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州传:万丈高楼平地起,国民政府成立的纪念堂

广州传:万丈高楼平地起,国民政府成立的纪念堂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国民政府成立,以广州为首都,这个公园俨然全国革命的中心。纪念堂整体建筑庄严雄伟,气势磅礴,包括门楼、纪念堂及东西附楼,坐北朝南,占地共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前后左右四个重檐歇山顶拱托着中央的八角形亭式顶盖。从堂体地面至八角亭宝顶最高点为57米。

广州传:万丈高楼平地起,国民政府成立的纪念堂

辛亥革命后,军政府主政广东,兴建城市公园的计划,已在酝酿之中。1918年,广州市政厅以原巡抚衙署为主,再征用了几十间民居,扩建成“第一公园”。以前人们只知道富贵人家的私家园林,现在开始有“公园”——公共园林——的概念了。第一公园的建筑,由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建筑师杨锡宗设计,1920年动工,1921年建成,10月12日正式开园。这是广州有史以来第一家公立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园,“第一”之名,名不虚传。公园的落成开张,在市民中引起极大的轰动,人们潮水般涌来参观,这种参观甚至赋予了一种带有喜气的仪式感,好像不来第一公园就不是广州人似的。报纸上刊登了一首新编粤讴:

君呀,你到过来,个处第一公园……

因为佢系建筑初成,就应份前去一转。

睇下辉煌到点样,免使我锁着眉头。

君呀,你快快同奴去吓,莫个重在心头算。

有心就唔怕路远。

个阵吸些空气,都叫做系有点因缘。

这首粤讴借一位女子之口,表现了市民渴望游览第一公园的心情,不怕路途遥远,就算到公园呼吸一下空气,也算不枉此行。

第一公园的设计属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十字交叉道路系统呈中轴对称布置。公园范围甚大,南临中山五路,北至东风中路,西至莲花井,东至吉祥路,面积为现在人民公园的两倍。公园内种满大树、花草,有六座喷水池,四座艺术雕像,还有大礼堂、古物陈列馆、餐厅、射击场、球场等设施,大门外立有一座警察殉难纪念碑。为了配合意大利庭园风格,原衙署内的中式亭台楼阁,统统拆除;古木修竹,几乎砍伐一空,重新种植,现只剩下市政府门前的古榕一株。

公园中轴线上的大门和音乐亭至今尚存,华丽的意大利古典风格,鲜明可见。在公园里有一对石狮子,是平南王府的旧物。尚可喜修建王府时,命人用肇庆七星岩石雕了一对石狮,但在运来广州时,中途船被风浪打沉,石狮亦失,尚可喜命人再造一对。第一公园中的石狮,就是后来再造的那一对。

第一公园向全体市民开放,不用买门票,任何人可以自由出入。但奇怪的是,公园四周却用砖墙围起来,市民戏称为“大监牢”。后来政府把砖墙拆了,改用铁枝栅栏,变得更像大监牢了。其实砌围墙完全多余,公园是底层市民休憩的乐园。《广州民国日报》一篇报道,反映了公园的草根色彩:“今第一公园的草地,乃坐满的无产阶级,和劳力工人,无拘无束的坐地,正是自由得很,快乐得很,但青草被他们蹂躏得太不成模样了……听得歌声清亮,以为是什么剧社演剧,乃趋前一看,见着裸体的苦力工人,在那里击壤而歌,响遏行云,阳春白雪和霓裳羽衣曲。”

1926年,第一公园改名为“中央公园”。当时国民政府成立,以广州为首都,这个公园俨然全国革命的中心。第一届的国民政府委员,就是在中央公园宣誓就职的。1927年,广州市市政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着手筹建广州无线电播音台。1929年5月6日,广州第一家广播电台——广州市播音台开始播音,呼号为CMB,发射功率500瓦,台址设在中央公园西侧靠连新路的一间小平房里,内设播音室及发射机房等,由市公用局派一位技士管理。

电台播音从中午12时20分开始,大部分节目,是粤剧的唱段和西洋音乐。下午2时休息,傍晚7时继续播音,包括用粤语、国语英语播放新闻和音乐,晚上10时30分停止。据电台公布,每天播放时间为6小时32分15.48秒,精准度匪夷所思。星期二、星期四、星期日下午是儿童节目,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受过训练的儿童,轮流演讲益智故事。电台还常猜谜比赛,奖品由各大商店或私人捐赠。

