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淮夷与邗国: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的精彩发现

淮夷与邗国: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的精彩发现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东夷的一支,干国在历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这一文化特征,与高邮境内发现的唐王墩遗址以及龙虬庄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相类似。夏代谓之九夷,商代称为夷方、人方、夷,西周则称为淮夷、南夷、东夷、南淮夷或夷楚。最初淮夷生活于淮水以北的古徐州及邳县一带,故又称徐夷。古徐国是淮夷最强的一支。淮夷支系较多,有“九夷”之名。商周之际,淮夷已是一个强大的族群。然而不久,淮夷又崛起于淮水中下游及濒海一带地区。

淮夷与邗国: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的精彩发现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并开始步入铁器时代,由民族形成时期进入华夏国家文明诞生和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扬州文化有着不俗的表现。夏初扬州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与走廊。作为东夷的一支,干国在历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而春秋战国之交,“吴城邗,沟通江淮”,为贯通华夏南北大运河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开篇。

一 南北文化交流的走廊

夏代的政治格局是夏夷对峙,在考古学上则表现为二里头文化与岳石文化并存。夏禹时代,淮夷部落中的涂山国与夏联姻,对夏朝的建立、稳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至“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叛”(18) ,历十代,才征服九夷。进入商代,在商王朝沉重打击下,东夷开始向南北迁徙,向南迁徙的一支越过淮河到达江淮地区,形成周邶墩文化遗存。

周邶墩遗址位于高邮市东南卸甲镇周邶墩村。20世纪80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南京博物院与扬州考古队等单位联合发掘。遗址平面近似正方形,四周环水,面积约1500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角器等100余件,其中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艺术品。更重要的收获是,在遗址文化层中,发现了三种来源于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文化遗存。其文化堆积自下而上分为三个阶段:下文化层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黑陶为主,纹饰以绳纹、篮纹、方格纹为主,文化面貌与王油坊型龙山文化相类似;中文化层以泥质黑陶、灰陶为主,纹饰以凸棱纹、附加堆纹、弦纹为主,文化面貌与尹家城类型的岳石文化相类似;上文化层陶器以几何印纹、硬陶为主,常见纹饰有云雷纹、方格纹、回纹、水波纹等,文化面貌则与宁镇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青铜文化遗存相类似。

这一文化特征,与高邮境内发现的唐王墩遗址以及龙虬庄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相类似。唐王墩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古遗址,位于龙虬庄遗址向北8公里处,遗址表面有大量的原始贝壳堆积和陶片、鹿角,地下50公分处便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片,80公分以下便是1米多深的蚌壳层,是一个典型的贝壳遗址。

周邶墩、唐王墩和龙虬庄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都与南荡文化遗存一样,呈过渡性特征。宁镇地区夏时期考古学文化为点将台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点将台文化的文化构成主要为南荡遗存,此外还有少量周邶墩遗存和本地文化遗存,因此点将台文化是由南荡文化遗存和周邶墩文化遗存迁徙江南与本地土著文化发生融合后产生的新的考古学文化。”(19)

南荡文化等遗存是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南迁过程出现的特殊文化现象,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是有虞氏部族创造的物质文化,属于夏文化,岳石文化属于东夷文化,点将台文化的主要来源为南荡文化等,也就表明它与夏、夷文化等有着密切关系。点将台文化是宁镇地区最早的青铜器文化,逐渐发展为湖熟文化(公元前1700—前1000年),最终演进为吴文化。

由此可见,以扬州为代表的江淮东部地区在新石器晚期、青铜器早期充当南北文化走廊,对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龙虬庄文化堆积第三期南荡文化遗存中发现一片极有研究价值的陶片。这是“一片泥质磨光黑陶盆口沿残片,

图1-2 龙虬庄第三期文

化遗址出土的刻文陶片

(引自《龙虬庄》彩版九)

