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刘禹锡曾经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诗背后,隐藏的是在唐朝士族势力因为屡受打击而地位逐渐下降的社会现实。
尽管经过南朝侯景之乱,江南士族的力量遭到很大削弱,但北方士族却始终保持着很大的势力。唐太宗时虽然着力于裁抑所谓山东大姓,颁布《氏族志》,但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乃是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关陇士族的地位提高到与旧士族相提并论的地步,并非否定门阀制度。
武则天掌握权力后,她不仅继承了唐太宗打击士族势力的政策,而且还开始大量提拔寒门庶族出身的官员。一时间,武周的朝堂为之一新。
武则天首先做的就是将武氏家族的地位不断提高。当初唐太宗修订《氏族志》时,由于武士彟已经去世,又只是三品大臣,因此并没有被列在“高门”之列,只是被一笔带过,相比起对高门大族详细记录郡望、家世,发祥、渊源、声望巨细靡遗的记录,显得甚为简略。武则天便以此为理由,请求唐高宗修改之。唐高宗对武则天的建议自然无有不从。到显庆四年(659),在《氏族志》基础上修改的《姓氏录》完成,并由唐高宗亲自作序,推行天下。
《姓氏录》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十二名编纂者都是庶族出身,而把士族官员彻底排除在外;其次,虽然该书同《氏族志》一样,都以现任官职高低而非传统对士族的认知为划分等级的标准,但从《氏族志》到《姓氏录》题目的变化不难发现,这部新的官修谱牒强调的是“姓”而不是“族”。
因此它不仅收入了当时五品以上的现任官员,还收入了以军功获得五品以上勋官的军卒。相反,旧士族中若没有在当朝担任五品以上官职者均未收入。可以想象,这样一来,一些历史悠久享有盛望的名门望族就消失了。
在《姓氏录》中,武氏家族毫无疑问地以唐高宗皇后外戚的身份进入了第一等级,并且还名列前茅,与长孙家族并驾齐驱;而曾经在立后之争中站在武则天一边的李勣,虽然位高权重,但由于只是山东土匪出身,因此在《氏族志》中只能敬陪末座,如今也列在第一等。士族的风光从此一去不复返。(www.daowen.com)
颁布《姓氏录》对于武则天控制政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门阀制度被打破以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壁垒森严的界限被打破,给了广大庶族地主和平民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既然官职取代了出身成为区分社会阶层的标准,那么选官的程序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武则天对科举制度实行了一些改革。为了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武则天拓宽了制科取士的范围,以显庆三年(658)的制科为例,设有八个科目,九百多人参加考试。考中的考生大部分进入弘文馆,后来大多成为唐高宗和武则天朝的重要官员。
武则天称帝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科举的改革力度。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制度,即以九五之尊在皇宫内亲自考察通过会试的进士,对优秀者破格录用。这一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科举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大大扩充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唐太宗时,共录取进士二百余人,而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录取进士达到千人以上。此外,武则天还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长安二年(702),武则天设立武举,考察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等项目,以选拔有军事技能的优秀人才。
为了免除遗珠之憾,武则天派出存抚使赴各地巡视,搜罗选拔人才。从科举不第的落榜生,到乡村私塾的授课先生都不放过。对于存抚使推荐的人才,武则天都亲自召见,并加以录用,不需要经过考试和培训。
武则天选官甚广,对官吏的考核也极为严格。她经常检察官吏的任职情况,若有不合格者,立即处以罢黜、降职、流放不等各种刑罚。在她的恩威并施下,武周一朝涌现出了大量名臣名将。借助这些寒门庶族地主和平民百姓中涌现出的名臣,武则天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被后人称为一代明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