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文明基因的传承》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文明基因的传承》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颜渊》中,齐景公问政,孔子给了有名的八字简洁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能用如此简洁的文法,给如此简洁的答案,背后有个重要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普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时代。封建宗法维持正常运作时,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句子。孔子会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为现实中不再是如此理所当然地叫什么就是什么,有了“名”与“实”的分离断裂。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文明基因的传承》

论语·颜渊》中,齐景公问政,孔子给了有名的八字简洁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文法上简洁,四组两个字两个字重复,第一个字当动词,第二个字则是名词,如果换成用白话讲,就得讲得很啰唆——“做国君的像个国君,做臣子的像个臣子,做父亲的像个父亲,做儿子的像个儿子。”

另外,在意思上也很简洁,简洁到甚至八个字都嫌多,或换个方向看,八个字能涵盖的,还超过字面意思。孔子提出的,是“各归其位”的道理,是什么样的身份,就依照那样的身份行事。不只是君臣父子,所有的身份都一样,都该按照身份的规范来做。

能用如此简洁的文法,给如此简洁的答案,背后有个重要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普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时代。大家都能够感觉到,原先身份规范的“应然”和当下行为的“实然”,不再是同一回事了,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问题——“名”与“实”之间的分离。叫爸爸的,看起来不像爸爸,做的事情也不是我们觉得爸爸该做的;叫儿子的,看起来不像儿子,做的事情也不是一般同意儿子可以做的。从这样的行为混乱上,更进一步,产生了那个时代普遍对于“名”与“实”的困惑与省思。

叫什么就是什么,是我们对于“名”与“实”的根本认定。叫作“桌子”的,就是个桌子;叫作“杯子”的,就是个杯子。有其“实”方有其“名”,“名”和“实”一直在一起,这是我们使用语言并以语言来知觉世界的根本原则。“名”所指涉的“位份”,又是封建宗法最要紧的一环。(www.daowen.com)

封建宗法的核心,是用亲属关系来决定人与人应有的互动行为。在封建宗法中,没有单纯的两个人互动,如何互动,甚至为何要互动,都是由这两人在封建宗法中的相对地位决定的。我要知道的,不是你是谁、叫什么名字,而是你和我是什么关系,最容易让我掌握你和我关系的,则是:我该如何称呼你?

叔叔、舅舅、表弟、堂姐、伯公、姑婆、姨婆……每一种称呼,同时也就带着一种互动模式。针对这样的称呼,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必须要做的,什么是不一定要做的。任何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都是在这庞大却紧密的宗法关系中互动。

封建宗法维持正常运作时,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句子。那就是单纯的“君臣父子”,叫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叫什么就该是什么”的问题。孔子会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为现实中不再是如此理所当然地叫什么就是什么,有了“名”与“实”的分离断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