表面乌黑发亮,胎亦呈黑色,烧成火候较高,陶片的内壁有8个刻划符号,纵向两行,每行4个,左行4个刻划符号类似甲骨文,右行4个类似动物图形”(20) 。南京博物院张敏指出,“该陶片应属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晚期遗物。但出土在高邮,可能由于文化迁徙之故。其年代宜在夏初”(21) 。据饶宗颐考释,此片符号似可分为二组,一组四文,另一组作鱼形及动物的图纹,不易辨认。他指出:“由这片陶文,可认识到下列各点:一、龙虬庄遗址,居江淮之间,古属东夷区域,在夏初已使用与甲骨文同一系统的文字,和山东龙山文化的丁公村黑陶上的刻文,亦正一脉相承。知东夷非别有他自己的文字,而甲骨文渊源之远,使用之广,由此可见。……三、古代记录,文字与图画可以同时并存,图形虽为二组而文义可能相需为用。我们看埃及的古代刻辞、文书,除使用复杂带字母的圣书(Hieroglyph)之外,还连续附写一些图绘的Amulets像神人神兽及代表生命的♀(ankh)……之类。这一陶片情形很类似,可看作揭示图、文并茂的古代记录之一例,足见它的重要性。”(22)

二 淮夷活动的重要区域

淮夷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部落,东夷的一支。夏代谓之九夷,商代称为夷方、人方、夷,西周则称为淮夷、南夷、东夷、南淮夷或夷楚。

淮、夷二字,甲骨文中就有了。“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作“从水,隹声”“隹,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夷”字甲骨文形作一支带绳的利箭,射后可收回箭头及猎物,许慎解作“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应该说还是符合东夷之人的生活生存方式的。二字合用也比较早。甲骨文所记方国有“隹尸”,郭沫若认为“卜辞有隹尸,殆即淮夷。‘正隹’疑是征伐隹尸之意”(23) 。而在西周金文器铭中则较为多见。如《兮甲盘》刻有“责至于南淮夷”,《曾伯簠》上有“克狄淮夷”等。《诗经》中出现“淮夷”的记载五次,《春秋》《左传》有四次。《尚书·禹贡》中有对淮夷土特产物的记载,“淮海惟扬州”,“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24) 反映了淮夷处于渔猎经济社会状况。

最初淮夷生活于淮水以北的古徐州及邳县一带,故又称徐夷。古徐国是淮夷最强的一支。淮夷支系较多,有“九夷”之名。“九”是多的意思,不能拘泥为实数

商周之际,淮夷已是一个强大的族群。商代末期,帝乙和他的儿子纣王帝辛,不止一次出兵攻打“人方”。“人方”,即今山东、安徽、江苏一部及淮水流域原东夷、淮夷生活的地方。每次战争规模都很大,战线也很长。商虽然一度征服了“人方”,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力消耗殆尽,再加上纣王的种种倒行逆施,导致民怨沸腾,兵卒倒戈。周武王抓住时机,一举灭商建周,纣也身首异处。《左传》昭公十一年所说“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即指此事。

然而不久,淮夷又崛起于淮水中下游及濒海一带地区。周灭商两年后,武王去世,其嗣子成王诵继位。当时政权草创,成王年少,周公天下叛,乃代成王摄政,并得到太公望、召公奭的支持,但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不满,不但制造周公篡位的流言蜚语,离间王室,还鼓励商纣之子武庚禄父联合东部淮夷诸方国起兵反周。在召公的帮助下,周公先平息了内部矛盾,然后东征平乱,前后三年,“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诸侯咸服宗周”。(25) (www.daowen.com)

重压之下的淮夷一直没有停止过反抗,自周初至穆王、厉王、宣王之世,都不断和淮夷发生战争。“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征南,伐南淮夷”一类的文字,常见于史籍和铭器的有关记载中。《兮甲盘》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铭文记载的事件除了宣王伐玁狁,重点讲兮甲(尹吉甫)主政成周,责让南淮夷纳贡赋,史料价值极高。《曾伯簠》铭文也记载了周王朝征伐南淮夷的历史,其中“金道锡行”句尤为后之研究者关注,讨伐南淮夷的目的之一是争夺控制铜资源,《师簋》也有同样记载:“休既有功,折首执讯,无諆徒驭,驱俘士女、羊牛,俘吉金。”(26)

周通过一系列平乱的胜利,基本上统一了黄河中下游流域。原来主要居于淮水以北的属于淮夷的各方国部落,除少数沦为鲁的附庸外,大多被迫向江淮流域迁徙。其中一批淮夷来到了淮南江北海西头的扬州,与商末迁来这里的一部分淮夷会合,在濒江高岸的蜀冈地区,建立了一个周的势力未能达到的方国——干。或说,干为西周初期的封国,周公之后。(27)

