”,其诗文集行世也以“小倦游阁”冠名。
二 一流文人在扬州
清代古文崇尚桐城派,桐城三祖皆往来扬州。创始人方苞,字灵皋,晚号望溪。举人,曾为武英殿修书总裁。方苞“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93) ,标举“义法”。曾在宝应为乔氏授读,为乔紫渊诗集作序。其弟子仪征进士程崟,与王兆符共同辑刻《方望溪先生全集》等多部著作,对弘扬师门贡献颇多。刘大櫆,继承方苞“义法”说,提出了“神气”说。来扬多次,曾客卢雅雨署中;面对“千古雷塘土一邱”,感慨“二十四桥明月色,可怜添作二分愁”(94) 。曾为马曰琯小照题诗。他的高足姚鼐,字姬传,世称惜抱先生,中进士,曾任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姚鼐继承方、刘学说,进而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要求“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776年,受两淮盐运使朱孝纯之聘,来扬州主持梅花书院两年余,传授学说,并开始编选《古文辞类纂》。他还为朱运使重修的双忠祠、萧孝子祠堂作碑文。
乾隆年间,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两部剧作,代表传奇创作的高峰。两位剧作家都与扬州文坛多有联系。洪昇多次出入扬州,与扬州籍官员汪楫、乔莱、汪懋麟、诗人孙枝蔚等交谊甚厚。孔尚任随工部侍郎孙在丰治河,在扬州一带生活三年。孔尚任惊叹扬州的繁华和风雅,挟皇帝额外议用的盛誉,广结扬州一带诸诗人,参与著名的大型雅集有八次,其琼花观看月之会“招集名士七十余人”(95) 。孔尚任在扬州,访得许多南明故事,颇多感悟,为创作《桃花扇》积淀主旨、积累素材。《桃花扇》中《誓师》《沉江》两场,描写史可法扬州抗清,写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他与21岁即寓居扬州的著名文人张潮保持多年交往,借阅并抄录其杂剧、散曲集《笔歌》,足见同好。孔尚任回京居官、归里,两人尚书信来往不断,孔尚任将在京的创作活动通报给张潮,承诺将所作《小忽雷》《桃花扇》传奇一并寄览。张潮信中也报告,“《桃花扇》传奇,邗上已有能演之者”(96) 。在某种意义来讲,两人的书信、交谊,代表着广陵与京城之间的文化交流、沟通。26年后,年已68岁的孔尚任重返扬州,“两住萧寺,言诗之客常满于座”(97) ,很受追捧;盐商诗人程庭还捐款给他,了其在家乡修建春山馆的宿愿。
康熙、乾隆年间,有三位著名小说家与扬州有不解之缘。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川人。康熙九年(1670年)九月,应宝应知县、同县好友孙蕙之邀,来宝应作幕,协理政务,起草文书。十年三月,孙蕙调任高邮知州,蒲松龄同往,因不习惯官场生活,秋天即返山东故里,其后一直以教书为业。蒲氏在宝应留下了《南游诗草》《鹤轩笔札》手稿和30多篇书启文告。蒲松龄来宝应时,正值大灾,之前连续三年水灾,九年冬又是大雪奇寒,饿殍遍野,他忧心如焚。孙蕙是一位正直官员,治宝六年,爱民如子,屡忤大吏,颇有政声。他耳闻目睹,自有感受。宝应地处里下河地区,城多古屋寺庙,野多荒坟草滩,蒲松龄常于政暇在运河边的泰山殿,与居民游客攀谈,收集异闻奇说。有研究者将《聊斋志异》与宝应民间故事相对照,大同小异者有数十篇之多,故有学者谓宝应是蒲松龄的第二故乡。(98)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安徽全椒县人;33岁移家金陵,“自其乡移家白下,出游江淮间,留扬最久”(99) 。小说中,有很多地方以扬州为背景或环境衬托,表现扬州文士和盐商生活,描绘大商富贾住宅园林,使用扬州方言。扬州城内诸多地名,如旧城、缺口门、五城巷等,盐业机构店号如盐院、盐运使司、分司、公店等,都在小说中有反映。小说人物多有原型,庄濯江即扬州程梦星,守财奴严监生即扬州某盐商,荀玫即盐运使卢雅雨,季苇萧即扬州八怪之李勉等。正是扬州这个商业化气氛浓厚而又是文人游寓的都会,给作者提供了观察、反思儒林众生相的丰富素材,助力小说的批判深度和礼失求诸野的理想诉求。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两淮盐政曹寅的孙子,早年居住扬州,家道中落后,定居北京,晚岁亦曾南游,来扬州寻梦。祖父在扬州的劳绩,给曹雪芹以深刻的记忆。小说女主角林黛玉,虽是苏州人氏,五岁随任两淮巡盐御史的父亲林如海来到扬州,可说是在扬州度过童年。进贾府后,二十四桥的明月、扬州方言等常是萦绕心怀。小说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在扬州做黛玉的老师,听人介绍荣国府,进而护送黛玉进荣国府,分明是扬州城引出红楼梦。此种构思安排与扬州文化大有关联。《红楼梦》问世后的第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也产生在扬州。
