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中的三十而立:孔子如何依靠学生自立?

中国历史中的三十而立:孔子如何依靠学生自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这个时代,“士”在列国间有明确的功能。《论语·为政》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15岁下定决心专注去学的,是传统的贵族之术,或说“儒术”,这是一套能够为他人提供服务的礼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然后“三十而立”,意味着到30岁时,他能够依靠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养活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处。孔子30岁时,如何能够“立”?他靠学生提供的“束脩”得以自立。

中国历史中的三十而立:孔子如何依靠学生自立?

孔子父亲叔梁纥是陬邑大夫,而且是个“力士”。陬邑附近有另外一个城,叫偪阳,两城互相攻战。有一次,陬邑进袭倡阳,偪阳人在城门上做了一个机关——悬门,就是在原来的城门里面,再多一道会从上方落下来的门。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这道悬门,当陬城的人破了城门,兴奋地冲进去,悬门才会突然落下,将他们关起来。

那一次,偪阳悬门落下来时,幸亏陬邑这边有一位“力士”,硬是及时顶住了沉重的悬门,让陬邑的人能赶紧退出去,才没有掉入偪阳人所设的陷阱里。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生在一个“士”的家庭,父亲是武士,所以从小受的就是传统王官学的教育。到这个时代,“士”在列国间有明确的功能。武士负责打仗,那文士呢?文士是一群深入了解礼的专业人员,在纷争的情况下,就转型成了外交上的专才。

当时,封建宗法关系松动但尚未瓦解,国与国之间的各种交往,仍然以礼为基础。然而外交的礼,慢慢和其他礼相区别,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凶险。国与国之间的兼并,武力打仗是一种手段,外交、谈判也是一种手段。武力威胁、战场胜利究竟能为自己的国获取什么,要在外交谈判上决定。

有能力处理国与国的礼,实质操控外交程序的文士,在这个时代大受重视。国君与传统的世卿不见得都擅长处理这种事,于是有了援引文士专才来协助的必要性。一部分没落的贵族不可能靠原来的宗法系统分到任何贵族待遇与保障,就转型以“士”的身份及条件,提供国君或大夫有用的服务,来换取待遇与地位。

孔家从宋奔鲁,几代下来,到孔子时,已经沦为低阶的“士”。然而孔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礼特别感兴趣,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文士”的基础。《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做过“委吏”,帮人家算账;做过“承田”,帮人家管牛马。这些都是“鄙事”,也就是士的训练下的副产品,却不是真属王官学的核心本事与工作。(www.daowen.com)

礼记·檀弓》中记录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他主持母亲的葬礼。下葬后,人家误以为他就将母亲永久葬定了。孔子纠正说:“不可能,我还没找到父亲下葬的地方,怎能将母亲葬定呢?我用的葬礼礼仪,是临时的第一次葬,过了一定年岁后,要将残存的尸骨挖出来,进行‘二次葬’,那才是真正的永葬。”

这个故事说明两件事:第一,母亲去世时,孔子竟然已经不清楚父亲的墓在哪里了,因为父亲死得很早。第二,那个时候确切理解葬礼的人已经不多了。他们无法从葬礼仪式本身看出葬礼的性质到底是永久葬还是一次葬。葬礼需要有专门的知识才能主持进行,而孔子就是那种掌握专门知识的人。

孔子早早就得到了特殊的名声,通俗地说,是“知礼者”,懂得传统礼仪规范的人;更具体地说,是“知葬者”,尤其是能够协助他人以正确合礼的方式将死者下葬。胡适一度认定儒家就是一群专门管葬礼的人,那是因为看到古代史料提到“儒”的,有很多都和葬礼有关,所以得来的推断。现在看来,比较精确的推论是,儒的特殊身份,是礼的掌握者,只不过在那个时代,和一般人有关又最复杂、需要专人协助的礼,是葬礼。儒的背景没那么狭隘,他们就是一群懂礼的文士,以自己对于礼的理解为他人提供服务。

《论语·为政》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15岁下定决心专注去学的,是传统的贵族之术,或说“儒术”,这是一套能够为他人提供服务的礼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然后“三十而立”,意味着到30岁时,他能够依靠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养活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处。

孔子30岁时,如何能够“立”?简单地说,就是他成为一个老师,以教授学生得到新的身份与生活,也就是《论语·述而》中他说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靠学生提供的“束脩”得以自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