当时淮夷诸国中,以徐国(今江苏泗洪一带)为最强,徐偃王当政,“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28) ,三十有六国不一定是实数,说明当时有许多淮夷组成的部落小国,“干”应是其中之一。据《韩非子》《淮南子》《后汉书》所载,徐偃王晚年力行仁义,不修武备,结果楚人来攻,一战败亡,霸业也随之消失。各书记载不一,年代也颇有出入,但基本史实是可信的。

三 古方国干之兴衰

在扬州这片土地上,最早建立的早期国家是干,亦称“邗”。

干或邗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仅见于《管子》和《韩非子》。《管子·小问》:“昔者吴干战,未龀不得入军门。国子挝其齿,遂入,为干国多。”(29) 这段话为后人提供了不少信息:“昔者吴干战”,管仲是春秋早期人物,相齐在公元前685至前645年间,昔者即过去,应是西周晚期;吴干战是吴国中原诸侯国争雄历史的序幕;这场战争惨烈悲壮,连未成年人都拿起武器投入了这场捍卫家园的战争;由此,也可推知当时干国的民风是剽悍、尚武的,而且可能“邗国还保留了凿齿的原始习俗,即保留了原始社会的‘成丁礼’”(30) 。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不得而知。但传播者的倾向性很明显,赞美“干”。《管子》成书于战国。也就是说,发生在西周晚期的这场“吴干战”,历春秋、战国,数百年播在人口,成为古代战争的一个范例。

《韩非子·难二》:“夫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美之大者也,非专君之力也,又非专臣之力也。……蹇叔处干而干亡,处秦而秦霸,非蹇叔愚于干而智于秦也,此有臣与无臣也。”清代学者王先慎引俞樾云:“干即虞也。……高诱注云:干,吴也。”先慎按:“俞说是。”(31) 由此看出,干国不但确实存在过,而且有过像蹇叔这样的名臣。

干(邗)国的历史典籍中虽然不多,但经过考古发掘发现的遗址、文化遗物却有不少。主要有仪征甘草山、神墩遗址,盱眙六郎墩、仪征破山口西周墓、姜堰天目山城址等。

甘草山遗址位于仪征市西南的胥浦镇,1961年在仪六丘陵考古调查时发现,1982年为配合仪征大化纤建设进行考古发掘,其台形土墩均系文化层堆积,愈到中心文化层愈厚。专家认为3A层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属楚文化遗存;3B层的年代为春秋早中期,属吴文化遗存;第4层的年代为西周早中期,属邗文化遗存。邗文化遗物中,既有北方文化因素,如绳纹瘪裆陶鬲,侈口方唇,弧裆内瘪,显受陕西沣镐一带西周文化影响;又有南方文化因素,如素面联裆鬲、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器等则与江南相似;还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泥质灰陶或黑陶的粗柄簋式豆、泥质灰陶深腹盆等。(32)

破山口西周墓位于仪征市新集镇,1930年12月19日因为牧童偶然发现古铜罐(盆)而引起关注,出土了大批青铜器,1955年才由文物部门收回,虽仅11件,但十分精美。1959年、1985年又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均有所发现。破山口出土的青铜器大多为西周晚期,个别的是西周中期,也有的可能延至春秋早期。其风格有与中原风格相近的或仿中原器的,有与吴国风格相近的,而相当多的则是有独特地方风格的。如四凤盘,为沐浴用器,盘的口沿有四只飞鸟,形体硕大,其形制有别于中原,应为本地铸造,年代为西周晚期。鱼龙纹盘,也是盥洗用器,较小,应为洗手用,其形制、纹样在中原和其他地方也发现过,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双耳直足素面鼎,炊具,也是最主要的礼器之一,通体素面,仅上腹部有一道凸棱,双耳立在口沿上,垂腹,圆柱足。年代为西周晚期。素面鬲,小口,立耳,高分档,上腹部有一道凸棱,造型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年代为西周晚期。素面鼎和素面鬲与丹徒烟墩山西周墓出土的非常相似。饕餮纹甗造型与中原出土的基本一致,可能从中原输入,年代为西周晚期。素面独耳鬲,小口,高分档,在一足之上有一个半环耳,地方特色鲜明,年代为西周晚期。凤纹盉,温酒的酒器,盉盖钮作三叉形,十分罕见,盖上饰一对凤鸟,盖与把之间以环相连,把上部作兽首形,前有管状流。年代为西周晚期。方格纹瓿、云纹尊都是盛酒用器,地方特色明显,瓿为西周中期,尊为西周晚期。鸟纹尊,典型的南方青铜器,年代为春秋早期。云纹铲,十分罕见,用途不明,铲形体硕大,厚重,后有长柄,柄后有銎,可纳木柄。铲的边缘饰卷云纹,器形无可比性,年代大致与同出器物相当。

