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中地区民间演艺服装研究

关中地区民间演艺服装研究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衣裳,是民间对服装的通俗叫法,也是民间服装艺术的基本体现形式。民间艺术表演中,艺人们所穿的服装也有这样的表现形象。而在民间艺术表演中,人们不会在意或追究艺人们贴身穿不穿内衣。这是陕西特别是关中农民的标准服装形象。兜肚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服饰,其花样、图案、造型可谓异彩纷呈,绚烂多姿。

关中地区民间演艺服装研究

衣裳,是民间对服装的通俗叫法,也是民间服装艺术的基本体现形式。民间服装是整个服装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分为上衣、下衣(包括裤子、裙子),上衣又分为单衣、夹衣和棉衣,衣服还分外衣、内衣民间艺术服装主要是指在民间艺术表演中所穿的外套

在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小说戏剧电影电视中,总能看到民间服装的穿着形象,这就成为了民间艺术服装的具体形象。

陕西民间衣裳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主要是劳动人民即普通民众的服装,按理来说,也应该分为礼服、常服等,但是劳动人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或工厂车间干活,所以对衣服的穿着不是很讲究,通常以短小、紧凑、便于劳作的特点为主,颜色也是以深黑色或深灰色较多,耐穿、耐脏。但是在民间艺术表演中,人们所穿的服装还是要经过特殊设计和处理的,它们与单纯的生活服装是有一定区别的。

男子的衣服以对襟为主,这样的衣裳便于穿着。干活热的时候,脱着也方便,有时他们干脆直接解开扣子,让衣襟敞开。民间艺术表演中,艺人们所穿的服装也有这样的表现形象。

夏天男子衣裳基本趋向于白色,传统的衣裳都是长袖单衣,很少有现在像T恤一样的短袖衣服。天气特别热的时候,他们只穿一件贴身的形似马甲的无袖单衣,这样的单衣在古代,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叫做裲裆,经过隋、唐、宋、元、明、清,一直演化,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下身穿的是大裆裤,裤腰都很高,一般在裤裆上面续一截10到17厘米的裤腰,裤腰是白布,与深色裤子接在一起,由于裤口做得宽,穿的时候还要折起来贴腰裹一下,之后用裤带或腰带系紧。这种无袖单衣,有的是缝制成整体,有的是把布料裁成3片,后背是一整片,前面是两小片,钉上扣子,一般都是手工缝制的盘扣,在两边腋下的布片与后背的布片不缝在一起,而是一般是在上、中、下3处缀上不长的布条子,平时系绑起来,这样为的是更加透风、凉爽。20世纪90年代以后,民间妇女已经不做衣服了,人们所穿的衣服全是工业加工的成衣。春夏之际,天气不热不冷,人们穿的都是夹衣和夹裤,夹衣、夹裤分里子和面子,面子是稍微好的布料,里子是稍粗一点的布料,衣服颜色都比较深,以黑色、灰色、深蓝色为主。冬天的棉衣都是对襟棉袄和大裆棉裤。关中农村棉袄叫“裹裻”(‘裹裻’音du,棉袄的俗称),也叫“棒棒裹裻”。棉袄里面再穿一层衬衣,衬衣大都是家纺的粗布衣。有一些家里贫穷一点的人,外面穿的是棉袄,里面不穿衬衣。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上海来了一个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和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作家和编剧们一起接待了这位作家。在饭桌上,有位陕北著名作家谈到自己小时候的凄惨经历时,毫不避讳地讲道,他小时候冬天穿棉裤从不穿内裤,他还特意强调不穿裤头。他说的这些把大家都逗笑了,有人说他骗人时,他还很认真地强调了一遍。他说,在陕北,过去很多人棉衣里面都不穿其他衣服,这主要是因为贫穷穿不起,不是不想穿。而在民间艺术表演中,人们不会在意或追究艺人们贴身穿不穿内衣。男人们穿的不管是单衣、夹衣还是棉衣,领子都是立领,衣服颜色以黑色、深蓝色为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人穿的衣服很有特点,他们总是在腰里扎一道腰带,腰带很长,大约在两米以上,也很宽,约30厘米,平时扎腰带的时候都是把腰带折起来扎在腰里。腰带既起保暖作用,更是一种装饰,腰带扎在腰里,使人显得高挑、精神。扎上腰带,衣服里面可以藏很多东西,扣子扣上后什么也看不见。比如上街时,忘了拿包,买了东西可以放在衣服里;出门时带的东西如果不想让别人看见,可以放在腰里。腰带上还可以别很多东西,比如烟锅杆子,点烟时的火镰,下地干活用的镰刀、铲子等小家具等。上了年龄的老头除了腰里系腰带,脚腕裤口还要打绑腿,穿圆口布鞋,脚面露出白袜子,既显得紧凑干练,也显得朴素实在。这是陕西特别是关中农民的标准服装形象。在民间艺术表演中,常常会出现这样装束的农民形象。在2013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期间,宝鸡陇县举办了为期3天的全国社火艺术展演和比赛,陇县民间社火表演中有一个关于种地、收获的节目,其中的农民扮演者就是这样的着装,非常传统、纯朴。观看这样的节目表演能够给人以浓郁的怀旧情绪感染。

