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袜是足服艺术中很重要的内容,我国古代把鞋袜统称为“足衣”,我们今天称“足服”。《世本》记载“于则作屝履”,三国时南阳人宋忠注释说:“则,黄帝臣,草屦曰屝(屝,音fèi,草鞋、麻鞋称屝),麻皮曰履。”远古时期人们大都赤足而行,在商周时期,人们对穿鞋非常重视,把鞋称为“屦”或“履”,周代还设有掌管王和王后穿鞋的“屦人”官职,《周礼·天官》记载:“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繶,音y#,丝绦,鞋子上圆浑的丝带)、黄繶、青句、素屦、葛屦。”后来鞋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靴子、木屐等形式。近现代以后流行的鞋主要是布鞋、皮鞋、靴子、毡鞋、塑料鞋等。
陕西男子穿的鞋子都是以手工鞋为主,做鞋先要打褙子,女人们把各种布片用浆糊粘在一起,积到大约1.67厘米厚,贴在门板或者窗扇上,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根据家里各个人的脚型大小,裁剪成鞋底,再用白布把着地的一面用浆糊粘起来,白布边要粘到鞋窝里,鞋底里面是碎布的本色,不用装饰,然后再用白线捻成的绳子纳底子。纳底子是既费功夫又费劲的工序,因为在鞋底要纳出各种花样,比如疙瘩花、枣花、柿子花等,手巧的女人能纳出更多更复杂的花样。纳完鞋底就要做鞋帮子,做鞋帮子也很讲究,可以用粗布做,可以用灯芯绒做,也可以用平绒做。鞋帮子一般都是以圆口为主,也有方口的。关于鞋的故事比较多,这里举两个关于鞋子的故事。过去老家有一位长辈在外地谋生,他家的女人给他很精心地做了一双漂亮的布鞋,出门时遇上下雨天,他很舍不得穿着新鞋子在泥泞的村路行走,于是把鞋子揣在怀里,赤着脚走到镇上去坐汽车;另一个故事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安郊区,有一个女孩和一个城里男孩谈恋爱,有一天她约好到男孩家里去做客,那天她特意穿了一身新衣裳。她从自己家里出门时,天气还很好,但是走到半路时遇到了一场大雨,她没有提前做好防雨的准备,所以没带任何雨具。她脚上穿着一双妈妈为她做得很漂亮的绣花布鞋,因为怕雨水弄湿鞋子,就把鞋子脱下来提到手里,来到男孩家,身上、头上全被雨水淋湿了,只有手里提的那双鞋是干的。从文学、绘画和影视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故事是很好的艺术素材,能创作出很好的以鞋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每逢下雨天,农村的道路总是泥泞不堪。过去人们都穿布鞋,泥水路就会让布鞋湿透,所以人们总渴望能有一双胶鞋。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能买起胶鞋、球鞋或者解放鞋,条件更好点的可以买高筒胶鞋,下雨天就不怕泥水了。条件差的就自己做一双泥屐,但是穿泥屐走路要非常小心,走不好就会崴脚或摔跤。泥屐是关中一种很特殊的雨鞋,这是陕西关中人的一种艺术性创造、是生活艺术特质的特殊表现。
女子鞋的花样比男子的多。首先要纳鞋底,她们可以纳出比男鞋更多的花样,做法和男鞋一样,只是女鞋比男鞋要小很多,而鞋帮子却要花哨得多,一般都是用花布做成,也有用丝绸、锦锻做成的,更讲究一点的还要给鞋面上绣花。所以,女鞋不但小巧玲珑,而且更讲究花样。女鞋有圆口的,也有方口的,以方口为主,里面脚踩处还要做一条鞋带,鞋带绕过脚脖,在外脚踝处扣上扣子,这样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穿上后走路、跑步都不会掉。
北宋后期,我国有缠脚的陋习,之后人们对女性的评价标准以脚小为美,所以,妇女们的鞋子有了“三寸金莲”的称谓,由缠脚陋习促成的这种小鞋子,折磨了妇女们上千年。现在的陕西农村偶尔还能见到小脚老太太。(www.daowen.com)
小孩子们的鞋样式更多。首先鞋样子很花,人们会用各种鲜艳颜色的布给孩子做鞋;其次鞋底比较软而且轻便,孩子走路时显得机敏、灵巧。孩子的鞋有老虎鞋、狮子鞋、狗头鞋、猪鞋、猫鞋、兔鞋、鸟儿鞋等,有的人家还给孩子鞋头上缀一撮红缨子,走起路来晃晃闪闪的很好看。孩子的鞋都有鞋带,起固定作用。
过去的新鞋一般都做得比较紧,因为布鞋有松紧度,穿的时间长了,就会变松弛。穿鞋时需要用力,所以穿鞋需要一种辅助工具,叫鞋溜子或鞋溜跟。鞋溜子是用铜做的,也有用木板、竹板做的,形状是带弯度的弧形,和脚后跟吻合,家家都有这样的工具。
在城市,衣服鞋子都可以在店铺里定做或者购买。而在农村都是家里人自己做,有些人家做衣服、鞋子的手艺不是很好,于是就叫做得好的人家做,她们以工换工,或者给人家工钱。做衣服或做鞋子都是很费功夫的,在过去的陕西农村,常常能看到女人们聚在一起探讨做衣服做鞋子的技艺,特别是做鞋子的。年轻媳妇聚在伙伴家,一边纳底子一边说话,不会做的地方互相请教,同时也消除了寂寞。
现在,陕西农村还能见到上了年纪穿手工布鞋的人。而由于生活节奏变快,大量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城市工作生活,手工做鞋的景象只能在局部地区见到,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年轻人群中已经很难见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