从破山口西周墓出土文物看,有炊器、酒器等礼器,虽然还缺少与鼎相配的簋一类的盛食器,但相对较全,以后又出土了青铜戈、矛、簇、斧、钺、镰等,墓葬规格较高,应为享用七鼎至五鼎的诸侯王一类贵族。综合分析这些情况,墓主人应为邗国的国君。(33) 从礼器的配置,可见干(邗)国国君遵从周礼,无僭越行为。从葬地选择,可见干国是讲究堪舆术的,与一江之隔的吴国基本一致,葬地讲究“前有照,后有靠”,背山临水。从礼器的制作,可见干国生产力特别是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已发展到一定水准。还有,可见干国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方国,与中原、与江南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天目山遗址位于姜堰城区北部,2000—2002年两次考古发掘,发现西周时期城址。有内外城墙,外城城墙沿河内侧分布,城址平面略呈椭圆形;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60米,面积约25000平方米,内城墙保留相对完整,位于外城内的东北部,以西城墙、南城墙与外城相隔离,边长约7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出土的文化遗物有鬲、甗、罐、盆、豆等陶器,原始青瓷器,刀、斧等石器,笄、椎等骨器,刀、削、镞等铜器。该遗址在西周早中期具有江淮地区周代文化的一些共性,至西周晚期与宁镇地区开始有较多共性。在江淮地区内部,器物组合上天目山遗址与甘草山遗址具有相同性,与干国有着密切,有专家认为,或为吴灭干之前的干国古城。(34)

也有专家认为,在仪征县城西面约3公里处,有一座古城址,春秋时期的。《重修仪征县志》记载,汉代这座城叫“佐安城”,现在是佐安村。佐安城很可能沿用了邗城的名称。邗的古音读“干”(gan),而佐安二字快读为“丹”(dan)。古音中,干是见母,丹是端母,声近韵同,可以互通。佐安应为“丹”(邗)的音转,佐安城即应是邗城。“尽管这不是邗国故城,但邗国的政治中心应在此附近,或就在佐安城址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至少这里原属于邗国是显而易见的。”(35)

干为吴所吞并,当在吴寿梦(?—前561年)时。寿梦为吴第十九世,“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36) 。考吴寿梦元年,为周简王元年,鲁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已是春秋中期了。“王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吴于是始通于中国。吴伐楚。”(37) 大概也是此时干为吴所占。

干在亡国前文献资料不多,但灭亡后反因善制青铜剑器闻名于世。刘节《说攻吴与禺邗》一文中说:“干既并入于吴,故春秋以后学者皆以干越为吴越。《文选·江赋》注引《墨子》:以利荆,楚,干,越;《庄子·刻意篇》:干越之剑;《荀子·劝学篇》:干越夷貉之子;《吕氏春秋·知分篇》:荆有次非得宝剑于干越;《淮南子·原道训》:干越生葛;《盐铁论·殊路篇》:干越之铤不厉。古者邗越善兵器,故其国即以干越为名也。”(38) 还有专家认为,“春秋时期铸剑名师干将,本干国人,入吴后为吴人。事见《越绝书·吴地传》《越绝书·宝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搜神记》等”(39)

图1-3 扬州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剑器

(扬州博物馆提供)

综上所述,干(邗)国从殷周之际至迟西周初立国,到为吴所并,大约存在了500年左右。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古邗沟两岸,包括今天的扬州、仪征、邗江、江都、高邮、宝应、金湖、盱眙、天长等沿大运河的市县,向东可达泰兴、姜堰,可能还包括淮安、盐城的南部,干国的政治中心当在扬州一带。干国与中原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与周边方国、江南地区交流往来频繁,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尤以青铜兵器制造为世瞩目。民风尚武剽悍,精忠报国,对后世民风影响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