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揭秘唐宪宗太子的继承之争,皇后人选成焦点

揭秘唐宪宗太子的继承之争,皇后人选成焦点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唐宪宗之所以迟迟没有册封他为太子,是因为他内心的天平一直在李宥和长子李宁之间摇摆不定。李宁死后,唐宪宗不得不重新考虑他的继承人问题。既然李恒已经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的母亲也就自然应该被册封为正宫皇后。况且宪宗多年不立皇后于情于礼都不符,所以在太子册封礼举行后的一年,立皇后之事又一次提上了日程。又因为这次的立太子之事,唐宪宗对郭氏的不满与日俱增,拒绝立她为后多多少少也是他恼怒心情的一种发泄。

揭秘唐宪宗太子的继承之争,皇后人选成焦点

唐贞元九年(793),还是广陵王的唐宪宗迎娶了郭子仪的孙女郭氏为妻。说到郭氏,人们可能不大熟悉,但她的家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她的祖父是为唐朝立有大功的尚父郭子仪,她的父母是民间所传的《醉打金枝》中的郭暧和升平公主。

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也就在宪宗和郭氏成婚后的两年,他们的儿子李宥在长安大明宫出生了,这也就是后来的唐穆宗。但李宥不是宪宗的第一个儿子。

就在唐宪宗登基的那一年,李宥被册封为遂王。但唐宪宗之所以迟迟没有册封他为太子,是因为他内心的天平一直在李宥和长子李宁之间摇摆不定。

到了元和四年(809),邓王李宁已经长到了17岁。他的母亲纪氏虽然身份不够高贵,但李宁自幼聪明好学,深得唐宪宗的欢心。按照“嫡长制”的继承原则,听了群臣的劝解,唐宪宗下旨册封长子李宁为皇太子。但好景不长,元和六年(811)十二月,才做了两年太子的李宁居然身染重疾而亡。

李宁死后,唐宪宗不得不重新考虑他的继承人问题。李宥虽然不是皇长子,但其母郭氏身份高贵,乃是皇帝的原配正妻,所以举朝上下都倾向于立皇三子李宥为嗣。

当时颇受皇帝宠信的宦官吐突承璀却突然提出立皇次子李恽为太子。吐突承璀的提议让原本逐渐明朗的局面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作为一个颇受宠信的宦官,吐突承璀知道在唐宪宗的内心深处根本不想立李宥为太子,因为唐宪宗怕郭氏势力无法控制。(www.daowen.com)

唐宪宗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决定立皇三子李宥为新的储君。然而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李恒虽然如愿以偿地被册立为太子,但这并不表示一切的争斗都落下了帷幕。因为皇帝对太子不满意,吐突承璀等人其实并没有放弃对澧王李恽的扶持和经营。

既然李恒已经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的母亲也就自然应该被册封为正宫皇后。况且宪宗多年不立皇后于情于礼都不符,所以在太子册封礼举行后的一年,立皇后之事又一次提上了日程。元和八年(813)十月,朝臣们上表请求立德妃郭氏为皇后,但却遭到了宪宗皇帝的拒绝,原因是“岁时禁忌”。

其实,宪宗还未登基之前就颇好声色,这一点让郭氏很不满意,于是夫妻二人的关系便逐渐疏远。而且郭氏门宗强盛,唐宪宗怕立她为后,以后一定会阻碍他广纳嫔妃,所以干脆不立皇后。又因为这次的立太子之事,唐宪宗对郭氏的不满与日俱增,拒绝立她为后多多少少也是他恼怒心情的一种发泄。

吐突承璀敢自始至终支持李恽是因为皇帝在背后撑腰,所以在宪宗身体状况逐渐下降的时候,他便开始加紧改立的计划。对于吐突承璀等人的举动,李恒十分担忧。但他的舅舅郭钊却告诉他尽管放心,只要尽好“孝谨”之心就可以了。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二十七日,唐宪宗暴死。宪宗一死,宦官王守澄等人便拥立太子李恒登基,是为唐穆宗。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恽等人马上就被下旨处死。

明末清初王夫之就此认为唐宪宗并非死于丹药,而是死于郭氏和宦官们策划的一场宫廷政变。在他看来,陈弘志只不过是“推刃之贼”,而真正的幕后凶手则是郭氏和唐穆宗。为掩人耳目,他们便将所有的罪责都归结到术士们的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