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中地区土地神信仰与后土神崇拜研究

关中地区土地神信仰与后土神崇拜研究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往往习惯称作土地公、土地爷,和城隍一样是中国旧时信奉的村社守护神,但其地位很低,不可与城隍神同日而语。土地神信仰反映出上古人民酬谢土地负载万物、生养万物之功的心情,其后又出现了以整个大地为对象的抽象化的地神崇拜,这种地神被称为后土,是封建皇帝的专祀。旧时的土地庙,一般都供一男一女两个神像,男的多为白发老叟,称土地公公;女的为其夫人,称土地婆婆。每逢初一、十五或年节,人们都敬奉土地神。

关中地区土地神信仰与后土神崇拜研究

民间往往习惯称作土地公、土地爷,和城隍一样是中国旧时信奉的村社守护神,但其地位很低,不可与城隍神同日而语。《礼记郊特性》中曰:“社祭土。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土地神信仰反映出上古人民酬谢土地负载万物、生养万物之功的心情,其后又出现了以整个大地为对象的抽象化的地神崇拜,这种地神被称为后土,是封建皇帝的专祀。而各个地区及村社仍奉祀该地区、该村社的地方小神,这种地方小神初称社、社公,后称土地。《汉书五行志》注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礼记祭法》在“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下注云:“大夫以下包土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此25家或100家所立之社为地方行政小单位,所祀之神即称社公或土地。

春秋战国以降,土地神日趋人鬼化、区域化、世俗化,从而更贴近现实生活,神秘色彩反而大为减少,先是各部族有功绩的先祖相继为神,接着又由各地有德行的贤人纷纷入主神庙,最后竟连社会底层普通人都可以入主其庙。

旧时的土地庙,一般都供一男一女两个神像,男的多为白发老叟,称土地公公;女的为其夫人,称土地婆婆。清人赵懿《名山县志》(卷九)引李凤詡《觉轩杂录》云:“土地,乡绅也,村巷处处奉之。或石室,或木房。有不塑像者,以木板长尺许,宽二寸,题其主曰某土地。塑像者,其须发皓然,曰土地公,妆髻者曰土地婆。祀之纸烛肴酒或雄鸡一:俗言土地灵,则虎豹不入境,又言乡村之老而公直者死为之。”(www.daowen.com)

土地庙一般多有小型土地堂,两侧有对联:土中生白玉,地内产黄金。每逢初一、十五或年节,人们都敬奉土地神。

除了城隍、石婆石爷、土地神这些村社信仰外,在民间还存在诸如村庙的信仰场所,有些村子里修的庙宇,里面敬奉着观音菩萨、关帝爷、弥勒佛等,有些专门用于宗族祠堂以供奉祖先,还有些是天主教基督教等西方宗教信仰者用以寄托信仰的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