为纪念孙中山,政府计划在越秀山下兴建公园,以伟大的建筑,作永久的纪念。1926年2月25日《广州民国日报》报导:“粤秀山之中山纪念堂的建筑计划,听闻其规模极大,建筑费定为一百万元。惟兹事体大,种种事务均需人主理,闻政府拟设立一‘建筑中山纪念堂委员会’。会员之产出,由国民政府擢定先总理家属一人、指派国民政府一人、人民团体一人、建筑家一人、美术家一人,闻家属中已推定孙科,并派秘书长陈树人为委员,其余建筑家、美术家未定,而人民团体则拟派金曾澄云。”

动议得到各界积极响应,议决在原总统府旧址兴建中山纪念堂。这块地在清代曾做抚标箭道,后改做督练公所;桂系统治广州时期,曾做督军署。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设于此。在1922年的“六一六事变”中,总统府被毁。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广州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曾决定在西瓜园兴建中山纪念堂,但最后还是决定把纪念堂改建在原总统府遗址上,更有纪念意义。

建筑孙中山先生纪念堂筹备委员会把收到的各种设计草案,都放到国民政府内展览,由评判员分别评判,并请画家温其球、姚礼修、高剑父、高奇锋、冯钢伯、陈丘山,建筑家林逸民、陈耀祖八人为评判员。最后,吕彦直设计的方案获得首选。吕彦直是天津人,杨宗锡的康奈尔大学同学,也是越秀山上中山纪念碑和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

纪念堂工程,以馥记取价归元银九十二万八千八百二十五两;纪念碑工程,以宏益公司取价上海规元一十三万八千六百两;全部钢架,以慎昌洋行取价上海规元一十八万五千两为当选。总投资按广东省财政厅公布的数字为3365970元,部分由热心的广州市民和海外华侨集资,部分由广东省政府拨给。工程于1929年1月15日奠基,但中途遇到经费不足及地质复杂等问题,进展一度受阻,直到1931年才基本建成。可惜吕彦直没能看到他的伟大作品落成,中山纪念堂奠基时,他已身患重病,工程还没未完成,便于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病逝。

纪念堂整体建筑庄严雄伟,气势磅礴,包括门楼、纪念堂及东西附楼,坐北朝南,占地共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含东西两座附楼、后台休息室及地下化妆室),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前后左右四个重檐歇山顶拱托着中央的八角形亭式顶盖。从堂体地面至八角亭宝顶最高点为57米。红柱黄墙,衬以宝蓝色琉璃瓦盖,庄严瑰丽,墙裙为辽宁青石,用香港花岗岩做须弥座台基和阶级。廊柱为红色水磨石米柱和红色隔扇。正面重檐歇山顶的中央,高悬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雄浑有力。

堂内观众大厅,分上下两层,共4729个座位,顶呈圆盖形,是用玻璃镶嵌的一个大吊顶,厅内无一柱,不会阻碍视线,堪称建筑艺术中的杰作。堂内四周饰以彩绘图案,丹彩明丽,传达着一种东方民族的风采流韵。舞台后墙镶嵌着孙中山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刻石。牌亭(即草坪南侧的大门楼)由香港宏益公司承造,广州吴翘记营造厂负责门楼的批荡工程,纪念堂室内灯光工程主要由慎昌洋行承办。

在纪念堂动工的同时,市政府酝酿着一个更庞大的计划,就是以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和海珠桥的建设为骨架,把越秀山—中山纪念堂—中央公园—维新路—海珠桥,规划为广州的新中轴线,与中山路等东西向马路构成纵横网状,全市交通集中于此,发号施令,若网在纲。为了配合这一规划,市政府把原计划在法国领事署(今南越王宫博物馆处)兴建的市政府合署办公楼,移到中央公园北部,把这里变成行政中心;省公署、交涉署、财政厅、市政厅、审检厅、图书馆等,全部迁到中央公园周围。远期规划,是把中央公园与越秀公园连成一体,变成一个大公园,中山纪念堂置于其中,改名为中山公园。但最后因局势变化,规划更改,公园计划半途废止。

广州市行政议会向社会征集市府合署办公楼建筑设计方案,要求切合实用、适合经济能力和具有美观性;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能保存固有艺术,参以现代需要,创成新中国式之建筑,东方文化之精神。最后经评审委员会评定,以广州建筑设计师林克明、唐锡畴合作设计为优,定为实施方案。

林、唐方案的大楼外观,为中国传统的宫殿式,与中山纪念堂建筑相呼应。外观三层,内分五层,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前座总面阔88米。考虑到中山纪念堂高度为57米,为了烘托纪念堂,符合中国建筑北高南低的传统习惯,合署楼高度定为33.3米。屋顶铺黄色琉璃瓦绿屋脊,重檐歇山顶,饰吻兽造型,同样是为了有别于中山纪念堂的蓝色屋顶。门廊施红色圆形巨柱,侧翼巨柱形成柱廊。两端角楼五层,四角重檐攒尖顶,如跂斯翼;飞檐翘角,如鸟斯革。屋顶檐下的斗栱与额枋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水磨石上饰有彩画。侧翼东西两楼五层,重檐十字脊顶。余为两坡顶,红圆柱廊,内分四层。整座建筑基座以花岗岩砌成。

