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总是以辩证的观点来理解人世,所以“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什么是处世的智慧?我明白什么是光荣的,于是故意让自己居于屈辱的地位,在最低的地方,“为天下谷”,不要爬到山上去。并不是因为你是个弱者,赢不了人家,那是你聪明的选择,“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因为你知道在高位具权力维持不了多久,不去干这种会被打下来的事。
第24章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自己看自己永远看不清楚,相信自己是对的就反而无法彰显道理让别人接受,一天到晚夸耀自己的功劳只会阻碍别人认知、承认你的成就,骄傲于自己的身份也就失去了增加影响力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站到高处去的缺点。从“道”的原理上看,最糟的就是“有余”,满出来了必定惹来讨厌、抵拒,甚至仇恨,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必须想尽办法避免。
第9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的机制一定是成功了、到顶了就开始没落,这叫作“功遂身退”,和后来成语的意思不太一样。《老子》是用来描述必然的变化现象,往上爬的过程,你自己志得意满,错觉以为可以一直向上走,但那是不可能的。到一定程度,或许你都没有自觉,“天”已经将你朝下拉了。
因而聚积东西把房子填满,不如把东西丢掉。越是贵重、有价值的,越是守不住;炫耀自己的财富与地位,将给自己惹来破坏和伤害。因为“天之道”会把上面的人拉下来。
第15章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厉害的人依循这种“微明”行事,所做的和一般人大不相同,让人感到高深莫测。这种人无法用世俗的看法来描述,只能勉强将他们的模样刻画出来。他们随时小心翼翼,做好万全准备,绝不冲动莽撞。看起来畏畏缩缩、犹豫不决,连周遭的邻居都不敢信任。处于任何环境,都严阵以待,像到人家家里做客一样,丝毫不敢放松。反应很慢,什么都愿意接受,似乎什么都搞不懂。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厉害角色。(www.daowen.com)
第67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最重要的秘诀是“不敢为天下先”,别跑到太前面去,冒出头来引人注目。引人注目也就成了别人要打击的对象,躲在后面,反而才能长久保有自己手上的。“慈”和“俭”也就帮助你降低和别人之间的竞争,别要那么多,可以给人家的就给人家,“慈”和“俭”不是出于利他的动机,而是让自己能“持而保之”的手段,这样反而对自己最好。
第63章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保持低调,尽量别让人注意到你。做不会引人注意的事,吃没有特别味道的东西。不计较不比较大小多少,所以别人得罪你了也就放过。相关的是第12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为什么要“味无味”?要小心地节制自己的欲望,还要小心保护自己感官的敏感度。
看了太多炫丽的颜色与形象,听了丰富变化的声音,吃了酸甜苦辣的食物,都会改变我们的感官,必须有更强更大的刺激才能满足。奔马打猎,追求贵重难得之物,则放纵了我们的欲望,收不回来了。
第63章接下来又说:“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只有将难做的事看得简单,将大事拆分成小事,才能成就难事、大事。一开头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做别人做不到的难事、大事的,一定完成不了。真正了不起的是连对自己都不炫耀做难事、做大事,反而才能成功。
那圣人是怎么成功的?第51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圣人让“自然”来作用,顺着“道”的原理来进行,而不是自己去做。圣人懂得观察、分析时势与变化,找到一种方式,将自己和要做的事放在对的位置上,通常就是一个“卑”的位置,这样的位置自然的动向是朝上变化的,于是“道”的作用就替你完成了你所要的。“道”管辖万物,但“道”没有主观意志,是纯粹的变化规律,我们也该学习、模仿“道”,抛却主观意志,顺从固定的变化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