妇女服装上衣是大襟襦袄,分单衣、夹衣、棉衣等式样,妇女们一年四季都穿内衣,内衣样子很多,有抹胸、兜肚、汗衣、内衫等。大襟襦袄是由秦汉以来的直裾衣服发展而来的,纽扣是盘扣,而且做工都比较复杂,盘成各种花样。讲究一点的妇女,扣子都是两道为一组相连,有的4组,有的是5组。妇女的衣服比较讲究花色,有大花面的,也有碎花面的。裤子虽然也是大裆,但比较随身,样子比男人的讲究、好看。年轻女人都喜欢穿对襟衣服,穿着对襟衣服,再配上齐耳短发或者拖着两条长长的黑黝黝的大辫子,给人感觉既年轻、时尚,又干脆利落。这样的妇女着装形象,在民间艺术表演中也有典型的体现,上面所举的宝鸡陇县社火中关于民间种地、生活的表演,就有这样的妇女穿着。(www.daowen.com)

特别具有风情的妇女内衣兜肚,在陕西无论是关中、陕南还是陕北地区,都极为流行。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其中包涵着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设计艺术的诸多因素,比如整体造型、裁剪形状、图案装饰、刺绣工艺、花卉纹样的布局等。在关中临潼骊山一带,年轻女子结婚时,在新娘子被迎娶进门的那天,婆家年长的妇女要在新房里看她是否穿着兜肚,这就是关中民俗文化中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不仅在关中,在我国其他地区的农村,谁家生了小孩,亲戚朋友们都有给孩子送兜肚的讲究,一块大红的兜肚象征着红红火火,象征着人类生命的不断延续、旺盛不衰。年轻女子结婚后,每年端午节前后,娘家人都要给女儿送夏天的衣服、凉帽、鞋、吃的东西等,其中就有兜肚。兜肚用红布做成,上面要绣各种花样,有牡丹花、莲花梅花等,虽然做兜肚的这一块红布并不大,但上面精心地绣着美丽吉祥的花纹图案,寄托了人们殷切的期望,充满了幸福、温暖而又温馨的生活气息。它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渴望生命不断延续的心灵蕴藉,更是对接受者的美好期冀的承载。

