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中民居的历史演变与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关中民居的历史演变与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中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民居文化源远流长。明清时期是关中民居建筑的大发展时期,其在礼制规范下形制更加成熟,一般都是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的四合院,且尺度较为宽大。其气质敦厚质朴,反映了关中特有的地域风貌。纵观关中民居发展历史,旧石器时代以前,基本为巢居和穴居。四合院从夯土筑壁到砖砌墙壁逐渐转换,房顶从草覆逐渐向瓦覆过渡,最终形成以院落为形制特点的四合院,这也成为了关中民居的主要形态。

关中民居的历史演变与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研究成果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住作为生活必需之一,它和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生活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传统密切相关。住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所说的房子。一般民众所住的房子,我们可以称为民居。关中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民居文化源远流长。这一地区发现的有距今80万年左右的蓝田猿人和距今20万年左右的大荔猿人,均属于中更新世早期或晚期,是人类起源之一。根据人类学家的推测,可以肯定,他们当时是树居或岩居,这种状况在关中地区应该延续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了新石器时期,出现了如临潼姜寨遗址、西安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民居。一个氏族择地而居,圆方形地穴、木柱支撑、周围木骨组成、上敷草泥、顶为圆锥形草盖,这一类型的民居只能是人类社会初期的居住形态。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统治者营城,以夯土为主的城建分布在关中各封地上。随着关中地区农业的不断发展,民居形式也在不断改善,到了距今5000年前,在周公庙前200多米的地方,发现了天井式窑洞院落遗址。据专家证实,该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时期,时间约在夏朝建立前夕。时间推移到距今3100多年前的西周,关中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民居,其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今陕西岐山县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史上的突出成就)。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但却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与后世2000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的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这一方面证明了关中文化传统的悠久,另一方面似乎也说明了当时封建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建筑组合的变化体现着当时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也正是这种变化,才催生了社会整合和礼乐制度的形成,让中华民族有了清晰而细致的行为准则。更值得骄傲的是,从此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民居建筑也不例外。目前关中各地遗存的古民居大多是明清以后的建筑,那么,秦汉到唐宋的民居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从一些墓葬或其他建筑石刻磚刻画像和城建历史资料去揣测,但这些大多阐述的是城市建制、城市居住制度文化以及有关宫室建筑状况,很少有关于民居的记载,因此,我们也不能多加揣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建筑史方面的材料,以解疑难。在这一时期,关中的合院住宅处于逐渐增多的趋势,也就是我们称谓的“四合院”。明清时期是关中民居建筑的大发展时期,其在礼制规范下形制更加成熟,一般都是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的四合院,且尺度较为宽大。现存的清代民国期间的古民居中保存比较完整的有韩城党家村、合阳灵泉村、旬邑唐家大院以及散落于关中村社中的民居建筑。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一般比较紧凑、层次较高、进深较长、拼联建造,注重装饰。其气质敦厚质朴,反映了关中特有的地域风貌。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一些散落的民居建筑正在迅速消失,一些文化自信和自觉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自觉承担起了保护民居文化的责任,进行异地保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成功范例就是王勇超先生主持兴建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该馆将散落在渭北各县的数十座比较完整,但已年久失修的古宅院,按照原形制整体迁移至博物院内,形成了明清一条街,展示了关中古民居的文化内涵和风貌,供研究者和民众研究参观。(www.daowen.com)

纵观关中民居发展历史,旧石器时代以前,基本为巢居和穴居。到了夏代以后,除了像姜寨、半坡遗址半地穴式民居以外,院落遗址在天井式窑洞形制上,逐渐发展为四合舍,再进一步发展为四合院。四合院从夯土筑壁到砖砌墙壁逐渐转换,房顶从草覆逐渐向瓦覆过渡,最终形成以院落为形制特点的四合院,这也成为了关中民居的主要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