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中农耕器具-挖掘关中传统耕种之道

关中农耕器具-挖掘关中传统耕种之道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关中农耕器具亦颇有深挖厚耕之特点。关中人重牛耕,牛为关中人之好帮手。牛须与铁犁配合使用,方能耕地。关中土厚,故种地前需用耙具耙地。耙具,又称“耙”或“耙床”。由此亦可见当日耕地刨土之辛苦。而耧,已成为了民俗博物馆中的陈列。此情此景,往往上演出农耕时的乐趣与愉悦。撒小麦于石板之上、圆石之下,小麦即在石磨的碾压中变成粉末,磨成的粉末称“面粉”。关中人用面粉可做各种面食,如馒头、水饺等。

关中农耕器具-挖掘关中传统耕种之道

八百里秦川,以黄土高原为主,虽有“八水润长安”的美誉,却因总体气候偏旱而呈现出谷麦多于水稻的景观。故关中农耕器具亦颇有深挖厚耕之特点。

关中人重牛耕,牛为关中人之好帮手。牛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认为以马耕地不如以牛耕地有力,遂大力提倡“牛耕”,马匹渐成拉车之专用。为此,商鞅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

牛须与铁犁配合使用,方能耕地。铁犁由犁辕、犁铧、犁面、犁梢、犁把组成,产麦区耕地时,秦人用牛或人力牵引铁犁,牛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赶牛人常执鞭赶牛,以激发牛力。犁铧入地破土,往往入土约20厘米。秋田需翻两次地、麦田需翻3次地,翻地至地虚土绵方才作罢。

中土厚,故种地前需用耙具耙地。耙具,又称“耙”或“耙床”。一般为木质长方形。耙的前后梁上,留有前九后十固定交错的齿孔,上装梭锥形耙齿。耙地时,牲畜在前牵引,人在耙后指挥。土广地深处,人立于耙床之上或在耙床上放一筐石块,以增加重量、保持稳定,俗称“压耙”。耙地的方法多种多样,分“顺耙”“条耙”“斜耙”“锁耙”等方法。耙地的目的在于翻耕虚地中的杂草和麦茬,通过耙地,可以把杂草拉碎、把土块磨平,便于耧播下种。

秦人俗谚说:“耙刺短,耙刺弯,耙过土地绵又绵,无杂草,无禾槎,适时下种最好田。”

山地或狭窄地带用镢头或锄头翻地。镢头和锄头类似,皆由铁质的一头和木质手柄连接而成。不同之处在于镢头短而锄头长,镢头的功用在于翻地而锄头重在除草。刨地时,两手紧抓手柄,卖力向下,即可翻土。陕西人讲“一镢头挖不了一口井”,即是形容凡事要持之以恒,不能操之过急。由此亦可见当日耕地刨土之辛苦。使用镢头或锄头刨地时,柄与头容易脱落,故需要经常倒立镰头或锄头,使手柄端与地面碰撞,促成木柄与铁质部分加紧。镢头或锄头使用完成之后,要用干草或木棍除去铁器上的湿土,避免生锈。

土地平整翻虚后,即可耧播。耧播要用耧。耧乃最好的播种工具,相传由西汉赵过所创。陕西人用的耧一般由耧架、耧干、耧斗、耧腿和耧铧组成,分为两腿耧和三腿耧。播种时用牲口拉耧,耧边一人扶耧牵引,俗称“帮耧”。

播种前,扶耧者要先用“耧耙”定仓眼。播种中,贵在耧身平衡、速度匀称。因此,耧播时至少需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牵引牲口,引导方向,另一人在耧后掌耧,并左右摇耧。眼睛须臾不离耧斗中的耧眼,以确保下籽的多少。牲口前进,耧铧破土,耧籽从大斗中掉至小斗,被空悬的木耧葫打散,随机进入小斗底部的3个孔眼,再经过耧筒、耧腿洞溜至耧脚,最终播入耧铧翻起的虚土内。播下的种子讲究均匀有落,因此耧播对播种人的技巧、精力、思想集中度、反应的灵敏度都是一个考验。秦人长于耧播,摇耧时往往能做到“眼瞅籽眼手摇耧,脚踏土块口吆牛;指挥牵畜准确走,不套不遗匀耧沟”。

不得不说的是,这种在关中大地使用了2000多年的传统耧播方式正逐渐被现代化的机械播种所取代。而耧,已成为了民俗博物馆中的陈列。(www.daowen.com)

播种后,须用砘子覆土。其目的在于掩埋种子,以避免种子裸露或被鸟雀虫鼠偷食。砘子外形类似于今日运动会上的杠铃,不同之处在于其中间为木头所制,两边是专门打磨做成的圆形石头。覆土时用两边的圆形石头在松土上反复碾压,以保证压实松土、种子被彻底覆盖。

麦子长成,须用镰刀割麦。镰刀可砍柴、割草、割麦,割麦镰刀俗称刃镰,由薄刀片、丁字形木架和钉巴装套组合而成。割麦时,一手抓麦,一手割麦,方向为由外而内。手法一定要娴熟,否则会伤到自己的脚或腿。

场是晒麦子的地方,需用碌碡压制而成。碌碡由细沙石加工而成,呈直桶滚圆状。一般长约33厘米,两侧石径约33厘米多的等圆平面,两侧平面中装有铆,安装上圆木轴。压麦子前,由人或牲口牵引碌碡将选取的场面压平、压实、压光,然后平铺麦子于场上,此时,便可打麦子了。

场中打麦,须用连枷。连枷由一个长木柄和一排竹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谷粒脱落。据说连枷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一度曾作为打仗用的兵器,但其主要功能是脱粒的手工农具。

用连枷打谷时,人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在歌声中、笑声中、敲打声中,谷粒就被打出来了。三秦大地上,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景象:几十人集结在一起,各执连枷,分成两排,对面而站,纵横拍打,你上我下,节奏分明,砰砰啪啪,错落有致。此情此景,往往上演出农耕时的乐趣与愉悦。

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就是对当年打谷场面热情洋溢的实况记录。

麦粒脱落后,需要用石磨将其磨成面粉。石磨产生年代久远,据说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在西汉得到了长足发展。石磨种类繁多,不仅可以磨麦,还可磨玉米、豆子,将其加工成粉或浆。之前以人或家畜拉石磨,故有“驴子赶到磨道里——不转也得转”这样的歇后语,晋代出现了以水作动力的水磨。石磨的一般构造为:在石板上置一圆石,圆石与木架相接,推动木质手柄,圆石即可转动(一般为顺时针)。撒小麦于石板之上、圆石之下,小麦即在石磨的碾压中变成粉末,磨成的粉末称“面粉”。关中人用面粉可做各种面食,如馒头、水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