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防护林带将林网与区域内水网有机联系,做到林水相依,使凌乱的河道贯通,形成15km 长的滨水景观环,构建区域内绿色通道的基本框架。利用自然水系设计生态过程,打造生态景观基地。防护林带以防护隔离、净化空气、固碳为主要功能,减弱多种类型交通基础设施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防护林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生态屏障,可以起到改善环境质量、消除粉尘废气、阻隔噪声等防护作用,缓解大流量的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
优化景观功能
效果图
通过防护林的建设,塑造富有天际线变化的林带景观,软化交通枢纽的硬质线条。运用植物混交、多品种搭配和地形塑造的手法,形成自然的、有节奏感、起伏变化的林冠线,增强交通枢纽范围内的景观层次感,提升往返游人的心情愉悦度。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防护林的建设结合交通枢纽所提倡的先进、环保的理念,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城市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规划设计
针对减少和降低高架道路及高铁产生的污染,如交通噪声(空气动力噪音)、运行中粉尘强磁场等对人与环境的不利影响,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乔木品种
绿化展开面(一)
植物群落:红叶李、复羽叶栾树、无患子、香樟、乌桕、东方杉、银杏等
绿化展开面(二)
植物群落:香樟、无患子、复羽叶栾树、红叶李、朴树、墨西哥落羽杉、红叶石楠等
隔音效果较好的树种:雪松、香樟、龙柏、水杉、墨西哥落羽杉、悬铃木、垂柳、侧柏、日本柳杉、桂花、女贞等。
防尘树种(树叶的总叶面积大、叶面粗糙多绒毛,能分泌黏性油脂或汁浆的树种都是比较好的防尘树种):核桃、构树、桤木、臭椿、侧柏、朴树、悬铃木、女贞、泡桐等。
种植形式与密度
常绿树种∶落叶树种=3∶2。
以乔木为主,块状混交,种植长度≥60m/单元。(www.daowen.com)
路口、重点区域点缀花灌木,林下地被以籽播为主。
充分考虑绿地节约型、低维护管理。
实景图
20m 绿化剖面图
20m 绿化平面图
20m 绿化立面图
防护林带设计
绿带布置形式
林带的布局与主导风向的角度会影响防护效果,主林带与主导风向垂直时空气最容易进入林带内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林带结构一般分为通透结构、半通透结构和紧密型结构三种主要形式。通透结构一般由乔木组成,半通透结构由乔木及其间稀疏栽植的灌木组成,紧密结构由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和地被组成复式立体种植。通透结构会使污染气体快速通过,紧密结构会阻挡污染气体并迫使从林带上方通过,半通透结构介于二者之间,吸纳部分污染气体有害物质的能力较强。
树种选择
遵循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有机结合、近期与远期效果结合的设计原则,植物品种选择上充分考虑植物固碳释氧、吸收废气、降噪滞尘、净化空气等生态防护功能。主要植物品种如下:
常绿骨干树种:香樟、广玉兰、乐昌含笑、女贞、独本桂花;
落叶骨干树种:朴树、臭椿、紫花泡桐、厚朴、悬铃木、青桐;
色叶树种:银杏、乌桕、枫香、无患子、黄山栾树;
塑造天际线变化:墨西哥落羽杉、落羽杉、池杉、水杉;
路口、重点区域点缀花灌木与球类:二乔玉兰、垂丝海棠、日本早樱、花石榴、海滨木槿、多杆紫薇、紫荆、红叶石楠球。
剖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