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关中民间鼓舞反映军旅征战

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关中民间鼓舞反映军旅征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中各地也有许多反映古代军旅征战的民间鼓舞,如岐山的“转鼓”、澄县的“洪拳鼓”、渭南临渭区的“八仙鼓”、乾县的乾州“蚊龙转鼓”等。这虽属民间传说,但从“十面锣鼓”的表演风格和队形变化中,可以看到像古代军旅在急行军和进行调动布阵一样,具有古老军阵乐舞的一些痕迹。

古代征战和习武操练更离不开击鼓表演,“以鼓作气”“鼓舞斗志”“击鼓前进、鸣金收兵”等许多成语都和“鼓”字有关,从而证实了“鼓”在我国古代军旅征战、操练中的重要作用。陕西民间鼓舞中有不少与古代征战有关,或者说是古代军旅征战生活的再现,从而使民间鼓舞突出了激越、奔放、铿锵有力的风格特点和紧张、急促的节奏变化以及浩大的场面与严谨的队形变化,给观众以强烈的气氛感染。如流传陕北的“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的“胸鼓”等,均以磅礴的气势、恢宏的场面、激越的动作、强烈的声韵,通过演员击鼓过程中的蹦、跳、踢、转、踹、跨等动作变化,并伴以脚下飞扬的黄沙土浪,仿佛让人们目睹了古代军卒在沙场上进行殊死的征战和拼杀,给观众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力”与“美”相结合的艺术感染。

关中各地也有许多反映古代军旅征战的民间鼓舞,如岐山的“转鼓”、澄县的“洪拳鼓”、渭南临渭区的“八仙鼓”、乾县的乾州“蚊龙转鼓”等。更值得一提的是临潼的“十面锣鼓”,舞者身后均插一根高约两米多的竹竿,竿顶上装有三角形小战旗和各色纸花,数十名鼓手的左肩上均斜挎一个木制丁字形鼓架,一面直径约50厘米的扁圆鼓成45度斜角挂在胸前,左手握一细鼓槌边跑边转队形,边挥槌击鼓前进。另有数十名于前身左前侧悬挂“背弓锣”者与鼓手相间排成一路纵队,在一位敲锣者的率领下在场中不停地跑转,节奏由慢渐快、步履由缓渐急,在变换的队形中像旌旗林立一般,舞队如同军旅在不停调动布阵一样。据当地老艺人介绍,相传此舞是楚汉相争时,刘邦兵弱将寡,不敌楚霸王兵强马壮,于是韩信巧设迷魂阵,让有限的汉军骑着战马,战马马尾拴着树枝,将士双手举着战旗不停地在丛林中往返跑动穿梭,制造汉军忙于调兵遣将进行布阵、严阵以待地要进行决战的架势,从而使楚军不敢轻举妄动。这虽属民间传说,但从“十面锣鼓”的表演风格和队形变化中,可以看到像古代军旅在急行军和进行调动布阵一样,具有古老军阵乐舞的一些痕迹。(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