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见南子”的记录,鲜活地显现了孔子的个性,以及他和弟子之间的关系。认真地读《论语》,尤其是读《论语》中所有和子路有关的段落,你不可能觉得孔子是个正经八百、单调无聊的人。《论语》里的孔子不同于后来被扭曲了的传统形象,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更不是一个“真理制造机”,而是个有血有肉,有脾气也有偏见的人。
《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和四个学生闲聊,特别跟他们说:“别因为我是老师,是长辈,就不敢说真话。说真的,你们的志愿到底是什么?先不管现实中有没有机会达成,你们最想实现的是什么?”
老师一问,四个人中第一个回答的,是子路。“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他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受到战争与饥荒的压力;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只要三年时间,我就能让那里的人民不畏惧大国,也不怕困厄,而且‘知方也’,能够分辨是非,明白道理。”
子路说治理国家的目标,很自然地就先提到“可使有勇”,因为这是他最在乎的,也是他个性中最突出的特质,或许是看到了老师的脸色,想起来话是对着老师说的,才又赶紧加了一句“且知方也”。子路说完,“夫子哂之”,老师笑了笑。
后来,四个学生轮流说了自己的志愿,散会了,曾点却留下来,问老师:“夫子何哂由也?”“为什么子路说完了,你要笑他?”孔子的回答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因为孔子察觉了这里的一个矛盾,子路要治国,要让人民“知方”,就必须给人民灌输礼的观念,但子路自己多没礼貌啊!绝对不会想到要让别人先讲话,抢着就讲了,而且说话的口气这么坚决、这么肯定,“不让”,这样能“为国以礼”吗?
孔子并没有否定子路的志愿,他的笑,源自对子路性格的深入了解,知道他的冲动“不让”,会是他实践梦想的最大障碍。孔子也没有指责子路,他只是因为意识到这中间的矛盾而笑了起来。
另有一段,《论语·公冶长》记载,“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对于当时的世道,孔子陷入一种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中,发了感叹,说:“算了算了,没有必要继续努力了,不如漂流到海上去吧!孤身离去,大概也不会有人在意吧?恐怕也就只有子路会跟在我身边吧!”(www.daowen.com)
有人将孔子的感叹转述给子路,子路听了很高兴。他视之为老师对他的高度了解与肯定,老师知道就算全天下都背弃他,有义气的子路一定都还在,不管天涯海角。有一天,孔子要解散这个团体,叫大家各奔东西,子路必定打死不走。
然后,子路“闻之喜”的反应又传回孔子那里。孔子忍不住又调侃了子路,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你果然比我勇敢啊,我一说要流浪到海上,你就一副马上出发的态度了。不急不急,我们连扎木筏的材料都还没准备呢!”
这里,孔子的反应,也是“哂之”,因为他太了解子路那种冲动的个性,说是风就是雨,而且有一份行动派的憨直,听不懂比喻,老师说“乘桴浮于海”,是夸张地表示对于现实的失望,对于在现实中不被重视的挫折,但在子路的耳朵里,就变成了师徒二人真正要去航海的行动指示了。
《论语·公冶长》中还有一段:“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老师身边只有颜渊、子路两个学生,孔子说:“来吧,说说你们所向往的事吧!”“子路曰:‘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又是子路先回答,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我要做一个慷慨的人,好车好马好衣服,朋友要用就拿去用,用坏了也绝不计较!”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颜渊也给出了他的答案。有意思的是,颜渊说完之后,子路就大咧咧地对老师说:“愿闻子之志。”“你的愿望又是什么?”孔子回答,希望能“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能使年长者安心,能让朋友信任,能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这是孔子的气度,和子路、颜渊都不在一个层次上,但子路的真性情还是很可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