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合阳木偶:最古老的木偶剧

合阳木偶:最古老的木偶剧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阳踅面是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面食,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合阳县独有的古老地方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目前,合阳提线木偶戏已被载人中国木偶艺术史册,被海内外誉为“中华一绝”。线戏的表演方法主要就是提线。1952年,由线戏艺人魏天才、王忠绪等发起,在民间班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合阳晨光线剧社”,后改为“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合阳线戏为发展中外友谊做出了贡献。

合阳木偶:最古老的木偶剧

陕西东府民间广泛流传着“不吃踅(xué)面不看线(戏),不算到过合阳县”的说法。合阳踅面是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面食,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合阳县独有的古老地方剧种,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合阳线偶戏自成一家,表演时木偶的动作全部是靠演员用手中的细线悬控木偶完成的,其唱腔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悲怆苍凉而不失激情、委婉细腻而不失刚烈,颇具秦人秦地的风采和特点。目前,合阳提线木偶戏已被载人中国木偶艺术史册,被海内外誉为“中华一绝”。

线戏渊源十分久远,据有关资料记载,线戏起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唐代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傀儡子》载:当年匈奴攻代国,汉王被困平城。代王知道西河(合阳古称“西河”)有线戏,告知陈平。陈平命工匠仿制大木偶,栩栩如生,借夜月舞于城楼。匈奴王之妻望见,心生妒忌,害怕城破之后匈奴王纳汉家女,遂网开一面,放走汉王。

唐代线戏十分流行,明清是合阳线戏的鼎盛时期。合阳举人李灌与线戏艺人对线戏的唱腔、音乐、服饰、剧目及偶人造型作过较大的改良,使之更趋完整化、戏曲化。线戏戏班曾随商帮到过苏州、扬州、甘肃、河南、山西等地演出。(www.daowen.com)

线戏的表演方法主要就是提线。表演时,在戏台上搭一高约1.2米的长板台,演员站在布帐后的木台上,手提木偶在帐前表演。合阳线戏剧目非常丰富,传说有500余本。

1952年,由线戏艺人魏天才、王忠绪等发起,在民间班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合阳晨光线剧社”,后改为“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1986年,在西安为我国驻9个国家的文化参赞演出,法国记者范华先生专程来合阳拍摄影片,带往法国播放,合阳线戏首次进入国际文化交流行列,并于1997年赴巴西演出。合阳线戏为发展中外友谊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