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现有彝族3.25万人,聚居于团结、谷律、海口。彝族是云南最早的土著民族,是云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云南彝族占彝族总人口的3/5以上。彝族先民从西北古羌南迁到西南地区,南北朝时期,彝族先民从金沙江一带迁徙滇池周边,元明时期一部分彝族先民迁移团结、谷律定居下来。西山区的彝族有纳斯、纳苏,索尼、索围,属纳苏、撒尼等许多支系。历史上,彝族被称为夷族、倮倮(罗罗),带有野蛮的意思。1956年彝族代表进京,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毛泽东主席在了解了情况之后,给出建议,将“夷”改为“彝”,还风趣地说:“鼎彝之‘彝’是古代祭祀的器具,有庄重秀美之意,字形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彝族代表听后很喜欢这个字。从此彝族的名称就固定下来了。
彝族秧歌舞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各地彝族语言不尽相同,在音调、名词、称谓方面尤为突出。如明朗与乐居村两处语音有明显不同,而海口双哨的彝族却与禄劝的彝族语音相同。彝族在家交谈或本族交谈时,习惯用彝语。彝文在历史上称“爨文”或“韪文”。彝族毕摩能辨读彝文。
西山区彝族传统的服饰,男子穿对襟黑蓝粗布上衣黑布褂外罩,腰系黑布带,蓝黑布大摆裆裤,头戴毡帽、遮阳帽或洋毡帽。女子服饰老少有别、婚否有异,青少年戴绣花公鸡帽,上身着绣花银纽扣领褂,腰系绣花围腰,下身穿蓝绿色裤。婚后换下公鸡帽,将发辫挽髻于脑后,插簪,围黑色沙帕,戴蓝色顶布。男孩、女孩小时穿对襟绳扣小衣,小摆裆布条褂裤,左右布带挂于脖上,头戴莲花或狗头簸箕帽。到三四岁时,小男孩留小马勺发,小女孩则梳二小辫发。男子穿对襟疙瘩纽扣蓝黑布上衣,外加黑领褂,下身穿蓝黑大摆裆裤,系布条裤带。谷律一带还善穿火草领褂,保暖且透气。头戴毡帽或遮阳帽。
老者爱穿长袍、短袍,腰系长布匹,也有穿麂皮褂,脚穿布鞋、布袜,明朗地区喜戴撮箕毡帽、大毡帽。
妇女服饰绚丽多彩,光彩夺目,品类繁多。青少年女孩身着粉红、蓝、绿斜式对襟衣,外罩绣花领褂,从右肩斜到左胸腋下,绣花领褂图案色彩鲜艳。腰系天蓝色双层白带围腰,底层捎大三边绣有齿形,波浪形不等花边。裤子多喜穿果绿、青蓝、鸭蛋色小开裆裤,少者裤脚镶边。头戴刺绣精制的公鸡帽。中年妇女服饰和少女相同,但色彩单调,不醒目。到了晚年围腰改成大系腰,长1丈2尺,多为黑色和蓝色,服饰不再绣花。(www.daowen.com)
西山区的彝族以大米和麦类为主食,荞子、玉米为佐食。逢年过节喜舂饵块、糍粑,酿制甜白酒和辣白酒。彝族流行杀年猪,绝大多数家庭还喜腌制火腿。
西山区彝族住房多坐落于向阳坡平缓地带,向东背西,或向南背北,多为土木结构,草房较少。建房样式规模根据经济条件有三间四耳、五间六耳、也有只建一边耳房和单建3间正房的。正房周边的平房、偏厦多作堆柴火、关牲口、放置农具等。
西山区境内彝族实行一夫一妻族内婚,严格实行同宗不婚。婚俗有提亲、订婚、过礼、嫁娶、回门等礼仪。
农历二月初八日插花节,流行于谷律地区。是日男女青年纷纷上山采摘杜鹃花戴在头上和插在身上,或送给知心朋友。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为彝族火把节。这天,男女青年聚会跳舞,到田、地边杀鸡祭祀,祈求五谷丰登。晚餐菜肴丰盛。各家都在自己的畜厩门上插山松枝、马桑枝,祭酒杀鸡祷告,祈求六畜兴旺。晚上人们手持火把到田间驱虫除害。春节村寨都要架秋千,正月十五日要下秋千架。随后大家把架木、梁、绳堆放准备好,来年再架。
西山区彝族的民族禁忌,大年三十晚封农具,大年初一不杀生,忌荤吃素食,妇女不进别家门等。长辈在晚辈面前忌开玩笑、说脏话、丑话;晚辈忌直呼长辈姓名,同辈亦不直呼其姓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