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隐公五年春季观鱼,价值百金,桓立替桓祭母,公羊传

隐公五年春季观鱼,价值百金,桓立替桓祭母,公羊传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五年,春,公观鱼1于棠。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译文鲁隐公五年,春季,隐公在棠地观看捕鱼。价值百金的鱼,隐公使人张网捕取它。这样措辞是说隐公认为得到这些鱼是大好事。隐公是代替桓公为君的,所以替桓公祭祀他的母亲。是为了成全隐公的意愿。天子八佾4,诸公六,诸侯四。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5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

隐公五年春季观鱼,价值百金,桓立替桓祭母,公羊传

原文

【经】五年,春,公观鱼1于棠。

【传】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2之也。百金3之鱼,公张之4。登来之者何?美大之之辞也。棠者何?济上5之邑也。

【经】夏,四月,葬卫桓公。

【经】秋,卫师6入盛7

【传】曷为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书其重者也。

【经】九月,考仲子之宫8

【传】考宫者何?考犹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桓未君,则曷为祭仲子?隐为桓立,故为桓祭其母也。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

译文

【经】鲁隐公五年,春季,隐公在棠地观看捕鱼

【传】为什么要记(这事)?为了讥讽。讥讽什么?讥讽他去得太远了。隐公为什么走这么远看捕鱼?他是要“登来”这些鱼。价值百金的鱼,隐公使人张网捕取它。“登来”这些鱼是什么意思?这样措辞是说隐公认为得到这些鱼是大好事。棠是什么地方?是济水边上的一座城邑。

【经】夏季,四月,安葬卫桓公。

【经】秋季,卫国的军队攻入盛国。

【传】为什么有的地方说“统率军队”,有的地方不说“统率军队”?将领地位高、军队数量多,就说“某人统率军队”;将领地位高、军队数量少,就只记将领;将领地位低、军队数量多,就说“军队”;将领地位低、军队数量少,就说“人”。国君自己做统帅不说“统率军队”,只记下那分量最重的(国号)。

【经】九月,举行仲子新庙落成的祭祀

【传】考宫是什么意思?考,等于说进入宗庙(享受祭祀)。是开始在仲子的新庙里祭祀仲子。桓公还没有做国君,为什么祭祀仲子?隐公是代替桓公为君的,所以替桓公祭祀他的母亲。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记下呢?是为了成全隐公的意愿。

注释 1 观鱼:观看捕鱼。实际上是自己动手捕鱼。2 登来:合音为“得”,“登来之”就是得之。为什么说“登来之”?《传》解释说,是为了说得好听,为了说得重大。3 百金:是说价值不菲。金,金属货币单位,或说一斤为“金”,或说一镒(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金”。4 张之:张网捕之。5 济上:春秋时济水流经曹、卫、齐、鲁之境,济上指近于齐国的那一部分,离鲁国都甚远。6 师:军队。又,两千五百人为一师。7 盛:通“成”,国名,姬姓。8 考仲子之宫:祭仲子的庙落成。考,成,落成。宫,这里指用于祭祀的庙。

【经】初献六羽1。(www.daowen.com)

【传】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2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始僭3诸公也。六羽之为僭,奈何?天子八佾4,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5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则何以三?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始僭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僭诸公犹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6

【经】(仲子神主入庙,)初次献上六羽。

【传】“初次”是什么意思?是开始的意思。“六羽”是什么?是数目为六列的乐舞。“初次献上六羽”,为什么要记?为了讥讽。讥讽什么?讥讽他们开始僭越到诸公的等级。六列乐舞是僭越,怎么回事?天子用八列,诸公用六列,诸侯用四列。诸公是什么人?诸侯是什么人?天子的三公称公,做过王的人的后裔称公。其余的大国的君主称侯,小国的君主称伯、子、男。天子的三公是什么人?是天子的相。天子的相为什么是三个?从陕向东的地方,由周公主管;从陕向西的地方,由召公主管;还有一个相待在朝廷之内。僭越到诸公之位,是开始于这时吗?在这之前就有。在这之前就有,那么为什么说开始于这时?因为僭越到诸公之位,还可以说;僭越到天子之位,就说不得了。

注释 1 六羽:舞者六列,每列八人,这样的羽舞,称为“六羽”。古代舞蹈有文舞、武舞,跳文舞时,把雉尾(野鸡尾巴毛)竖在竿子上,持之以为舞具。这样的舞蹈,称为羽舞。2 献六羽:用六羽这种舞蹈迎仲子的神主入庙。3 僭(jiàn):使用超越身份的礼仪,冒用超越身份的名义,都可叫作僭。4 八佾(yì):六十四名舞者。佾,八人组成的一列。八列就是六十四人了。5 王者之后:指杞为夏之后,宋为商之后。6 这话暗指鲁曾用八佾之礼,僭越天子为“不可言”,罪大。

【经】邾娄人、郑人伐宋。

【经】螟。

【传】何以书?记灾也。

【经】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1卒。

【经】宋人伐郑,围长葛。

【传】邑2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3也。

【经】邾娄人、郑人攻伐宋国。

【经】螟虫(为害)。

【传】为什么记螟虫?是记灾害。

【经】冬季,十二月,辛巳日,公子去世。

【经】宋人攻伐郑国,包围长葛。

【传】城邑不说包围,这里说包围,是怎么回事?因为宋人恃强不义。

注释 1 公子(kōu):即臧僖伯,鲁国大夫,鲁孝公之子,死后谥僖。2 邑:小城镇。3 强:是说恃强不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