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祈雨专舞已演变成当地独特社火形式

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祈雨专舞已演变成当地独特社火形式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大兴水利、组织抗旱保收,民间祈雨活动基本已消除了。因此,原用于祈雨的专舞已变成当地民间社火中的独特形式。为祈雨而作舞,远在我国殷商时期就已盛行,如商代流传的“桑林舞”“雩舞”就是我国古老的祈雨舞,而迄今流传于华县下庙乡的“背花鼓”就颇具古老“桑林舞”的某些遗风。当地的“背花鼓”原属下庙乡专门祈雨的专舞。

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祈雨专舞已演变成当地独特社火形式

民间锣鼓不仅是春节社火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过去每遭大旱时,群众也皆以民间鼓舞进行祈雨,从而形成了一种专门祈雨表演的专舞。如韩城“抬神楼”时表演的“挎鼓子”;华县下庙乡流传的“背花鼓”,当地又称“蹦鼓子”“蹩鼓子”;大荔表演的“花苫鼓”等均属于祈雨时的专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大兴水利、组织抗旱保收,民间祈雨活动基本已消除了。因此,原用于祈雨的专舞已变成当地民间社火中的独特形式。

为祈雨而作舞,远在我国殷商时期就已盛行,如商代流传的“桑林舞”“雩舞”就是我国古老的祈雨舞,而迄今流传于华县下庙乡的“背花鼓”就颇具古老“桑林舞”的某些遗风。当地的“背花鼓”原属下庙乡专门祈雨的专舞。过去,每逢农历三月初,下庙乡人都要去华山取圣水,“背花鼓”队是迎接圣水返回下庙庙会时不可缺少的鼓舞表演。而更奇特的是鼓手与众不同的装束,显示了“背花鼓”舞极其原始古朴的特色。表演者身背高约1米、用竹蔑扎成扇形背花,背花各顶竿插着小三角彩旗、纸花、红绣球、小圆镜等,颇似古老的旌羽饰物。鼓手两胯间挂一直径约40厘米的扁圆鼓,鼓槌更为罕见,不是常见的槌把,而是双手各攥一个长约15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短圆形式筒状鼓槌。舞者始终保持马步蹲裆姿态,不停地随着鼓点节奏左右横移,简单的步履颇似“桑林舞”中常提及的“禹步”姿态。特别是鼓手双手高举鼓槌上身后仰、双槌向下用力砸向鼓面时,上身会向前俯,让背花向前闪动并伴以不停地“啊——哦”嚎叫声,使背花不停地前后闪动,使舞蹈具有独特的古朴风格和律动。从其形式、风格、装饰、动作、节奏、律动来看,是陕西省极罕见的鼓舞节目。(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