大楼在功能上按土地、公安、工务、财政、社会、教育六个局合署办公来设计,根据民族传统形式图样及合署的精神,采用合座式结构。大楼内六个局可分可合,南立面中央主楼的五楼为市长办公室,四楼为会议室,三楼为各局长和秘书等办公室,二楼为六局办公室,基座部分为首层。各部分各自有独立门户,内部有纵横通道,便于相互沟通。

大楼前是花岗石砌的高台,分三层。正门前月台总阔约34米,深约8米。月台仿须弥座形式,饰莲瓣图案,三面设石阶。水洗石米带寻杖的栏杆,望柱头雕云纹松鹤,垂带栏杆的尽头设抱鼓石。主台阶前立有一对石狮,是清代康熙年间广东巡抚部院门前的旧物。百尺高楼,雄伟端庄,极富民族气派。

大楼原定分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工程为正面前座及两旁的前部,也就是今所见到的建筑,1931年7月1日奠基,1934年10月竣工。时任广州市长刘纪文题写了“广州市政府”五字。后因政局动荡、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第二、三期工程,无奈搁置。

1931年的小寒刚刚过去几天,1月10日,广州首次国货展览会在西瓜园开幕,被誉“国货第一展”。展览会设立了“食用原料”“制造原料”“毛皮革类”“纺织用品”“家庭日用品”等14个国货陈列区,还在展览会安排了大量游艺节目,包括武术表演、热门粤曲演唱、英文戏剧表演、提琴独奏等。展览会至1月31日闭幕,近27万人次,购票入场参观购物,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季节,掀起了滚滚的热浪。

展览会有如好戏的开场锣鼓一样,激动人心,大幕在眼前徐徐拉开,锣边大滚花、十八罗汉架,陆续上场。第一个高潮,就是政府在1931年4月炸掉了海珠石,修筑沿江新堤。海珠石是广州海印、浮丘三石之一,坐落在长堤对开的珠江河道上,全长六百余米。1928年政府在岛上建了一座“海珠公园”,但才三年时间,就决定把它炸掉了,因为海珠石造成这个河段水流过急,尤其夏潦高涨时,航船十分危险。炸掉海珠石后,这一段凹进去的岸堤被拉直,开辟马路(今沿江西路)。填得土地的价值,用来支付炸石筑堤与建筑海珠桥的工程费用。当年炸海珠石的费用,每立方码要6.8元港币,海珠石约有11.55万立方码(约8.83万立方米),费用为78.5125万元8仙港币。工程由美国的马克敦公司承办,工人大多是从天津雇来的。

在爆破时,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意外。有一根引线没有炸响,处理过程中,炸药爆炸,炸死了一名叫徐就的工人。马克敦公司声称,他们每次爆炸前一小时、半小时,都会鸣锣示警,以便附近的行人和江上船艇避开,这次处理未爆炸药,也曾事先唱令工人走避。调查报告写道:“该工人徐就,因走避不及,致被石块从背后打落,受伤毙命,系因执务不慎所致,与寻常疏忽伤人不同,业由该公司优给棺殓费了结在案。”

1932年,东南亚著名华侨企业家胡文虎家族在新填地建筑永安堂大厦,作为虎标万金油的总批发处。永安堂以卖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和清快水“四种良药”而出名。这是广州繁荣再现的标志之一。众多港澳华侨,纷纷回国寻找投资机会。1933年初,一个庞大的“港澳华侨回国参观团”,在广东考察投资环境,适逢2月15日广东建设成就的大型展览“广州市展会”开幕,内容分市政、工商、农业、教育、美术、古物、民俗、摄影、武备、革命纪念品十大部分。这一切,让人感觉繁荣仿佛近在眼前。

同一天,还有更让人兴奋的事情发生,那就是海珠桥建成通车了。海珠桥从1929年破土动工,历时三年,元吉大成,造价103.2万两白银,也是由马克敦公司承建。大桥北起于维新路口,横跨珠江,直抵河南厂前街。全长183米,宽约18.28米,南面引桥百斜坡117.64米,北面引桥斜坡145米,桥心高度离水平线约8米。其外形庄严显赫,构造穷工极巧,中段桥面由电力控制起降开合,使大型轮船可以从桥下通过。整座大桥以钢铁和水泥为材料,每天当太阳从赤岗塔那边升起,在白鹅潭沉下之际,霞光漫天,云水相映,海珠桥就像一件宏伟的工业时代艺术品。

