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建立的完整制度中,另外一个环节是“姓”和“氏”。在那个时代,“氏”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姓”,你姓什么,标示了你出身于哪一个家族,那是血缘的记号。这种功能,在周朝,称为“氏”,而非“姓”。
那“姓”是什么呢?“姓”是由几个不同的“氏”因特殊的地缘共居合作关系结合而成的团体。封建是由“氏”产生“姓”最重要的程序。几个不同的氏族,被指派了封建的任务,移居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进行征服、垦殖的任务,在新的地方定居下来,这几个氏族,可能再加上几个当地愿意合作的氏族,组合了新的“国”,这个“国”就构成了一个新的“姓”。于是在原有的“氏”之上,他们取得了一个共同的“姓”。
“氏”是自然的、天生的血缘关系,强调“氏”,可以用来发挥血缘关系的团结力量。但若过度看重血缘关系,创造出来的将是封闭的团体,血缘本位立场很容易酿造成“氏”与“氏”之间的争斗。所以要有让“氏”与“氏”可以不只和平相处,还能共同合作的空间。那就是“姓”,“姓”等于是人为的、扩大的亲族关系,在没有真实血缘的人群间,创造出一种“我族”意识,看到同“姓”之人,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亲近感,也就容易互相信任,彼此保护。
“氏”与“姓”的架构,先在周人间推动,接着就随着封建的进行,扩展到其他地方去。封建到哪里,那里的社会组织就按照“姓氏”的原则,重新整理,重新洗牌。周人鼓励其他部族采用模仿他们的方式,建立起正式、严谨的亲族系统,然后又鼓励这样的亲族系统参与建构新的“姓”。用这种方法,周人与东方旧族,进一步,周人与封建所到之处的原居民,就可以泯除差异,形成新团体,团结一起开发、经营新的“国”。不管原本的来处,参与形成了新的“姓”的各族,就都是新的“国”的主人,都是国人,都对这个“国”有着强烈认同。(www.daowen.com)
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整组属于“史微氏”的铭文铜器。从铭文中我们明了,史微氏是“殷遗民”之一,很早就在商人的政治组织中提供专业的记录服务。商灭亡了之后,他们迁到周人的大本营宗周,一待就是几百年,继续扮演重要的行政幕僚角色。一直到西周末年大乱,平王要离开宗周东迁到成周去,史微氏随行,所以将家族中的传世重器——宝贵的青铜器埋藏起来。没想到这一埋,就埋了两千七百年,这批青铜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重见天日。
史微氏的铜器铭文告诉我们几件事。第一,周人广泛建立和“殷遗民”之间的关系,甚至将一些具备专业能力的“殷遗民”送到宗周去,融为周人核心政治体系的一部分。第二,周人让史微氏这样的旧族也都学习了以“大小宗制”来重整、新建氏族传统,所以能够流传久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