三 盐官、府州县官之佼佼者
扬州为两淮盐务中枢所在,事关国计,历任官员中不乏精明能干之才、文学之士,为扬州社会文化发展,贡献颇多。从清初的王士祯、周亮工算起,其佼佼者太守金镇、陈宏谋、伊秉绶,甘泉县令龚鉴,高邮知州魏源,盐政曹寅、盐运使卢见曾、朱孝纯、曾燠等人;还有先任太守、又任盐运使的尹会一等。
王士祯任扬州推官,主刑狱,“居官公正严肃,不畏强御,每疑谳重狱,据案立决,牍无留滞”(100)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借前年抗清将领郑成功曾从海口入长江,大兴刑狱,株连甚众。王士祯细心审勘,冒着“故纵”的风险,释放无辜平民,并将诬告者反拘,上司嘉许,民众感恩。扬州盐商欠税数万,系狱者多而久,影响正常盐运;王士祯募款代为偿还,公私两安。好友汪琬临别,王士祯“愧官贫,无以为长者寿,署有十鹤,敬赠其二,志素交也”(101) ,足见为官廉洁。王士祯慧眼识才,发现、培养了一批扬州本地的文人,如汪懋麟、朱克简、熊维熊等。他任官扬州五年,公正、清廉、爱民,倡导风雅,所谓“四年只饮邗江水,数卷图书万首诗”(102) 。殁后,扬人祠祀于平山堂,与欧阳修、苏轼并称三贤。
尹会一于雍正十年(1732年)任扬州太守,寻任两淮盐运使,仍摄府事。乾隆元年(1736年),又擢任两淮盐政,“疏城河以通百货,西郊负郭之田岁稔千亩,捐制马船,于扬关以济往来。民额之曰‘尹公义渡’。重建安定书院,兴起人士又重修白驹场南中北三闸,以利盐运”。“买余盐以息私贩,加卤耗以纾商力。为扬州城守奇兵二营,捐给资本银二千两,俾兵丁于训练之暇,营运生计。”(103) 惠政颇多。
伊秉绶,嘉庆九年(1804年)奉命查勘高邮宝应水灾情况,他乘小船深入乡村民户调查;不久就任扬州太守。上任后,他立即开展救灾赈济工作,亲自查阅赈灾账册,核发赈灾钱粮,不容胥吏作弊;又动员富商捐金数万,于寺庙及各村设粥厂,活人无算;派兵剿灭北湖大盗铁库子,责杖行骗江湖的聂道和,惩治扰乱治安的流氓地痞,于是人民“安堵无惶惑”(104) 。十一年(1806年),又遇大旱,“民皆卖牛,君捐廉收养,春耕还之,农民赖焉”(105) 。招焦循等诸儒,修《扬州图经》,编《扬州文萃》。十二年(1807年),擢两淮盐运使,惜仅两月以父忧离任。八年后,伊秉绶赴京路经扬州,旧地重游,与诸友盘桓数月,竟病卒扬州。扬州人感念伊秉绶的政绩,“怀思不衰,以之配食宋欧阳修苏轼及清王士祯,称四贤祠”(106) 。伊秉绶为著名书法家,尤精古隶,别具一格,在扬墨迹甚多,至今瘦西湖、平山堂诸景点匾额、对联,多出其手。
卢见曾,号雅雨,山东德州人,曾两任两淮盐运使,在扬长达十余年。卢见曾擅吏才,盐务实绩卓著。曾筹集资金,开挖修浚了城周围河池,消除水灾隐患。他的文化活动名声更盛于盐务实绩。他爱读书,喜风雅,与扬州文人程梦星、闵华等也交往甚洽。署中筑苏亭,日与诗人相酬咏,一时文宴盛于江南。仿前贤举行“虹桥修禊”,卢见曾作七言律诗四首,得句“十里生香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107) ,和者达千余人(108) ,编次诗三百卷。诗坛领袖沈德潜高吟“骚坛今喜在芜城”(109) ,后人赵翼则追忆“传是扬州极盛时”(110) ,卢见曾还“续会平山堂,追踪庐陵,人士竞传,得未曾有”,高凤翰以为“异代主盟追六一,名流选客笑三千”(111) 。
他大力提倡学术文化活动,汇聚于其幕府的学人,主要有陈章、江昱、惠栋、沈大成、王昶、戴震等。在学术上他做了几件可谓转移风气的大事。一是补刊朱彝尊遗著《经义考》,主张“勿信今而疑古”,倡导“穷经稽古”之学。二是辑刻《雅雨堂藏书》,率先表彰东汉经师郑玄学说,揭出“汉学”之大旗。《雅雨堂藏书》,收书十三种一百三十八卷,多为汉、魏经说与唐、宋笔记。卢见曾为每种书撰提要一篇,介绍其内容特点、版本源流、学术价值。三是刊行惠栋未竟遗著《周易述》,以存乾隆初叶古学复兴之一重要学脉。(112) 卢见曾的几件事极具学术意义,对乾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扬州学派的勃兴亦有良好影响。他喜爱戏曲,为他人刊刻戏曲作品《旗亭记》《玉尺楼》两种,扬州盐商家班的兴起与他也有莫大关系。
曾燠,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始,任两淮盐运使十五年,针对垣商私增盐价争收灶盐致使场价腾贵的混乱局面,曾燠整饬轮收之法,场价平复;堵截私盐,大力疏浚运盐河道,增设巡丁严缉私盐,产销两旺。道光二年(1822年),又任两淮巡盐御史五年,履任之初即奏免商捐未解银五百十四万余两,以裕商本。曾燠在扬任官二十年,亦重视文教,重立梅花书院正附生名额各五十人,随课无定额,其诸经费略视安定书院而损益之,还“亲课诸生,又拔取尤者十余人,置于正课之上,名曰上舍,岁加给膏火银十八两”(113) 。曾捐资助修乐仪书院,添设其正附生童各八名,使总人数达七十六名,并以安定、梅花书院的课艺来教考学生,提高人才质量。