与海珠桥遥遥相望的,是坐落在长堤的广州第一摩天大楼——爱群大酒店。这是由陈荣枝与李炳垣两位建筑师携手,为香港爱群人寿保险公司而设计的,1934年10月1日破土动工,1937年7月27日建成开业。65米高的大厦外观,是典型的美国摩天大楼风格,而竖形的线条造型,又带有哥特式建筑的特征。全楼钢架结构,采用先搭好钢筋框架,再灌浇水泥的新工艺。当15层高的大厦钢架结构搭起后,广州市民不禁惊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庞大和复杂的建筑钢框架。又一件工业革命的艺术品,赫然出现在广州街头。

爱群大酒店的“开业宣言”写道:“广州地濒洋海,互市最先,店户之骈阗,行旅之杂嚺,建筑之雄伟,允为南中国冠。比年当局整顿市政,不遗余力,使全市规模,焕然充满西方化之色彩,其舄奕丽谯,盖骎骎乎与沪上竞衡矣。”爱群大酒店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仍是广州最高的建筑物。

在这波建设浪潮中,让人振奋的消息,纷至沓来:广州在西村创办了第一工业区,在河南创办了第二工业区,在芳村(南石头)创办了第三工业区,兴办肥田料厂、硝酸厂、苏打厂、水泥厂、造纸厂、酒精厂、纺织厂、糖厂和兵工厂等,尤以纺织与制糖业最为可观,产品足供全省之用,并可输往外地和海外市场;开发建设黄埔港;又着手筹办华侨实业银行,鼓励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国投资。市政建设方面,积极修筑马路,三年间,开辟了三十多条马路,为东山模范住宅区、川龙口外商业区和大沙头娱乐区的发展奠定基础;还建造海珠桥,开办无线电台,扩建发电厂。对教育亦颇热心,创办德明中学,扩迁中山大学,提倡尊孔读经,鼓励学界整理国故,编订典籍,考据六经,刊定传记。

1933年元旦,陈济棠批准公布《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这份纲领性文件由“整理”和“建设”两大部分组成,整理部分又分“吏治整理”和“财政整理”。根据这个计划,广东将建立规模浩大的省营工业体系,作为经济龙头,斥巨资兴建包括制糖厂、制纸厂、氮肥厂、棉纱厂、渔船制造厂、钢铁厂和水电厂在内的24间大型工厂。工商业像一辆马力强劲的蒸汽机车,带动着社会向前飞奔。

有人把20世纪20年代末至1938年广州沦陷的这段时期,称为“黄金时代”。对很多市民来说,繁荣的指标之一,就是看茶楼、酒家、戏院是否座无虚席。

广州的大茶楼多不胜数,陶陶居、大三元、惠如、三如、南如、福如、祥珍、调珍、荣华、瑞如、天如、大元、成珠、涎香、吉祥、永乐、巧心、枕江、醉观、长江、金山等,每天茶客如云,是各种小道消息、八卦新闻的集散地。酒楼更是后来追上,遍布六街九陌,其中著名的有西关的银龙、孔雀,小北的北园,惠福西的得心,中山四路的妙奇香,龟岗的玉波等。仅长堤一地,就有东亚大酒店、一景楼、金轮酒家、大东酒店、大同酒家、冠华酒家、总统酒家、金龙酒家、新亚酒店、新华酒店等。这种繁华的程度,历史上从未见过。市内茶楼、菜馆、饭店、粉面小食、筵席馆、凉菜档,多达1200多家,天天人满为患,夜夜灯火辉煌。当号称“四大酒家之首”的大三元酒家,推出60元大裙翅“益街坊”时,食客趋之若鹜。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这不是一个“黄金时代”呢?

酒家大多以鱼翅为招徕,上好的几十元一盅,稍次的十几元,再次的10元以下也有交易,官燕窝也很受欢迎,然后是燉乳鸽、挂炉鸭、烧乳猪等。最流行的菜式,是十大菜四热荤,还有所谓八大八小、六大六小之类,价钱在10元至60元之间。无数的商人、官员、名伶、记者、作家和普通市民,几乎把所有酒楼都挤满了。饮食界都说,广州的酒楼百年不算短,十年成老号,可见酒楼繁衍之快,更新换代之快。

20世纪20年代,在惠爱西路有两家著名的菜馆,一家是六榕寺内的榕荫园素食馆,由六榕寺住持铁禅和尚的亲戚戴恭谦、戴健生两父子经营。另一家是与六榕寺相邻的西园酒家,位置在今中山六路与六榕路交界处,号称广州四大园林酒家(文园、南园、谟觞)之一。酒家内有莲池水榭,敞轩回廊,布局幽雅。所有营业厅堂,都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设有古色古香的雅座,视野开阔的牖窗,顾客置身酒家任何一处,都可以观赏到园林景色,听到从六榕寺传来的晨钟暮鼓之声。这是西园酒家设计的特色。

