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父亲在他3岁时去世,到他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到将母亲下葬时,他已经在鲁国取得了“知礼者”的名声与能力。他做过许多事,然后借由“知礼者”的名声,有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孔子的儿子叫“鲤”,据说命名的来源是鲁昭公赐了一条鲤鱼给他,如果是这样,那意味着儿子出生时,孔子就已经有资格参加国君主持的典礼,和国君互动了。
孔子参与政治的过程并不顺利,更不愉快。关键在于孔子“知礼”,而当时鲁国到处所见的,都是违礼、僭礼的做法。《论语·八佾》说:“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进到举办重要仪式的太庙,孔子这也问那也问,有人就嘲笑: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怎么会有“知礼”的名号呢?孔子听到了别人的嘲讽,就感慨地表白:东问西问,是在问“这样合于礼吗?”正因为“知礼”,所以看到太庙里样样都没做对,才会以提问的方式含蓄批评啊!
这种现实,使孔子在30岁时决定离开鲁国的政治圈,确立了做一名“老师”的方向。在孔子的眼中,鲁国的国政应该是每况愈下吧!“三家”越来越嚣张,越来越不将鲁昭公看在眼里。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季孙氏刻意挑衅,故意让一场重要仪式的日期和鲁国君的仪式日期冲突,明白地逼迫鲁国重臣、大夫必须选边站,看是要去参加昭公那边,还是到季孙氏这边来。结果,只有两位大夫去了昭公那边,其他的,都乖乖到季孙氏的场子里来表示效忠。
此事惹得昭公大怒,寻隙攻打季孙氏。季孙氏当然不让步,联合孟孙氏、叔孙氏,三家联手打败了昭公,逼迫昭公出亡到齐国去,鲁国大乱。(www.daowen.com)
那一年,孔子35岁,也在乱中离开鲁国,随昭公去了齐国。齐国当时的国君是景公,齐景公的处境显然也没比鲁昭公好到哪里去。齐国有强大的世卿“陈子”,势力直迫国君,表面上维持对景公的尊敬,实质上将国政都握在自己手里。另外,齐景公又因为对儿子偏心,迟迟不愿将他不那么喜欢的嫡长子立为太子。
《论语·颜渊》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孔子这八个字的简单回答,是有特殊背景的,特别针对当时齐国的情况,告诫景公,要有像样的国政,得让臣子做臣子的事,不要僭越国君的地位;还有,父亲要尽到礼的规范中应尽到的责任,让做儿子的也都能有儿子的模样。齐景公当然知道孔子的意思,所以响应:“是啊,如果君臣父子不按照位分行事,那就算有饭摆到桌上,我都吃不下去啊!”
孔子给了精确的政治建议,但或许就是太精确了,直指齐景公的关键问题,齐景公做不到,也就不愿用孔子。于是孔子又离开齐国,回到鲁国。前面我们看到了世卿对抗国君,甚至逼国君出亡,到了鲁定公的时期,风水轮流转,换成了世卿底下的大夫违逆、对抗世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