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外美术赏析:剥离传统绘画中的文学性

中外美术赏析:剥离传统绘画中的文学性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印象派产生之前的传统写实绘画流派中,例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有现实主义等等,这些写实流派的作品在题材上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有文学性,或者称具备叙事性功能。所谓题材的文学性指的是通过一幅画为观众讲述一个故事,又或者用象征隐喻的手法揭示现实中的真实现象。例如在浏览过浪漫主义画展后,问到画者相同的问题时,也许会听到一段骇人听闻的屠杀惨案以及针对此事件的批判与控诉。

中外美术赏析:剥离传统绘画中的文学性

在印象派产生之前的传统写实绘画流派中,例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有现实主义等等,这些写实流派的作品在题材上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有文学性,或者称具备叙事性功能。所谓题材的文学性指的是通过一幅画为观众讲述一个故事,又或者用象征隐喻的手法揭示现实中的真实现象。总之,这类作品可以通过文学进行解读。例如,当我们观赏学院派画家的创作后,询问他在作品中的表达时,他很可能会为你叙述一段唯美的神话故事。例如在浏览过浪漫主义画展后,问到画者相同的问题时,也许会听到一段骇人听闻的屠杀惨案以及针对此事件的批判与控诉。但如果用“你想表达的是什么?”这类问题与印象派画家交流时,也许会得到一个轻蔑的答案,“我并没有想表达什么……我所要做的只是画出瞬间的印象以及在光线照射下色彩的变化……我画的不是一个故事,我画的是笔触是色彩……我画的是光的变化,我画的是一种秩序……”因此不难看出,绘画自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到印象派时代,我们已经无法再用审视传统写实艺术的方法与知识去解读近现代艺术作品了。印象派画家所要做的正是刻意地去回避、去除绘画的叙事性,将文学的影响从绘画中剥离出去,把精力集中在研究线条、色彩、构成等形式问题中。这就能为我们解释为什么印象派之后的艺术作品反而与观众之间产生了“距离”,使观者们越来越难以理解。因为我们还在用旧的方法来观察它们。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看懂印象派的画呢?方法就是拥有一双像莫奈一样的眼睛,然后再走近站在他们的画前,就能够理解所谓的笔墨精妙具体指的是什么了。

毕沙罗《蒙马特大街》(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