曾燠追慕前贤,亦倡导风雅,署中筑题襟馆,周植花木为倡和之所,延纳四方名流,有章学诚、黄文旸、吴锡麒等,其唱和之作,编为《邗上题襟集》行世。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于名园九峰园,招吴锡麒、吴退庵、詹肇堂等举行秋褉,并绘图留存。他并为这次雅集作序,“自有禊事以来,未闻盛于此日者也。古用上巳,今行始秋,用陈洁清之义,匪泥祓除之旨”(114) 。其文化雄心跃然纸上。
扬州安定书院、梅花书院,蜚声海内,讲席所聘皆为当时名师硕儒,如王步青、陈祖范、杭世骏、赵翼、蒋士铨、吴鼒、吴锡麒、姚鼐、蒋宗海、洪梧等,四方求学者甚多。嘉庆十四年(1809年),礼部试士,盐政阿克当阿给考生发放路费进京参试,梅花书院有四人中选,其中洪莹高中状元。著名学者如刘文淇、刘台拱、凌曙、任大椿、段玉裁、孙星衍等都是从扬州书院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
康乾盛世下的扬州,出现一位异才——李斗。李斗(1749—1817年),诸生,不事科举,自称“幼失学,疏于经史,而好游山水。尝三至粤西,七游闽浙,一往楚豫,两上京师。退而家居,则时泛舟湖上,往来诸工段间”(115) 。家住在府城,与扬州文人名士如阮元、焦循、汪棣、黄文旸等友善,亦交结富商大贾,出入厅堂馆阁,参与园林游宴。他见多识广,了解社会,亲历了乾隆中后期的繁华;年青时即留意本郡风土人情掌故轶事,特别注重记录当世各类人物活动、山水园林、市井生活,集三十年之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完成十八卷《扬州画舫录》,诚为康乾盛世下的扬州实录。他擅诗词,也曾卖剧本谋生;还懂建筑、通数学。他的丰富人生,“上之贤士大夫流风余韵,下之琐细猥亵之事,诙谐俚俗之谈”(116) ,洋溢着浓郁的现世意识和生命热情。李斗无疑是那个时代文化创造的一个代表,突出显示了创造主体的时代精神,这也是康乾盛世扬州文化达到全盛的重要内在因素。
图6-3 李斗《扬州画舫录》早期刻本书影
(扬州市图书馆藏)
邑人薛寿云:“吾乡素称沃壤。国朝以来,翠华六幸,江淮繁富,为天下冠。士有负宏才硕学者,不远千里百里,往来于其间。巨商大族,每以宾客争至为宠荣。兼有师儒之爱才,提倡风雅。以故人文荟萃,甲于他郡。”(117) 此语道出盛世扬州人文荟萃的部分原因。兹当补充者,本地学者的学术建树,本地诗人的风雅传统,本地文化的丰厚积淀和开放心态,也是吸引天下文士往来不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因。
(1) 孙枝蔚:《乱后初抵广陵喜见家兄伯发》,《溉堂集》前集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4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2) 王猷定:《游上方寺得门字》,《四照堂诗集》卷二,《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30页。
(3) 周在浚:《周亮工行述》,周亮工:《赖古堂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82页。
(4) 丁日乾:《红桥舟中观女郎演剧歌》,《平山揽胜志》卷一,第22页。
(5) 孔尚任:《有事维扬诸开府大僚招宴观剧》,汪蔚林编:《孔尚任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页。
(6) 邓汉仪:《宗梅岑芙蓉集序》,宗元鼎:《芙蓉集》卷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38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78页。
(7)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怀古》,《平山揽胜志》卷三,第37页。
(8) 王士祯:《红桥游记》,《平山揽胜志》卷一,第5—6页。
(9) 王士祯:《冶春绝句二十首》,《平山揽胜志》卷一,第6页。
(10) 汪懋麟:《重建平山堂记》,《平山揽胜志》卷四,第71页。“落之”,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祭礼。语出《左传·昭公七年》。
(11) 汪懋麟:《重建平山堂记》,《平山揽胜志》卷四,第71页。
(12) 焦循撰,孙叶峰点校:《北湖小志》卷一,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1页。
(13) 《北湖小志》卷三,第36—37页。
(14) 《北湖小志》卷三,第39页。
(15) 徐石麒:《坦庵枕函待问编》卷三,谢正光、范金民主编:《明遗民录汇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页。
