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定公元年春季,春秋公羊传中的鲁定公即位

定公元年春季,春秋公羊传中的鲁定公即位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元年1,春,王。译文鲁定公元年,春季,周王。定公(元年)没写正月,是因为定公即位在正月之后。对定公、哀公的记载,有许多隐晦之辞。注释1 元年:鲁定公元年,公元前509年。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定公之立,是在昭公丧至自乾侯之后六日,即于六月初戊辰,非于年初告庙时。5 定君乎国:定昭公为国君的丧礼。考公四年,立弟熙,是为炀公。但按祭法,诸侯五庙,炀公至定公,年代渺远,祷所不及,更无立庙之理。

定公元年春季,春秋公羊传中的鲁定公即位

原文

【经】元年1,春,王。

【传】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2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为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辞3,主人4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尔。

译文

【经】鲁定公元年,春季,周王。

【传】定公(元年)为什么不写正月?写正月是表明诸侯正式即位。定公(元年)没写正月,是因为定公即位在正月之后。他即位何以在正月之后?因为昭公流亡在别国,(他的灵柩)能不能回来还不知道。为什么不可知?因为决定权在季氏。(《春秋》)对定公、哀公的记载,有许多隐晦之辞。当时的君臣习读《春秋》,问措辞的意义,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会有罪过。

注释 1 元年:鲁定公元年,公元前509年。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2 即位后:昭公死于三十二年十二月,丧在乾侯。定公之立,是在昭公丧至自乾侯之后六日,即于六月初戊辰,非于年初告庙时。3 微辞:隐语,不能明白说的话。4 主人:谓时君,恐亦包括权臣在内。

【经】三月,晋人执宋仲幾于京师

【传】仲幾之罪何?不蓑1城也。其言于京师何?伯讨也。伯讨,则其称人2何?贬。曷为贬?不与大夫专执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大夫之义,不得专执也。

【经】夏,六月,癸亥,公之丧3至自乾侯。

【经】戊辰,公即位。

【传】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则曷为以戊辰之日然后即位?正棺于两楹之间4,然后即位。子沈子曰:“定君乎国5,然后即位。” 即位不日,此何以日?录乎内6也。

【经】三月,晋国人在京师抓了宋国的仲幾。

【传】仲幾的罪过是什么?(诸侯们给成周筑城时,他施工)没有接受对于工程的要求。这里说在京师抓是什么意思?表明是方伯的讨伐。既是方伯的讨伐,却称“人”是为什么?是要贬他。为什么贬?是不赞同大夫擅自抓人。为什么不赞同?实际上赞同而字面上不赞同。字面上为什么不赞同?因为作为大夫的规矩,不得擅自抓人。

【经】夏季,六月,癸亥日,昭公的灵柩从乾侯回国。

【经】戊辰日,定公即位。(www.daowen.com)

【传】癸亥日,昭公的灵柩就从乾侯回国了。为什么在灵柩回国之后的戊辰日即位?因为要(在五日之后举行殡礼,)将灵柩移至殿上的两柱之间,嗣君才行即位之礼。子沈子说:“把逝世的国君的灵柩在国都中摆正位置,然后新君即位。”新君即位(都是正月朔日,因此)不记日子,这里为什么记日子?是为了对本国的事详加记载。

注释 1 蓑:以草覆盖。2 称人:指经文中称“晋人”执宋仲幾,而不是说晋大夫韩不信。3 丧:指遗体、灵柩。4 正棺于两楹之间:殡礼。将殓后的灵柩移置于殿上两柱之间。5 定君乎国:定昭公为国君的丧礼。6 录乎内:详记鲁国国内的事。

【经】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经】九月,大雩。

【经】立炀宫1

【传】炀宫者何?炀公之宫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立炀宫,非礼也。

【经】冬,十月,霣霜杀菽2

【传】何以书?记异也。此灾菽也,曷为以异书?异大乎灾3也。

【经】秋季,七月,癸巳日,安葬我国君主昭公。

【经】九月,举行大雩祭。

【经】建立炀宫。

【传】炀宫是什么?是炀公的庙。写“立”是什么意思?立是不应当立的意思。建立炀公庙是不符合礼的。

【经】冬季,十月,降霜杀死豆类作物。

【传】为什么记?是记怪异现象。这是使豆类作物受灾,为什么作为怪异现象记?怪异现象比灾害更严重。

注释 1 炀宫:远祖炀公的庙。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立弟熙,是为炀公。炀公是鲁国小宗代大宗之始。季氏是小宗季友之后,亦欲以代大宗昭公,故立炀公之庙。但按祭法,诸侯五庙,炀公至定公,年代渺远,祷所不及,更无立庙之理。所以《公羊传》说:“不宜立也。”2 霣霜杀菽:降霜毁了豆苗。霣,同“陨”,降落。菽,大豆。3 异大乎灾:《公羊传》认为,异,是为人君的自省机会,引以为戒。重异不重灾,就是重教化而贱刑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