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经】七年,春,公伐邾娄。
【经】三月,甲戌,取须朐1。
【传】取邑不日,此何以日?内辞也,使若他人然。
【经】遂城郚2。
【经】夏,四月,宋公王臣3卒。
【经】宋人杀其大夫。
【传】何以不名?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
【经】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4。晋先眛5以师奔秦。
【传】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此晋先眛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外也。其外奈何?以师外也。何以不言出?遂在外也。
【经】狄侵我西鄙。
【经】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6,盟于扈7。
【传】诸侯何以不序?大夫何以不名?公失序也。公失序奈何?诸侯不可使与公盟,眣8晋大夫使与公盟也。
【经】冬,徐伐莒。
【经】公孙敖如莒莅盟。
译文(www.daowen.com)
【经】鲁文公七年,春季,文公攻伐邾娄。
【经】三月,甲戌日,占取须朐。
【传】占取别国的邑(照例)不记日子,这里为什么记日子?这是为本国隐讳的话,使人觉得像是别人占取须朐一样。
【经】接着在郚筑城。
【经】夏季,四月,宋公王臣去世。
【经】宋国人杀他们的大夫。
【传】为什么不写出被杀的大夫的名?因为宋国三代君主没有大夫,这三代君主都是娶国内大夫的女儿为妻(不敢以妻父为臣)。
【经】戊子日,晋国人和秦国人在令狐作战。晋国的先眛带了军队投奔秦国。
【传】这是偏战,为什么不说军队大败?因为他们势力相等(不分胜负)。这是先眛,称他为“人”是什么意思?是贬他。为什么贬?因他外逃。他是怎么外逃的?带兵外逃。为什么(只说“奔秦”,而)不说出奔秦?因为他在外作战,顺势外逃(所以不说出奔)。
【经】狄侵犯我国西部边境地区。
【经】秋季,八月,文公会见诸侯、晋国大夫,在扈地结盟。
【传】为什么不把诸侯们一一叙列出来?为什么不把大夫的名字写出来?因为文公丧失了和他们排在一起的机会。文公是怎么丧失和他们排在一起的机会的?诸侯不肯和文公一起盟誓,用眼睛示意晋国大夫与他盟誓。
【经】冬季,徐国攻伐莒国。
【经】公孙敖到莒国莅临盟会。
注释 1 须朐(qú):鲁之封内属国。僖公母成风娘家,两次为邾娄所灭。2 郚(wú):鲁地,在今山东泗水东南。3 宋公王臣:宋成公,名王臣。4 令狐:晋地,在今山西临猗西。5 先眛:晋赵盾派先眛往秦迎公子雍回晋继位。后赵盾畏穆嬴之逼,改立灵公,并派军队抗御护送公子雍回晋之师,战于令狐,先昧愤而奔秦。6 晋大夫:谓赵盾。此时灵公尚在襁褓中,由赵盾代为与会。7 扈:郑地,在今河南原阳西。8 眣(dié):以目示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