(16) 《北湖小志》卷一,第14页。
(17) 李斗著,陈文和点校:《扬州画舫录》卷二,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21页。
(18) 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卷三十,《续修四库全书》第372册,第321页。
(19) 《清实录》(康熙)卷一百十七,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093页。
(20) 《清实录》(康熙)卷一百九十二,第4901页。
(21) 《清实录》(康熙)卷一百九十四,第4916页。
(22) 《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一《食货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51页。
(23) 高晋等编:《南巡盛典》卷三十一,《四库全书》第658册,第507—508页。
(24) 张浮骧:《竹枝词》,《自长吟》卷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12册,第643页。
(25) 弘历:《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六首》自注,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第73页。
(26) 鲍勋茂,祖籍歙县,父亲鲍志道为两淮盐业总商,家居扬州。
(27) 玄烨:《平山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第64页。
(28) 弘历:《咏平山堂梅花》,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第70页。
(29) 弘历:《游平山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第74页。
(30) 玄烨:《平山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第64页。
(31) 弘历:《再游平山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第78页。
(32) 弘历:《雨中游平山堂》,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第72页。
(33) 玄烨:《述怀近体诗》,雍正《敕修两淮盐法志》卷一,《扬州文库》第29册,第31页。
(34) 玄烨:《幸茱萸湾行宫,登五云楼》,光绪《重修两淮盐法志》卷八,《扬州文库》第34册,第149页。
(35) 玄烨:《述怀近体诗》,雍正《敕修两淮盐法志》卷一,第31页。
(36) 弘历:《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二,第73页。
(37) 弘历:《至维扬即事》,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三,第93页。
(38) 弘历:《题史可法像》,《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25册,第509页。
(39) 孔尚任:《城东草堂诗序》,《孔尚任诗文集》,第476页。
(40) 董伟业:《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71页。
(41) 《扬州画舫录》卷八《城西录》,第95页。
(42) 嘉庆《两淮盐法志》卷四十六,《扬州文库》第33册,第906页。
(43) 沈德潜:《韩江雅集序》,马曰琯等:《韩江雅集》卷首,《扬州文库》第83册,第173页。
(44) 汪应庚:《平山揽胜志》自序,《平山揽胜志》卷首,第5页。
(45) 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引刘春池诗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9页。(www.daowen.com)
(46) 沈复:《浮生六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47) 《扬州画舫录》卷二《草河录下》,第22页。
(48) 《扬州画舫录》卷十二《草河录下》,第147页。
(49) 《扬州画舫录》卷二《桥东录》,第21页。
(50) 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记“八怪”为李方膺、李、金农、黄慎、郑板桥、高翔、汪士慎和罗聘;后来记载不一,今人一般共识,增添高凤翰、边寿民、闵贞、华嵒、陈撰、杨法、李勉,共十五人。
