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深广的民族民间打击乐艺术,是人民群众最喜爱和最常用的文娱形式之一。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说《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的话,那么《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则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击鼓助战用于战争,预示着战争的开始。
宋代吴淑的《鼓赋》对中国鼓的源起、形制、名称、功用有这样的记载:“鼓,动也,含阳而动者也。”鼓起源于原始社会早期,其主要作用是先民们通过敲击声来驱逐猛兽侵袭,以保护生命安全。中国鼓由土鼓、瓦鼓、木框鼓、铜鼓、足鼓、楹鼓,逐步发展为后来的兽皮鼓。
鼓在中国礼乐制度、宗教祭祀、军事仪仗、民间艺术、风俗习惯、应用技术中的效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风尚和心态。其功能从最初的驱兽祭祀到应用军事、政治、艺术,直至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实用价值:中国鼓文化的博大精深,蕴涵着深奥的哲理。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儒家的礼乐离不开鼓,鼓在制礼作乐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邃的思想。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各具风采的鼓文化,而中华民族的鼓文化又以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特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鼓文化渗透在风俗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在风俗习惯和社会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可以看到鼓的身影、听到鼓的声音。有了鼓,儒家的礼仪更加庄严和谐;有了鼓,古代的将士更加勇往直前;有了鼓,我们的民族更加朝气蓬勃;有了鼓,我们的人民更加斗志昂扬……鼓与中国民众生活的联系是那样密紧,鼓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是那样深远,中国鼓和鼓文化发展的独特性,正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www.daowen.com)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鼓乐文化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鼓乐文化事业也成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促进健康娱乐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民族鼓乐团队100余万家,参与鼓手达1000余万人。中华鼓乐网所指鼓乐范畴:鼓乐是指以吹、打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的概称。常用乐器包括唢呐、笙、笛、琴、钟、锣、鼓、镲等民族打击乐器;表演形式包括鼓曲、鼓歌、鼓舞、鼓戏等与鼓结合的各类文艺方式。
关中民间锣鼓形式、风格多样。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0多种,其中多以民间社火或庙会为载体,也有部分形式属于民间庆贺时的一种助兴活动。其中既有与唢呐相结合的小型吹打乐演奏,也有大型的打击乐演奏表演,更多的则与舞蹈表演交相辉映、相互衬托,形成一种“以鼓作舞”“鼓之舞之”的大型民间广场表演的鼓舞节目。民间鼓舞虽说多以男性集体群打表演为主,但大荔县流传的“花苫鼓”却以女子表演为特色(过去表演时也得男扮女装),成为关中独特的女子鼓舞节目。关中的鼓舞表演多以大型活动为主,少时数十人,多时上百人。如气势恢宏,场面壮观的韩城“百面锣鼓”、合阳的“撂锣”、潼关的“抡锣”、大荔的“南留锣鼓”、咸阳的“牛拉鼓”、岐山的“转鼓”、宝鸡的“百面锣鼓”、乾县的“蛟龙转鼓”等,也有单打独奏,技艺娴熟,表演精彩,诙谐风趣的“五圆鼓”、宝鸡的“刁鼓”等。在曲式结构上既有上下两句对称无限反复的单一形式,也有结构完整的大曲、套曲形式,如常见的《什样锦》《风搅雪》《狗噺咬》《老虎磨牙》《九折子》等。民间鼓舞虽多以情绪气氛表现为主,但有的还能表现历史人物故事,使锣鼓表演突出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华阴市的“素鼓”(又称“数鼓”,以表演时所需的鼓数多少而得名)就是以鼓舞表演历史人物故事的一种形式,它除了《开场鼓》以表现情绪气氛外,还可以用鼓舞表现传统戏曲中的折子戏,常演的节目有《三战吕布》《五龙二虎逼彦章》《八虎困幽州》等。运用鼓舞表现传统故事人物,使锣鼓表演具有戏剧性,这也是关中鼓舞唯一独特的形式。
关中各地流传的民间锣鼓和民间鼓舞是三秦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研究关中地域文化不可忽视的内容。从现有民间流传的鼓舞节目分析,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风格特色,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民间鼓舞的历史作用和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