1923年,岭南画家黄般若、潘致中、赵浩公、卢振寰、姚粟若、卢子枢、黄君璧、何冠五、李瑶屏等人,组织以复兴传统国画为宗旨的“癸亥合作社”,1926年扩展为“国画研究会”,以六榕寺人月堂为会址。画家们常在这两家菜馆聚会,切磋画艺,合作写画。(www.daowen.com)

第一代“酒楼王”陈福畴1927年接手了西园酒家。为了与榕荫园争夺食客,他设计了一款招牌菜——鼎湖上素,采用上等斋料“三菇六耳”,即香菇、蘑菇、草菇,石耳、黄耳、桂花耳、白背耳、榆耳、雪耳,配以竹笙、鲜莲子、银芽等,分别用“二汤”(即以老鸡、猪瘦肉、火腿骨等为主要原料熬出上汤后,再加水熬制的味汤)煨透。一碟鼎湖上素,售价高达20元,普通人家难得一尝。但用了腥荤,就不能称之为“素菜”了。

坊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西园隐瞒鼎湖上素用肉汤的真相,不少食客都上了当,叹为素菜一绝。后来陈济棠慕名邀请西园厨师制作这道素菜,但要把所有材料呈上,逐一检查,不能有半点膻荤。厨师左右为难,不敢不做,又不知怎么做,无奈之下,只好兵行险招,用毛巾吸取浓肉汤,晒干后带去,烹制时偷偷用水浸出毛巾内的肉汁调味。这一招瞒天过海,居然得逞,骗过了陈济棠。

为了开辟马路,政府在1921年把上下九附近的文昌庙和洪圣庙拆了。1935年,在光复南路经营英记茶庄的陈星海,买下这块空地,兴建西南酒家,重金礼聘“南国厨王”钟权担任正印大厨。他的拿手好菜“西南文昌鸡”,皮黄而脆,肉嫩而美,骨酥而鲜,肥而不腻,香味浓郁,成为名动一时的招牌菜。广州人在一片“起筷起筷”“饮胜饮胜”的喧嚷声中,吃着佳肴美馔,喝着洋酒或本地的橙花酒、双蒸酒,谈论着遥远北方正发生着的激烈战事,为东北人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流血抵抗和四处流亡,欷歔不已。他们不知道,广州的和平日子,也快要结束了。

1937年,日本飞机开始轰炸广州,西南酒家被炸毁,陈星海的半生心血,化为灰烬。但他愈挫愈勇,在废墟上重建楼宇,再开酒家,易名为“广州大酒家”,并邀请名厨梁瑞掌勺,后来更请到在巴拿马国际烹饪比赛大会上获得金牌的“世界厨王”梁贤加盟。两大厨神名不虚传,烹饪手法,变化无穷,炒、煎、焗、炆、炸、煲、炖、扣,花样百出,样样精美,把粤菜的“清、鲜、嫩、滑、爽、香”,演绎得出神入化。

对广州人来说,“食在广州”不仅意味着上茶楼、酒楼,更意味在街头巷尾,到处可以找到解馋的美食,正所谓“百步之内必有美食”。广州街头不乏底层民众光顾的小酌馆,各式小炒,号称“经济时菜”,每碟不过两毫。平民美食,最常见的就是粥、粉、面了。及第粥、艇仔粥、皮蛋瘦肉粥、猪红粥、鱼片粥、白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生滚粥是用经长时间熬煮的粥做底,把新鲜材料如牛肉、鲩鱼片、猪肝等,放到已调味的粥底之中,煮至仅熟如此,保持材料鲜嫩之余,也让味道渗进绵滑的粥里,带来无比令人满足的美味。还有鲜虾云吞面、及第粥、咸煎饼、裹蒸粽,广州人能一五一十,说上几天几夜。

品尝美食不是富人的专利,穷人也有穷人的美食。和平中路鸡栏孖庙旁边,就有一条食街,美食摊档,星罗栉密,五个铜仙一碗的芝麻糊、花生糊、杏仁糊、绿豆沙、番薯糖水,从巷头一路摆到巷尾。走进巷子,就像融入了浓郁的香气之中,看见什么都想尝,袋里却只有五个铜仙,让人左右为难。聪明的店家就把芝麻糊、杏仁糊和绿豆沙盛在一个碗里卖,三色混合,煞是好看,五仙可以尝到三种甜品,美其名曰“甜品三及第”。