兜肚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服饰,其花样、图案、造型可谓异彩纷呈,绚烂多姿。兜肚的花色一般比较鲜艳,大都以自然花卉为主,图案一般象征着吉祥美好,造型以菱形为外轮廓,里面的花样、图案造型或圆或方或无规则,整体看起来简洁、美观、大方。兜肚作为一种造型和用途非常别致的服饰,其中蕴含着多层传承关系:在保暖、防风寒、遮掩身体等实际功能之外,又彰显了绣工的精细美好,加上花色、图案的讲究,代表着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以及传统工艺方面的诸多内涵,兼容了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的双重传承功能;兜肚体现着一方人民特别的造物观,所以又有着符号化的意义,它经过特别的纺织、印染、裁剪、刺绣、缝制等工艺手段,成为一定的服装样式,蕴含了特别的民俗文化底蕴,代表了一种服饰造物观的意念传承;将兜肚送给新婚不久的女儿、出生以后的孩子,由此而营造出一种美好的亲情传递关系和温馨的民俗文化氛围,也是一种血缘或亲缘关系的传承;兜肚上常常绣着蝴蝶穿花、鸳鸯莲花、梅花喜鹊、莲生贵子,以及青蛙老虎五毒花纹图案等,传承着民族文化中对吉祥美好事物的追求意识,表达着人们对于幸福生活、平安人生、光明前景、祥和的自然环境、美好的命运等的希冀与渴望。这些内涵丰富而又具体,通过可见可感的兜肚这样的服饰实物,在传承中诠释,让一代一代人接受并牢记于心。对于朝朝夕夕生活在这样环境和氛围中的所有人来说,这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是文化积淀和传承的过程,民族性的文化精神就这样形成和固定下来。所以,民族服饰中所包含的这些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符号,是不能脱离特定的民族、民俗、地域等环境和氛围来诠释和理解的,而是要和具体的情境融合在一起,这样更体现了民间工艺的水平,还有设计制作者的才情与智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陕西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经济条件艰苦。国家经历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上百年的战乱,一切亟待复苏,可谓百废倶兴。人们穿衣很朴素、简单,颜色基本是黑、灰、蓝3种颜色,布料以绵纺粗布为主,很少有人穿精细华美的洋布。衣服也是大人穿了小孩穿、哥哥穿了弟弟穿、姐姐穿了妹妹穿,家里年龄最小的孩子,总是穿别人不穿的衣服。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当时的人们对衣服的穿着是极其节约的,而且几乎没有人不穿补丁衣服。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军装,男孩女孩也都喜欢穿蓝色衣服,而且喜欢把蓝布上衣用肥皂不断清洗,洗到发白为止,使其看上去蓝白相间,形成自然旧颜色,这在当时是很时髦的一种做法。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陕西时兴在领子上套或者缝一件毛线织的护领,女孩的护领一般是用白毛线织的,显得很洁净、亮丽;男孩的护领一般是用灰色或咖啡色毛线织成,显得整洁、耐脏。女子不管穿什么样的衣服,在脖子上围上花色鲜艳的围巾或纱巾后,都是非常有情致的。这是民间服艺术装饰的细节,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很熟悉,而对那个年代生活不熟悉的人,是不会注意这些服装装饰艺术的细节的。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女人们的服装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露脐装、吊带装、无领衣、无袖衣、里长外短以及无以名状的奇装异服大行其道,服装穿着已经没有任何“禁区”可言了。文学艺术作品诸如绘画、影视作品、舞蹈等,都对这样的民间女性穿着形象有所表现。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装都是在服装店购买工业成衣,几乎已经没人再用手工做衣服了。工业成衣虽然做工精细,剪裁整齐、规范,针脚均匀细腻,布料也精细,不像手工所做的衣服那么粗糙,但是却没有了工艺感和温馨感,纽扣也都是扁圆形的化学纽扣,和用布条手工绾成的传统盘扣无法相比,工业产品给人的感觉是完全生硬的冷冰冰的机器化印象。但是,在陕西西安等城市,依然有很多的民间服装作坊,坚持手工为人们做非常传统的服装款样。在所有表现改革开放以前民间生活服装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舞蹈作品中,传统的服装还是主要的内容,谁也不会把过去的服装样式随意改变。现在的民间服装中,一些工业成衣都是对襟或翻领样式的,有单衣、棉衣、外套、衬衫等。夏天人们都穿短袖T恤衫,衣料有棉布、麻布、丝绸、化纤、毛绒等,而以化纤最为普遍。这些在文学艺术作品、影视作品、舞蹈作品,特别是民间艺术表演,比如社火、竹马、锣鼓秧歌、腰鼓、道情、龙船、旱船、茶哥等表演中都有所表现,因为现实生活是艺术素材的基本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