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文明的基因

中国历史:文明的基因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连原本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都在“五行”的系统中,也被改写成五个,硬是在夏天多分出一段来;本来有十个的“天干”,也在“五行”系统里勉强分配为五组。将不容易说清楚、更不容易记忆的历史变化,整理为好说好记的系统,这种习惯,也形成了另外一面透镜,扭曲了中国传统所见的古史。不努力绕过这个透镜,至少自觉检验这个透镜所产生的扭曲效果,我们也无从趋近真实的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文明的基因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轴心时代”的观点,看出几个主要的古文明区都在相近的时代、相近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哲学冲动”,创造出哲学思想体系来,呈现了文明上的跳跃。

“哲学冲动”指的是,人不再安于理解、掌握一个个事物。不再安于这里学一种本事,那里懂一个道理,零星、个别、随机运用。人察觉到,或说人相信这些纷纭错乱的事物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因而发愤要去找到那种联系的方式或原则。希望找出本源的原则,将纷纭错乱的事物整理起来,于是只要了解、掌握这几个原则,就能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能统理自己的生活

从“轴心时代”的观念看,中国在“轴心时代”迸发出的“哲学冲动”,至少有两个重要特色。

第一是,倾向于以过去的经验,作为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工具。那个时代的突破,几乎都先认定要看清楚现实世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回头看看过去发生过什么样的事。受到战争之苦,想要了解战争,要解决战争的问题,那该怎么做?去看看以前发生过的战争,将以前的战争做尽可能全面的整理,我们要的答案应该就在里面。

第二是,用一种罗列的方法,将纷纭的现象编排起来,建构系统。“三”“五”“六”“九”这几个数字,在这个时代被凸显出来。想办法把原本错乱的事物,整理为“三”“五”“六”“九”几个分类。分类形成了,本来无法控制的现象,似乎也就被驯服了,变得可以被掌握。

一方面要整理过去的经验,一方面使用罗列的方法分类,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潮流,在那个时代热衷于用整齐的罗列方式表述对历史的理解。古远的过去那么多记忆模糊的经验,从何说起?说不清楚时,就用“三皇五帝”来统摄一切。原本封建中有复杂的多层分封过程,封出了不同的头衔与不同大小的封地,到春秋战国时代,就将太复杂的多元变化,整理为明白、干净的“五爵”——公、侯、伯、子、男。由高到低,体系分明。(www.daowen.com)

这种罗列整理的冲动,最后就总结推出了“五行”。“五行”是一个庞大且可以无限扩张的系统,实质上就是将世界上的万物万象,都用“五”来分项统纳。人被分为“五脏”,人的脾气被分为五种,对应“五脏”。世界的构成也被分为五种元素,由这五种元素互动构成。声音分为五种,颜色分为五种,甚至连方位及季节,也都分为五种。所有的五分法也就可以有彼此对应关系,于是从内到外,没有事物是不相干的,这个体系无所不包,没有任何事物不在这个体系的范围之内。

就连原本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都在“五行”的系统中,也被改写成五个,硬是在夏天多分出一段来;本来有十个的“天干”,也在“五行”系统里勉强分配为五组。这些,到今天依然留在我们的算命数术中,继续使用。

这种整理的方式,很多时候是不顾现实的。尤其在对待历史时,整理的架构先行,再改写历史来吻合架构需要。在战国时期,这种整理风潮发展到极盛,因此有许多历史描述出现在战国时期,这些战国出现的历史叙述,普遍地将古代历史想象、整理得太干净、太整齐,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却也容易得不可能是事实。

将不容易说清楚、更不容易记忆的历史变化,整理为好说好记的系统,这种习惯,也形成了另外一面透镜,扭曲了中国传统所见的古史。不努力绕过这个透镜,至少自觉检验这个透镜所产生的扭曲效果,我们也无从趋近真实的中国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