曾经有人出了一个上联:“一群白鹭天边上”,向社会征求下联,得到最工整的下联是:“半只烧鹅地上行”。果然只有贪饕的广州人才想得出来。烧腊在粤菜中,举足轻重,“秋风起,食腊味”,秋凉时用腊味来焗煲仔饭,味道一流。所谓广式烧腊,分为烧味、卤味、腊味三种。烧和卤是烹饪肉类的方式,而腊则是指腌制、熏制、风干肉类的方法。烧味有烧乳猪、烧鹅、烧乳鸽、烧梅叉、烧排骨、烧鸡等二三十个品种。

民国时数得上的腊味店,大部分开在西关地区,如桨栏路信丰、奇友,十八甫佳栈、巧然,上九甫悦来,下九甫皇上皇,龙津东路亚洲、球记,第十甫长洲、广州,十三行参如、有参栈,长寿东路晏行栈,宝华路大元栈、参栈、奇有等。做腊味的师傅,以中山大黄圃人氏居多。

创于清末民初的孔旺记烧腊店,以烧乳猪最为出名,有“广州乳猪第一家”的美名。店主孔昭旺是番禺市桥小龙村人,到广州谋生后,初时做猪肉小贩,有了本钱后便在后楼房(今市政府大院后)开设了固定的店铺“孔旺记”,做起烧乳猪的生意。生意越做越好,开了多间分店,分别由孔昭旺的几个儿子经营,其中第八子孔全在黄泥巷(华宁里)口开的分店叫孔莫记。

孔旺记的烧乳猪,选料精细,选用以本地米喂养的小猪,配上他精心配制的调料,以明炉烧烤,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烧出来的乳猪表面光滑,红红润润,俗称“玻璃皮”。其特点是色泽鲜明,入口化皮,甘香酥脆,皮脆肉嫩,香而不腻,口感极佳。1948年,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设家宴招待地方官员,也专门订了孔旺记的两只“席猪”(一席20件,每人2件),其矜贵可知。

沧洲栈始创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店主黎敦潮,是香山大黄圃人,16岁到佛山一家烧腊店打工,偷师学了一套制作腊味的手艺,然后到了广州,与其他几个人合股,在中山四路一条横巷里开了家名为“沧洲栈”的腊味店。到1928年,沧洲栈腊味的名气已经很大,生意兴隆,黎敦潮买下了几个股东的股份,变成独资经营,并把店迁到惠爱东路的新店址。新店临街而开,客流更加旺盛。

沧洲栈的腊肠一定选用新鲜猪肉,而且非前后腿肉不用;肠衣也必须由本店伙计亲自制作,名为“本地衣”;所选用的酒一定是正牌的江西回龙酒和天津玫瑰露酒;糖则非要上等白砂糖不可。制作招牌的“生抽腊肠”时,必须要从本地河南酱园购买,为了保证生抽的质量,要用细管从酱缸中慢慢抽出来,一滴一滴过滤,买一次生抽往往要花上一天时间。生抽运回店后,还要在天台晾晒。每一个程序都精益求精,环环紧扣,才生产出“豉味”浓郁、备受欢迎的腊肠。

沧洲栈的腊味品种有二十多个,其中“鲜鸭肠”是其独创的品种,采用新鲜鸭肝,配以白糖、酒、生抽等,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生产出来的腊肠风味独特,鸭肝的鲜肉香味与糖、酒等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口感香滑,既有鲜味,又有腊味,极受喜爱。

广州人说“食系十足,着(穿)系九六”,意思是吃才是最实惠的,因此对吃十分讲究,寻访美食是一种生活乐趣。

当人们蜂拥到戏院听戏时,一种新鲜玩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唱片。这是一种崭新的娱乐方式,让人们不用上戏院也可以听戏。其实,早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美国的胜利唱片公司就录制了粤剧唱片,现存最早的粤剧唱片《围困谷口》和《闺留学广》,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录制的。那时留声机还不普及,能听唱片的人寥寥无几,而坊间相传,灌唱片后留声机会把人的嗓音摄进去,引起失声(倒嗓),以后再也不能演戏唱曲了,所以粤剧演员们个个都畏缩不前,不敢尝试。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八和会馆创始人邝新华,他毅然灌录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在他的带动下,灌唱片的粤剧演员越来越多,胜利、百代、高亭等外国唱片公司,纷纷为粤剧录制唱片。在中国所有地方戏剧中,粤剧是灌制唱片最早、也是最多的。农村酬神庙会上的古老戏曲,和最先进的工业文明产品相结合,具有划时代的象征意义。

