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藩镇称之为“道”,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形成区别于州县的观察区,以此来保卫中央的安全。藩镇本来是不属于行政范围之内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的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使之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反而是愈演愈烈。
经过了肃宗朝和代宗朝的发展,到了德宗时期,藩镇割据的状况进一步加重,各地的藩王和节度使们拥兵自重,势力非常强大,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中央政权的统治。唐德宗在即位之后,一直就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为此,他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有力的就是武力削藩。
在唐中后期的藩镇中,以河北道的魏博、成德、幽州三镇的势力最为强大。这三镇的节度使都和当年引发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有很深的渊源,例如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就是安禄山的义子,幽州节度使李怀仙也曾经参加过安禄山的叛军。即使如此,为了安抚地方势力,在安史之乱后,朝廷还是不得不将这些人册封为节度使。
除了河北三镇,齐鲁之地的淄青镇实力也是不容小觑。淄青节度使原本是侯希逸,但后来被他的表弟、高句丽人李正己所驱逐。淄青从代宗时期开始就是对抗朝廷的一股强大力量,也是当时朝廷防范的重要对象之一。
除了想尽办法安抚各地的节度使,唐德宗还做了一件事,那便是解除了大将郭子仪和崔宁的兵权。准备工作完成的差不多之后,唐德宗就要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他心中酝酿已久的削藩大计。在他的计划中,首先要除去的就是为患已久的河北三镇。
按照朝廷以往的规定,各地的藩镇由节度使控制,节度使不仅拥有强大的地方管理权,还拥有大量的土地。节度使死后,他们的子嗣有权继承他们的职位和土地还有其他的一切特权。随着藩镇势力的扩大,这样的制度便引发了许多弊端。
首先,这些节度使的职位代代相传,使得家族势力在地方生根发芽,地方的百姓只知有藩镇,不知有朝廷。
其次,原本从中央派到各地的节度使都是经过朝廷甚至是皇帝亲自挑选的人才,对于地方的管理和统治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这批节度使陆续死去后,他们的后代不乏碌碌无为的庸才,这就违背了当时朝廷选派节度使驻扎地方的初衷。(www.daowen.com)
建中二年(781)的正月,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死。他的儿子李惟岳向朝廷上表请求继承父亲的职位。唐德宗一改代宗当年对藩镇姑息的政策,拒绝了他的请求。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李惟岳联合了山南节度使梁崇义、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等各地的节度使武力对抗朝廷。
李惟岳等人发动兵变的消息传到朝廷之后,唐德宗毫不示弱,马上就将驻扎在京西的一万多兵力调到关东抵抗。李惟岳最后被自己的部将王武俊杀死,李正己父子一个病死,一个被打得大败。眼见局势完全倒向中央政府,驻守在成德镇的大将张忠和主动向朝廷投降。
各地的削藩战争节节胜利,就在唐德宗觉得大计就要成功之时,局势陡然发生了逆转。原来唐德宗在削藩的过程中,不仅征调了中央的军队,还有一个重要途径,那就是利用藩镇的军队来攻打藩镇。这一做法不仅触犯到了各地藩镇的权益,还使得节度使们的危机感与日俱增。建中三年(782)年末,驻守在淮西的节度使李希烈自封为天下都元帅,成建兴王,并联合卢龙节度使朱滔(称冀王)、淄青节度使李纳(称齐王)、魏博节度使田悦(称魏王)、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称赵王)四人发动叛乱。
眼见东都洛阳就要落到叛军的手中了,唐德宗马上派大将哥舒曜率军前去征讨,建中四年(783)十月,又下旨命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泾原兵马前往淮西助哥舒曜平乱。出乎意料的是,途经长安时这支军队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
事情的起因是朝廷没有处理好部队的后勤事宜,军队士兵们所吃的糙米和素菜根本不能使他们负荷长时间的行军作战,再加上朝廷没有赐予他们应有的赏赐,才发生哗变。
哗变后的泾原之师拥立朱泚为帝。朱泚是此时正在反叛的卢龙节度使朱滔的哥哥,也曾担任过泾原军的统帅,他在称帝之后便即刻率大军围困了唐德宗的避难之所——奉天。皇帝在奉天被困的消息传出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人便火速率军回撤,前来奉天勤王。
奉天危机的解除也宣告着唐德宗削藩政策的失败,兴元元年(784)正月,他颁布了一道“罪己诏”,称这次战乱的责任都在自己。最终的结果是,这些参与叛乱的藩镇和节度使全部被赦免。王武俊等人也取消了自封的王号,上表向朝廷请罪。这次的削藩之乱以唐德宗的完全妥协而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