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后印象主义VS印象主义:艺术追求的差异

后印象主义VS印象主义:艺术追求的差异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于印象派,塞尚追求的是事物中的恒定性与稳固性,探索的是物质世界所隐藏的均衡、稳定的秩序。在塞尚的眼中,他认为印象派因为过分迷恋外光而使物体自身的恒定性遭到破坏。凡·高认为印象派画作仅仅是记录对景物匆匆一睹的印象,这是一种冷漠的态度。凡·高并不认同印象主义的艺术之道,他以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掌握画出事物表象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通过艺术表达真挚的情感。

后印象主义VS印象主义:艺术追求的差异

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给予“现代艺术之父”的称号意味着是塞尚的艺术成果孕育滋生了现代美术,是他的绘画启发了现代艺术中的流派。因此,塞尚是推进西方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人物。关于他的艺术,并不是能用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因此,此篇章仅阐明塞尚与印象派之关联。

塞尚在他的艺术探索时期画了很多静物画,但他的静物画却常常让人“大失所望”。毕竟我们对“现代艺术之父”的作品是有所期待的,但初学者般幼稚粗野的笔触和滑稽笨拙的画技并不能让观众信服。究竟塞尚有何伟大?为什么孩童般稚拙的画作会备受推崇呢?答案是塞尚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是否拥有比肩与卡拉瓦乔的画技,而在于他开启了艺术的另一扇大门,即不再去追求如何逼真表现事物表象的技法,而是去探索画面的内在秩序。这才是塞尚艺术的价值所在。不同于印象派,塞尚追求的是事物中的恒定性与稳固性,探索的是物质世界所隐藏的均衡、稳定的秩序。基于这一点,我们能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品评出“端倪”。在塞尚看来,上帝所造的事物中存在的重要探索价值在于稳固的形体以及内在的秩序,而这些正是印象派绘画体系所没有的。在塞尚的眼中,他认为印象派因为过分迷恋外光而使物体自身的恒定性遭到破坏。正是因为印象派画家研究的主体是“光”,他们为了强调“光”而忽略了物体的重量与体积,使画中事物的外轮廓变得松散甚至是解体。

凡·高认为印象派画作仅仅是记录对景物匆匆一睹的印象,这是一种冷漠的态度。他认为印象派画家只是“客观”地分析、描画事物的表象,没有任何情感的注入,这是一种冰冷的艺术。凡·高并不认同印象主义的艺术之道,他以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掌握画出事物表象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通过艺术表达真挚的情感。换言之,凡·高认为一个艺术家要学会去爱你所画的事物,只有真诚情感的投入才会赋予作品真正的生命力,否则画的终究只是一具躯壳而已。凡·高不仅思考着也在实践着他的艺术理念,他用具有张力的线条和具有表现力的色彩以及线条色彩交织的节奏来将他对生命真挚的爱和充沛的情感注入画中。

凡·高《星月夜》(www.daowen.com)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高更曾经和凡·高一同在“写生圣地”阿尔勒小镇探讨过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艺术观点较为相似。高更同样反对印象派单纯对景写生的创作模式,他认为这是一种仅仅描绘表象而缺乏内在抒写的艺术形式。因此,在高更的眼中印象派的绘画终究只是画出了事物的躯壳,并没有内在的灵魂。但高更与凡·高对艺术理解的分歧点在于,高更对“内在世界”进行了更深的挖掘。凡·高对“内在世界”的探索仅仅止步于情感层面,而高更则走得更远。他不断敲击灵魂向内挖掘,他经过了哲学这扇门却是缘木求鱼。他仍然向着“黑暗”前行,摸索着到达了“终点”,“终点”正是原始宗教。高更向往原始,为了追求真正的原始生活他舍弃了巴黎都市文明去往了南太平洋上的土著人居住的塔西提岛。在岛上他学会了原始宗教的象征手法,他也运用这法则打开了描画“内在世界”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