几乎与唱片出现同时,电影在广州登陆了。这是一种更具工业文明色彩的东西,人们完全想不到,若干年后,它在中国竟会成为上百亿票房的巨大产业。电影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前后,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法国人把电影放映机带到广州,在石室耶稣圣心堂的丕崇书院内放映电影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出现在广州。后来,一位华侨从海外带回来了一台放映机和几部短片,在茶楼里放映,这是普通民众第一次有机会,在小小银幕里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后来有了专门放电影的地方,叫“画院”或“映画院”。

清末民初,广大路口开了一家“通灵台”,是广州最早的电影院之一。“通灵”二字,反映出中国人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不久城隍庙附近也开了一家,叫“镜花台”,意思是从这里可以走入一个疑幻似真的奇妙天地。默片(无声电影)时代,电影院常用广东音乐在现场伴奏,二弦、三弦、高胡、椰胡、洞箫高奏着畅快淋漓的广东音乐,观众十分过瘾,甚至把广东音乐称为“国乐”。电影院的座位分成许多等级,但名称都起得很好听。1925年在明珠影画院看一部无声电影,包厢位3.5元,明珠位8毫,和平位4毫,大同位2.5毫,花园椅1.5毫。至于明珠位与和平位有什么区别,只有进了影画院的人才知道。这是超级豪华的享受了,在十八甫的一新影画院,最贵的二楼散厢座位,也只3毫。

自从1930年4月,西堤二马路的中华画院首次放映派拉蒙公司有声片《红皮》,标志着有声电影来到广州,顿时风靡全城。到1934年,广州已有21个电影放映场:永汉路的中国电影院、永汉戏院、南关影画院,西堤二马路的中华影戏院,十一甫的模范影戏院,长堤的明珠影画院,惠爱中路的明星影画院、民乐影戏院、新华影画院,下九甫的新国民戏院、中山戏院,长寿路的和平戏院,十八甫的一新戏院,中华南路的华民戏院、大德戏院,太平沙的天星影画院(除华民及各天台放映场外,均已放映有声片)。此外,还有广州、红棉、大佛三家电影院在兴建中。各影院的总座位数,已逾两万。

每有新戏上映,电影院门口便排起买票的人龙。“浪漫奇情巨片《玉骨冰心》”“肉感、香艳、销魂歌舞巨片《万花团》”,是报纸上常见的电影广告。还有《神经六空城计》《军中红粉》《差利懒骨头》《三个奇女子》之类的广告,充斥报纸的版面。一般的电影院每天放两场,头场从正午12时起,至下午2时止;二场接着放,到4时止。晚上也有两场,晚7时第一场,晚9时第二场。据当年的《广州年鉴》介绍:新华影画院的“内容布置皆含有极新时代性,且多影国片,尤能吻合观众爱国心理,大有时时满座之盛况”。但在电影开映之前,观众往往要先听卫生局派来的人员,演讲30分钟,教市民如何加强卫生。

电影的观众,迅速超过了传统的粤剧,1933年统计广州本地的营业额总收入,电影比粤剧高了160%。很多粤剧大老倌也纷纷加入电影行业。“在玻璃棚下求生活”的粤剧伶人,有薛觉先、唐雪卿、白玉堂、谢醒侬、叶弗弱等人,他们拍摄了《白金龙》《荼薇香》《歌台艳史》《良心》《裂痕》《摩登泪》《雪国女皇》《歌台艳史》等一系列影片。薛觉先主演的粤剧时装影片《白金龙》,创下惊人的票房收入,为式微的粤剧注入了强心剂。

1933年,丰宁路西瓜园开了一家太平戏院,可容纳1800人,规模颇大,是广州第一家拥有旋转舞台的戏院。这是学香港利舞台的,采用两级减速齿轮传动装置,使舞台可以旋转360度。每一场结束时,把舞台一转,就可以换上新布景,节省时间。这是个不错的噱头,吸引了大批有好奇心的观众。戏院落成后,首场演出是大尧天剧团的粤剧《白蟒占龙宫》。当年,马师曾组建大罗天剧团和太平剧团,在这里也演出过《苦凤莺怜》《佳偶兵戎》和《狸猫换太子》等剧目。

国难当头,舞台却仍然以袍甲打斗、宫闱秘闻、神怪香艳一类古老戏剧为主,引起部分观众反感,于是戏剧界有人另竖大旗,上演具有时代感的戏剧。“九·一八事变”后,广州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太平戏院上演大型历史剧《黄花岗》,广东话剧舞台上的“三大小生”李门、张村、卓文彬,“三大名旦”梁绮、阮琪、邝清辉,都在戏中担任要角,演出大获成功,成为全城热议的一件盛事。