(51)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位清初画家的合称。
(52)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卞孝萱编:《郑板桥全集(增补本)》第1册卷十一,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338页。
(53)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六十,第2055页。
(54)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六十,第2055页。
(55) 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56)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六十,第2056页。
(57) 《扬州画舫录》卷十六《蜀冈录》,第196页。
(58) 《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第134页。
(59) 林苏门:《续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79页。
(60) 金埴:《不下带编》卷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3页。林苏门:《续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79页。
(61)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62) 本小节所引皆出自《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第69—71页。
(63) 《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66页。
(64) 《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67页。
(65) 《扬州画舫录》卷一《草河录上》,第12页。
(66) 《续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221页。
(67) 《续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221页。
(68) 《扬州画舫录》卷一《草河录上》,第12页。
(69) 《扬州画舫录》卷一《草河录上》,第11页。
(70) 《扬州画舫录》卷一《草河录上》,第15页。
(71) 方桂:《望江南十调题画舫录并序》,《扬州画舫录》卷首,第13页。
(72) 《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67页。
(73) 《续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80页。
(74) 《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67页。
(75) 《扬州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68页。
(76) 无名氏:《广陵古竹枝词》,《扬州文库》第55册,第127页。
(77) 参见周勋初:《叙<全唐诗>成书经过》,《文史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49—277页。
(78) 参见潘天祯:《扬州诗局杂考》,《潘天祯文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149页。
(79) 李颖:《奏为将扬州商人马裕家藏好书挑交四书总裁事》,《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162页。
(80) 刘建臻点校:《重修扬州府志》卷二《巡幸一》,广陵书社2014年版,第61—62页。
(81) 《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第69页。
(82) [日]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卷四,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103页。
(83) 《清实录》(乾隆)卷一千一百十八,第23485页。
(84) 《清实录》(乾隆)卷一千一百十八,第23485页。
