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闵公二年:春秋公羊传》

《闵公二年:春秋公羊传》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1。译文鲁闵公二年,春季,周王的正月,齐人(逼)迁阳民。讥讽(闵公)开始不满三年。庄公薨于三十二年八月,到此年夏五月,只21个月,未达三年之数。秋季,八月,辛丑日,闵公去世。庄公死,子般弑,闵公试,比三君死,旷年无君,设以齐取鲁,曾不兴师,徒以言而已矣。庄公死了,子般被杀,闵公又被杀,接连三君死去,长年没有君主,如果凭齐国的实力夺取鲁国,就不需兴师,只用几句话就可以了。

《闵公二年:春秋公羊传》

原文

【经】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1

【经】夏,五月,乙酉,吉禘2于庄公。

【传】其言吉何?言吉者,未可以吉也。曷为未可以吉?未三年3也。三年矣,曷为谓之未三年?三年之丧,实以二十五月。其言于庄公何?未可以称宫庙4也。曷为未可以称宫庙?在三年之中矣。吉禘于庄公,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不三年也。

译文

【经】鲁闵公二年,春季,周王的正月,齐人(逼)迁阳民(夺取阳地)。

【经】夏季,五月,乙酉日,吉禘于庄公。

【传】这里说“吉”是什么意思?说吉,是不可以说吉。为什么不可以说吉?(庄公死)还没有三年。已经三个年头了,为什么说没有三年?三年之丧,实际上要二十五个月(这时只有二十一个月)。(禘祭照例应说“于某庙”)这里说“于庄公”是怎么回事?因为还不可以称庙。为什么还不可以称庙?因为还在三年之内(死者的牌位还没有进庙)。“吉禘于庄公”,为什么记?为了讥讽。讥讽什么?讥讽(闵公)开始不满三年(丧就举行吉禘)。

注释 1 阳:姬姓小国,在今山东沂水西南。2 吉禘(dì):守孝期满除去丧服,换上吉服,将新死者的神主送入宗庙,为此举行的大祭叫吉禘。3 未三年:三年之丧,实际上为25个月。庄公薨于三十二年八月,到此年夏五月,只21个月,未达三年之数。4 未可以称宫庙:说吉禘“于庄公”,表示是在庄公新庙中举行,不是在宫庙(祖庙,太庙)中举行。

【经】秋,八月,辛丑,公薨。

【传】公薨何以不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孰弑之?庆父也。杀公子牙,今将尔,季子不免。庆父弑二君,何以不诛?将而不免,遏恶也;既而不可及,缓追逸贼1,亲亲之道也。

【经】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娄。2

【经】公子庆父出奔莒。

【经】秋季,八月,辛丑日,闵公去世。

【传】闵公去世为什么不记他去世的地点?是为他哀痛。哀痛什么?哀痛他被杀。谁杀他?是庆父。杀公子牙,是因为他当时打算杀君主,季子不免杀他。庆父杀了两个君主,为什么不诛庆父?打算(杀君的),不免(于被杀),是为了阻止恶行;已经(杀君的),(杀掉他)也无济于事了,缓于追究,使贼逃去,是亲爱亲人的做法。(www.daowen.com)

【经】九月,夫人姜氏躲避到邾娄国。

【经】公子庆父出逃到莒国。

注释 1 缓追逸贼:不马上追捕弑君的逆臣贼子,让其逃窜。2 九月,夫人娄氏孙于邾娄:庆父弑二君,庄公夫人哀姜都参与其事,这时为避免国人指责,逃避到邾娄国去躲一下风头。孙,读同“逊”,避让,回避。

【经】冬,齐高子来盟。

【传】高子者何?齐大夫也。何以不称使?我无君也。然则何以不名?喜之也。何喜尔?正我1也。其正我奈何?庄公死,子般弑,闵公试,比三君死,旷年无君,设以齐取鲁,曾不兴师,徒以言而已矣。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2,立僖公而城鲁。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者是也;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者是也。鲁人至今以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

【经】十有二月,狄入卫。

【经】郑弃其师。

【传】郑弃其师者何?恶其将也。郑伯恶高克,使之将,逐而不纳,弃师之道也。

【经】冬季,齐国的高子前来(与我国)结盟。

【传】高子是什么人?是齐国的大夫。为什么不称他出使?因为我国没有君主。那么为什么不称他的名?是为他来高兴。为什么高兴?(他是来)安定我国的。他怎样安定我国?庄公死了,子般被杀,闵公又被杀,接连三君死去,长年没有君主,如果凭齐国的实力夺取鲁国,就不需兴师,只用几句话就可以了。齐桓公却派高子率领南阳的兵(来我国),立僖公为君,替鲁国修城。有的说:从鹿门到争门那段是他们修筑的;有的说:从争门到吏门那段是他们修筑的。鲁国人至今将这作为美谈,说:“仍然想念盼望高子。”

【经】十二月,狄人进入卫国国都。

【经】郑国抛弃它的军队。

【传】郑国抛弃它的军队是怎么回事?是因为厌恶这军队的将领。郑伯厌恶高克,就派他领兵(在外),驱逐他,不让(他)回来(直到军队溃散),这是抛弃军队的做法。

注释 1 正我:使我鲁国正本清源,政治走上正轨。2 南阳之甲:齐南阳地区的武装部队。甲,甲兵,指军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