国民政府于1930年5月颁布《市组织法》,把市分为行政院辖市与省辖市两种,规定除首都为院辖市外,人口在百万以上者,或在政治上、经济上有特殊情形者,亦为院辖市;广州市虽符合院辖市条件,但因为是省会城市,遂定为省辖市。市以下为区,区内编制为保甲,十户至三十户为甲,十甲至三十甲为保,十保至三十保为区。

由于当时广州在陈济棠管治下,对南京中央政府处于半独立状态,故市内并未马上实行保甲制。1934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432次会议议决,由行政院通令各省市切实办理地方保甲。行政院于同年12月通知各省,普遍实行保甲制度。广州市从1937年2月才开始实行乡镇保甲制,每个区设区公所(后改称联乡办事处),按警察分局管辖范围,划分为若干保、甲,各联保、保、甲均设联保长、保长、甲长。

繁荣时代总会有黑暗的另一面。1934年的广州街头,聚集了五万多的乞丐,他们有自己的组织——关帝厅,华林寺是总舵,还有不少分舵。他们行乞时各出奇招,有的把腐烂的臭牛肉贴在腿上,假扮脓肿残废行乞;有的牵绵羊、耍猴子,在街头卖艺;也有的化装成和尚、尼姑,沿门托钵;还有专门替人打架的。普通市民办红白喜事,都要事先知会关帝厅,缴纳保护费,以免被恶丐捣乱。

政府最初规划,是把大沙头建成娱乐区,所有烟室、赌馆、娼寮、妓艇,都集中到娱乐区经营。1933年,大沙头娱乐区破土动工,沿岸砌石,划定马路界线,分段招商承建。但在建成之前,广州的烟赌档,一律迁到河南。自从河南辟为赌博特别区后,专向赌仔借钱的“裕泰公司银牌现钱”,从厂前街至大基头,招牌林立,抢尽风头。沿江排列着“裕泰公司”的几十个霓虹灯巨型招牌,入夜明光烁亮,照耀江面。横水渡往来穿梭,西濠口还有电船,专门运载赌仔过江。海珠桥上,三五成群的赌仔,多如过江之鲫,散向河南各个赌场。

陈塘、东堤一带,花街柳市,棋布错峙。报纸上充斥着专治“广疮”的广告,所谓“广疮”乃指各种花柳暗病。《广州民国日报》上一则“敬告全国青年男女”的广告写道:“社会进步,淫风日盛,世风日下,人欲横流,青年男女,情窦初开,纵欲伤身,不知自爱,以致少年斲丧,精神萎靡”,所以要及早吃他们的“精武丸”。另一则广告写道:“鄙人不知自爱,偶然宿娼染毒,疳疔芒果,源源发作,面起斑纹,终日如虫行蚁走,毛发脱落,鼻梁以下,面目全非”,经大医师施以针射服药,一星期完全治愈。而电影院里,天天放映着“肉感歌舞片”《夜未央》,广告词充满着色情暗示:

写纸醉金迷的百老汇底夜间生活!

写笙歌不绝的夜总会底繁华热闹!

写奢侈荒淫的文明都市底淫奔幽会!

写脂香四溢的舞女底情歌艳舞!

写风流怪诞的男女底醉生梦死!

看!看!看!夜未央!

有歌,有舞,有肉,有香!

熟读四书五经的老夫子,看见报纸刊登这样的广告,无不痛心疾首。陈济棠也担心歌舞升平的生活,会对人们的精神,产生负面影响,造成道德滑坡,遂在20世纪30年代发起了道德重建运动。他从第一集团军各级政治部中,抽调部分政工人员,组织提倡传统道德、阐扬国学精华的“明德社”,出版杂志,重建“为政以德,德治天下”的理念;编写历代贤臣、名宦行状的《官人模范录》,在政府官员中,倡行明德修身,要求大家终日惕厉,不忘官箴,“尚中庸,去偏激,使到阶级融和;重实行,轻哲理,使到文化统一;喜和平,厌侵略,使到平等博爱”;又办学海书院,照搬张之洞的办学制度,以研究周易、礼制、道德经、孔子、孟子、宋明理学、曾国藩为课程,以期造德器之养成。

然而,到了民间,重建运动,却变得离弦走板,诸如规定省小学一年级起要粗明经义,高小至初中分四年读完“四书”,高中以上读“五经”,而《孝经》则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省教育厅推出的《新公民课本》,第一课就是让学生们学会说:“陈总司令爱我,我爱陈总司令。”政府规定在游泳场要用木板分隔,男女不能同池游泳;新国民戏院聘请男伶白驹荣和女伶关影怜同台演戏,也被公安局以“有伤风化”为由,禁止演出;甚至连歌舞团,亦不准男女同台献艺。在经历过五四运动之后,这种与时代脱节的道德规范,令人有隔世之感,不仅备受知识界质疑,而且在现实中,也很难产生积极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