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与全国回族同源,回族服饰特点及饮食习惯

与全国回族同源,回族服饰特点及饮食习惯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山区现有回族1.54万人,聚居于海口、马街。回族是西山区的世居民族,与全国回族同源同流。期间,有马、杨二姓的回族士兵与当地民女结婚,组建家园,世代耕耘,建村寨取名黑虎寨。西山区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回民一般不穿绫罗绸缎制成品,只穿棉织品。过去回族主张同族而婚。回族饮食受教规影响,忌吃猪肉,忌烟酒,喜饮茶。回族亡故称为“归真”,概为土葬。

与全国回族同源,回族服饰特点及饮食习惯

西山区现有回族1.54万人,聚居于海口、马街。回族是西山区的世居民族,与全国回族同源同流。里仁、马街都是回民在云南定居较早的地方。元初,赛典赤治滇,大力倡导兴修水利,派劝农使张立道带领部分回族官兵到海口驻扎,开挖滇池出水口海口河。回族官兵初住蒋凹一带,后来迁到有良田沃土的公山脚下屯垦。期间,有马、杨二姓的回族士兵与当地民女结婚,组建家园,世代耕耘,建村寨取名黑虎寨。明初傅友德征云南,军中有大批来自内地的回族,征战后一些回族士兵就在海口黑虎寨屯田戍边,成亲安家,繁衍生息,改村名为里仁村。清朝后期,又有各州县迁来昆明经商的回民和杜文秀起义流落的义军,人口日增,逐渐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回族聚居地。

回族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唐朝大批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从西亚来到中国传教、经商。最初,仍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后来为传教和经商方便,且又多与汉族接触杂居,逐渐开始使用汉语汉文。自明初起,回族开始采用汉名汉姓,通用汉语汉文,但仍保留着一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如“朵思梯”、“伊玛目”、“色俩目”等。近年来,只有经过清真寺经堂教育的教长、阿訇认识阿拉伯文,一般回民则通用汉语汉文。

西山区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回民一般不穿绫罗绸缎制成品,只穿棉织品。做礼拜或送殡时,男子头戴小白帽或以白布缠头,少数戴紫红色或黑色无帽檐的帽子。女子戴无帽檐的小白帽或以白布制成的盖头,形似面纱。教长、阿訇则穿特制的绿色长衣(礼服)。

过去回族主张同族而婚。建国后,以自由恋爱为主,不拒绝与异族通婚,但婚前一周,一般要对方举行入教仪式,由教长给予宗教洗礼——宣讲伊斯兰教和回族的知识。

回族饮食受教规影响,忌吃猪肉,忌烟酒,喜饮茶。凡属可食的畜禽须经刀宰后流尽血液方可烹饪。宰畜禽时需请阿訇主宰,里仁回民喜食麦粑粑和传统食品“油香”。

回族的住房不供神,也不张贴门神、对联,屋内外不设祭奠香案炉台,只在堂屋正面挂一对阿拉伯文对联(俗称嘟啊)。住房设“净宅”,为家人沐浴专用,不堆放杂物。(www.daowen.com)

回族亡故称为“归真”,概为土葬。丧葬礼仪不分贫富,一视同仁,以速葬为佳,从气绝到入土最多不超过三天。堂屋不设灵牌,不供祭品,不向亡人跪叩,不能嚎啕大哭……回民亡故后,亲友邻里闻讯,即主动前来悼唁帮忙。

回族的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诞节。开斋节(回历1O月初)清晨,必须做好大小净,穿新衣,燃香。上午9时汇集于清真寺前。相互道祝安词,教长阿訇率领高颂赞词,由教长领拜,会拜,祈祷。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又名宰牲节,是在回历的12月8—12日.除宰牲献祭外.还要到清真寺会礼,一般是七个人宰一头牛,或一个人宰一只羊,宰牲之肉自留少许,大部分施散贫困和宴请亲友。圣诞节既是穆罕默德圣人的诞辰,又是穆罕默德祭日,故又称圣纪节。这天各地回民都要举办隆重的盛典,开展赞主赞圣活动。在清真寺内外张灯结彩,悬横标,新换柱联门联,粘贴圣经圣训,诵读《古兰经》。

回族禁忌没有做过“大小净”的人,不得参加任何宗教活动;家中无论遇何种天灾人祸,禁嚎啕大哭。不吃猪肉,不吃自死畜禽,不吃一切畜禽的血液,不饮酒。忌说杀,杀称宰,肉不称肥,肥称壮。堂屋正面不粘贴悬挂任何人像或设置偶像

(摘自《风物西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