(85) 郝硕奏折,引自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86) 《清实录》(乾隆)卷一千一百十九,第23496页。
(87) 《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第59页。
(88) 李斗总结叙说共1013种,而实录只有978种。
(89) 图明阿:《奏为因查办违碍剧本过当申饬奉旨谢恩事》,《清宫扬州御档选编》,第202页。
(90) 图明阿:《奏为因查办违碍剧本过当申饬奉旨谢恩事》,《清宫扬州御档选编》,第203页。
(91) 孔尚任:《郭匡山广陵赠言序》,《孔尚任诗文集》,第459页。
(92) 戴震撰,汤志钧校点:《戴震集》文集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3页。
(93) 王兆符:《方望溪先生文集序》,方苞:《望溪先生全集》卷首,《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22册,第11页。
(94) 刘大櫆:《扬州》,《海峰诗集·今体诗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86册,第365页。
(95) 孔尚任:《琼花观看月序》,《孔尚任诗文集》,第450页。
(96) 顾国瑞、刘辉:《张潮<与孔东塘书>十八封》,《文献》第十期,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97) 孔尚任:《沧浪诗引序》,转引自周洪才:《孔尚任遗文三则》,《文献》2007年第2期,第161页。
(98) 刘世昌、张金生:《宝应,蒲松龄的第二故乡》,《人民日报》1995年2月23日第16版。
(99) 沈大成:《全椒吴征君诗集序》,《学福斋集》卷五《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92册,第62页。
(100) 惠栋:《渔洋山人自撰年谱补注》卷上《康熙元年》,清红豆斋刻本,第21页。
(101) 《扬州画舫录》卷十《虹桥录上》,第116页。
(102) 王士祯:《读范德机到官诗可使文人有愧辞用其语戏题一绝》,《带经堂集》卷十四,《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34册,第108页。
(103)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四十五,第1453页。
(104)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八《循吏三·伊秉绶传》,第13048页。
(105) 陈文述:《六月二十一日为宋欧阳文忠公生日同人集桃花庵设祀并奉伊墨卿太守栗主移配三贤赋诗纪事》,《颐道堂集》诗选卷十九,《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04册,第333页。
(106)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八《循吏三·伊秉绶传》,第13048页。
(107) 卢见曾:《红桥修褉》,《雅雨堂诗集》卷下,《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68册,第24页。
(108) 和诗作者人数,此处采用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所载。李斗《扬州画舫录》云“七千余人”,该书迟于袁枚《随园诗话》,故不取。
(109) 沈德潜:《和卢雅雨运使红桥修褉诗》,《归愚诗钞余集》卷二,《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34册,第252页。
(110) 赵翼:《清明后一日松坪前辈招同西岩涵斋棕亭湖舫雅集》,《瓯北集》卷二十九,《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62册,第254页,
(111) 高凤翰:《平山堂雅集二首》,《南阜山人诗集类稿》卷四,《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53册,第75页。
(112) 参见陈祖武:《皖派学术与传承》序,徐道彬:《皖派学术与传承》,黄山书社2012年版,第7—10页。
(113) 《扬州画舫录》卷三《新城北录上》,第34页。
(114) 《扬州画舫录》卷七《城南录》,第91页。
(115) 《扬州画舫录·自序》卷首,第5页。
(116) 《扬州画舫录·自序》卷首,第5页。
(117) 薛寿:《读画舫录书后》,《学诂斋文集》卷下,《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49册,第50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