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期既是将大唐盛世推向巅峰的辉煌时代,也是三百年唐朝历史由盛转衰的重大转折点。唐玄宗在位数十年,在其统治后期,帝国内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危险的蛛丝马迹。
开元初年的名相姚崇、宋璟相继辞相之后,唐玄宗安排了源乾曜、张嘉贞继任。张嘉贞是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颇得武则天的欣赏和提拔,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武则天便将他外放出去做官。
唐玄宗即位以后,提升张嘉贞为天兵军节度使。然而不久,竟然有人上书弹劾张嘉贞在天兵军奢侈僭越、贪赃行贿,调查核实后,却发现此事纯属诬告。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诬告者他人是要判处反坐之罪的。
张嘉贞劝谏玄宗不要因为处置一个诬告者而堵塞了天下言路。从此之后,唐玄宗就记住了这位肚里能撑船的天兵军节度使。
开元八年(720),宋璟、苏颋相继离职,玄宗又想起了张嘉贞,可是一时只记得他北方某地的节度使,于是只得连夜命人召来负责草拟圣旨的中书侍郎韦抗。
韦抗想了又想,试着说道:“张齐邱现任朔方节度使,皇上说的莫非是他?”
唐玄宗念了念张齐邱的名字,觉得可能就是他了,就命令韦抗当场在御前草诏。写好诏书之后天也快亮了,韦抗回到值班的地方补觉,谁知韦抗刚刚睡着,又有宦官来召他去见皇帝,进入寝宫之后,玄宗对他说:“错了!错了!不是张齐邱,是天兵军节度使张嘉贞!如果不是朕偶然看到张嘉贞的奏章,几乎任命错了人。”张嘉贞就这样一波三折地成为新一任的大唐宰相。
然而张嘉贞虽然很有才干,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却性格强势,颇有点刚愎自用,所以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张说。
张说比张嘉贞年长两岁,也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进入朝廷的,唐中宗复位以后,张说被任命为兵部侍郎,而张嘉贞则在他手下做兵部员外郎。本来面对一位既比自己年长,又曾经是自己上司的同僚,张嘉贞拜相之后虽然官位高过了张说,也应该表示出足够的尊重,但是张嘉贞对张说态度倨傲、毫不谦让,这让张说十分不满,二人就此结下了矛盾。
开元十年(722),秘书监姜皎犯了罪,张嘉贞奏请玄宗将姜皎处以杖刑,不久以后姜皎就因为带着重伤被流放而死在了路上。没过多久,广州都督裴佃先也因事被捕入狱,张嘉贞又请玄宗施以杖刑。
时任兵部尚书的张说趁机进言道:“臣听说刑不上大夫,因为大夫们是天子的近臣,又有古语说士可杀不可辱。当初姜皎是三品大员,也曾为国立功,如果他犯了罪,那么就应该按律判刑,该斩则斩,该流放就流放,岂能随意用杖刑来侮辱他?逝者已矣,此时已经无法弥补。现在又出了个裴佃先案,臣以为裴佃先应当根据案情或贬官或流放,不可以轻易处以杖刑。”(www.daowen.com)
退朝以后,张嘉贞很不高兴地质问张说:“你要进谏,就事论事即可,为什么要如此大做文章?”
张说道:“宰相之职岂是一个人能够长期占据的位子?如果高官重臣均可以随意杖责,那么恐怕你我也早晚难免此噩。我今天不是为裴佃先说情,我是为天底下的士大夫进言!”
果然,到了第二年张嘉贞的弟弟金吾将军张嘉祐被人揭发出有贪赃之事,张嘉贞十分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张说让他以弟弟受到弹劾的名义暂停办公、素服待罪,以示自己高风亮节。
暂时离职的张嘉贞失去了面见皇上进行解释的最后机会,很快就被贬为幽州刺史,而张说则补上了中书令的空缺。
张说刚愎暴躁的脾气与张嘉贞如出一辙,所以这位新宰相的人际关系也并不比张嘉贞高明多少。
后来张说奏请唐玄宗举行封禅泰山的大典。根据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举行一次封禅大典,唐玄宗也是当之无愧。然而张说却利用封禅后,凡三公以下官员可以升官一级的规定,大肆提拔、任用亲信。例如,张说的女婿郑镒,原本是九品官,竟然连升数级,一跃而升到了五品。
后来玄宗知道了郑镒升为五品,觉得很惊讶便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有人回答说:“此乃泰山之力也。”“泰山”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郑镒因为封禅泰山的大典而升官,实际上是在讽刺他的泰山大人也就是岳父张说滥用职权、任用私人。
此事之后,张说失去了玄宗的信任。宇文融见张说已经失宠,便联合时任御史中丞的李林甫等人弹劾张说。张说被下狱审讯,他执政的时代就此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